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會議強調: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

2023-12-10     中國經營報

原標題:政治局會議強調: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

本報記者 譚志娟 北京報道

據新華社消息,12月8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分析研究2024年經濟工作。

在業界看來,此次年底的政治局會議非常重要,將為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及明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定下總基調,確定明年經濟工作的大方向。

記者注意到,本次會議有諸多新的提法:「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加大宏觀調控力度」「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以及「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等。

就此,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對記者表示,「穩中求進是2024 年經濟發展的主基調。本次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強化宏觀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基於此定調,預計穩增長仍是明年的工作重點,且宏觀政策將更加積極,這與2023 年10 月底中央財政宣布增發萬億國債、今明兩年各用5 千億,釋放的信號一致,助力當前基本面恢復的同時,進一步凸顯2024 年穩增長的決心。」

陳靂還指出,「我國經濟基本面韌性強、活力大、潛力足,在財政政策適度加力、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的積極預期下,預計2024 年GDP 仍能實現5%左右的增長。」

強化宏觀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

在宏觀政策方面,會議指出,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強化宏觀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要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強經濟宣傳和輿論引導。

受訪專家認為,此次會議的政策基調更加積極,強調「以進促穩、先立後破」,但不是大水漫灌,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會議提出「加大宏觀調控力度」,與7·24政治局會議「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一致,要求「強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與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一致。

溫彬指出,與主要著眼於熨平短期經濟波動的「逆周期調節」相比,「跨周期調節」顯然有更為長遠且綜合的考量,它需要兼顧多個經濟周期,主要著眼於經濟的長期健康運行與穩定增長,力圖解決產業結構調整、人口老齡化、系統性風險等長期問題,因此也必然涉及各種政策工具之間的關聯配合。

由此在溫彬看來,所以此次會議還特彆強調「要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強經濟宣傳和輿論引導」。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恆也對記者表示,從短期來看,會議對明年經濟和政策的總基調偏積極,進一步闡釋了穩和進的關係,即「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和「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有利於推動明年經濟向好,夯實恢復的