近期有哪些不容錯過的藝術事件?

2019-11-19     芭莎藝術

瓦西里·康定斯基《黃紅藍》,1925年,1976年由妮娜·康定斯基女士捐贈 公共領域 Centre Pompidou, MNAM-CCI/Philippe Migeat/Dist. RMN-GP

立冬後,氣溫持續降低,但藝術界熱度卻居高不下。從北京到上海再到香港,各大活動紛紛上線。今天,時尚芭莎藝術帶你盤點近期不容錯過的藝術事件!

Guo Pei黃金嫁衣以37.5萬英鎊私洽成交

10月29日,在倫敦蘇富比「點石成金」拍賣會上,由郭培設計的黃金嫁衣以37.5萬英鎊的價格成交。這是對「高定是否是藝術」的有力回答。在藝術品領域,保存時間超過25年的紡織品即被定義為古董,此前進行拍賣的服裝大多屬於此類範疇。黃金嫁衣由郭培近期完成,本次拍賣會更是其首次公開亮相。

郭培與黃金嫁衣

黃金嫁衣與蘇富比的合作是一次歷史性的突破,它標誌著高級定製正式步入了藝術領域。這對高級定製行業意義重大,它不僅回答了高定的未來是否是藝術這一命題,更成為高級定製的全新可能。

Guo Pei黃金嫁衣

黃金嫁衣的設計靈感來源於莊嚴華麗的宮廷文化。工藝師用30多種刺繡技法,耗費六年時間手工完成。他們在有一定厚度的質感面料上進行多層次的立體金線刺繡,將龍鳳、雙魚、牡丹等傳統祥瑞圖案塑造出栩栩如生的浮雕質感。

Guo Pei黃金嫁衣細節

郭培用精湛的宮廷刺繡工藝,將傳統服飾藝術與當代設計語言巧妙銜接。黃金嫁衣從設計理念到手工刺繡的精湛程度非常罕見,它不可複製,符合當下人的審美,又不會輕易過時。珍貴金線材質疊加深厚的歷史與文化底蘊,更讓黃金嫁衣擁有了獨特的收藏價值。

Guo Pei黃金嫁衣

37.5萬英鎊的成交價奠定了當代高定藝術品在拍賣領域的卓然地位,它遠超一般古董高定服裝的價格。但價格不是郭培的最終目的,她更希望通過黃金嫁衣喚起人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關注

Guo Pei黃金嫁衣

798CUBE五年合作計劃

11月5日,北京798藝術區文創創始人、北京798文化創意產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798文化公司)董事長王彥伶與法國巴黎國立畢卡索博物館(以下簡稱畢卡索博物館)館長羅朗·樂朋(Laurent Le Bon)、法國巴黎阿爾貝托與安妮特·賈科梅蒂基金會(以下簡稱賈科梅蒂基金會)館長凱薩琳·格里尼爾(Catherine Grenier),在法國文化部長弗蘭克·里斯特(Franck Riester)的見證下,於上海總領事館簽署五年合作協議,由此開啟重量級中法文化交流項目——798CUBE五年合作計劃,這也是此項目首次正式亮相。

798CUBE項目開創了一種全新的國際文化交流模式。未來,798文化公司將與畢卡索博物館和賈科梅蒂基金會共同攜手,開展五年展覽合作。在為期五年的合作中,將由中法團隊共同策劃,在798CUBE藝術中心舉辦十次不同形式的畢卡索或賈科梅蒂藝術展,同時舉辦的還有學術研究、公共教育、藝術品修復、觀眾拓展和公共文化場館人才培養等多種交流活動。

法國文化部長弗蘭克·里斯特(Franck Riester)在簽約儀式現場致辭中特彆強調:中法兩個文化大國被各自偉大的文化吸引,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密切的文化交流合作將讓大家更了解彼此。

作為法國兩家全球重量級的藝術機構在中國開展的高級別長期合作的唯一項目,798CUBE合作計劃項目將是全球藝術界的重要創新。該項目將於2020年6月在798CUBE藝術中心迎來開幕展,屆時,798CUBE藝術中心也將在國際化品牌道路上邁出令世界矚目的第一步。

「LEGENDS:沃荷與巴斯基亞」展售會

蘇富比S|2於11月在上海及香港隆重呈獻「LEGENDS:沃荷與巴斯基亞」展售會。兩大藝術巨匠安迪·沃荷(Andy Warhol)和尚·米榭·巴斯基亞(Jean-Michel Basquiat)的精彩佳作共聚一堂,呈獻中國內地的首個雙人聯展。

尚・米榭・巴斯基亞《老舊的汽車》,壓克力、油彩棒及紙本拼貼畫布,121.9×120.3cm,1981年

展售會作為首屆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的活動之一,於11月8日-10日在上海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率先亮相,與ART021上海當代藝術博覽會及過百項藝術文化活動同期舉行。隨後,展覽將於11月16日-23日在香港展出。

尚・米榭・巴斯基亞《Feng Yao》,壓克力、油彩棒及紙本拼貼畫布,160×149.9cm,1983年

安迪・沃荷《美元符號》,壓克力絲印油墨畫布,25.4×20.3cm,1981年

堪稱傳奇的藝術家寥若晨星,而傳奇藝術家之間締造的傳奇友情更是百年難得一見。沃荷和巴斯基亞之間劃時代的情誼已載入藝術史冊,這兩位20世紀下半葉深具影響力的藝術家於1982年結緣並相惜相知,直到沃荷在1987年與世長辭。堅固的友誼有如共生關係,互相啟發激勵,在藝術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安迪・沃荷《自畫像》,壓克力、絲印油墨及鉛筆畫畫布,57.2×57.2cm,1966年

為紀念這兩位藝壇傳奇人物的碰撞交匯,「LEGENDS:沃荷與巴斯基亞」展售會帶來了一系列精挑細選的佳作。展覽展現了巴斯基亞剛烈、野性難馴的表現主義如何與沃荷成熟世故的波普美學擦出花火,盡顯1980年代紐約的迷人魅力。

尚・米榭・巴斯基亞《Loin》,壓克力、油彩棒及粉彩畫布,182.9×121.9cm,1982年

西岸美術館正式開放

11月5日,西岸美術館舉辦開館儀式,市文旅局局長於秀芬及徐匯區區委書記鮑炳章為西岸美術館揭牌。西岸美術館於11月8日正式向公眾開放。

西岸美術館夜景

作為中法兩國高級別人文交流的成果——「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項目」也於11月5日正式開幕,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及其夫人布麗吉特·馬克龍(Brigitte Macron)出席項目開幕活動。在當天下午的活動中,法國總統馬克龍與徐匯區區長、西岸文化藝術委員會主席方世忠一同為「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項目」揭幕。

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與徐匯區區長、西岸文化藝術委員會主席方世忠一同為「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項目」揭幕。

西岸美術館坐落於上海徐匯濱江,由英國著名建築師戴衛·奇普菲爾德(David Chipperfield)帶領的建築事務所設計完成。開館後將首先呈獻兩場開幕展覽,展出數百位世界頂尖藝術家的作品,涵蓋各領域的創作。從開幕之日起,西岸美術館推出為期兩周的開幕季活動,帶來包括放映、表演、論壇、工作坊、兒童活動等60場公共文化藝術項目。

展覽現場

西岸美術館將在未來五年內呈現三個為期一年半的常設展和約十個為期半年的特展,由西岸美術館和蓬皮杜中心共同策劃。常設展將為觀眾帶來蓬皮杜中心現當代藝術收藏中的標誌性作品,並通過三次主題展覽互相補充,系統且完整地展現當代藝術的歷史面貌和發展進程,全面地向亞洲觀眾提供對西方現當代藝術史的普及環境,並為藝術愛好者提供解讀經典傑作的全新視角。

弗朗提歇克·庫普卡《圍繞一點》,1920-1930年,1947年由法國購入,1953年入藏 公共領域 Centre Pompidou, MNAM-CCI/Jean-Claude Planchet/Dist. RMN-GP

威廉·德·庫寧《無題 XX》,1976年,1985年入藏 2019 The Willem de Kooning Foundation /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Centre Pompidou, MNAM-CCI/Philippe Migeat/Dist. RMN-GP

此外,特展將由雙方共同選題,深度挖掘當下全球化語境下熱議的藝術話題,提出最具研究價值的跨領域藝術展覽,並與常設展互為依託。兩者從點到面,通過系統化的內容和跨學科的視野,幫助觀眾實現對於現當代藝術的欣賞、認知,進而加深文化體驗。

施坦威北京順義旗艦店盛大開業

11月6日,「施坦威北京順義旗艦店」盛大開業,這標誌著世界頂級鋼琴製造商施坦威(Steinway & Sons)進一步拓展華北布局、深耕中國市場。施坦威亞太區總裁位煒,著名鋼琴家、施坦威藝術家李雲迪親臨現場,共同見證「施坦威北京順義旗艦店」的隆重啟幕。

施坦威亞太區總裁位煒女士(中)、著名鋼琴家、施坦威藝術家李雲迪先生(右二)以及品牌及中糧祥雲高層親臨施坦威北京順義旗艦店開業儀式

「施坦威北京順義旗艦店」坐落於北京市順義區中糧祥雲小鎮安泰大街6號院13號104,地處久負盛名、集聚人氣的高端住宅區,旨在服務於順義區的同時,輻射北京東北地區的鋼琴藝術市場。「施坦威北京順義旗艦店」的開業,彰顯了施坦威進一步深耕廣拓中國市場的勃勃雄心,並鞏固了施坦威在音樂藝術界的領軍地位。

施坦威藝術家李雲迪先生用SPIRIO|r傾情演奏

2015年,施坦威推出百年來最重要的產品創新——SPIRIO新悅高解析度自動演奏鋼琴,能夠百分百重現藝術家現場演奏的效果。如今,施坦威再度推出革命性的SPIRIO|r新悅鋼琴演奏及錄音系統,引領鋼琴製造領域一大科技革命。

「施坦威北京順義旗艦店」展廳

李雲迪先生利用SPIRIO|r,與琴童一起聆聽演奏回放細節,指導琴童彈奏並予以示範。

施坦威亞太區總裁位煒表示:「中國作為施坦威全球版圖中最為關鍵的市場之一,相當重視藝術教育與文化發展。我們於2017年在金寶街開設了施坦威之家北京,受到了廣大愛樂者的喜愛和好評。施坦威之家北京的成功,奠定了施坦威進一步發展中國市場的信心。未來,施坦威之家北京將與施坦威北京順義旗艦店互相聯動,共同打造服務於音樂愛好者、藝術家和熱愛鋼琴者的藝術殿堂。」

施坦威亞太區總裁位煒女士致辭

3億元是起步價?為何買常玉依舊是好投資?

藝術的魅力究竟是什麼?

《過去·現在·未來:再造100年》溯源探秘之旅

[編輯/張欣彤]

[本文由《時尚芭莎》藝術部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c1_gW4BMH2_cNUgS2M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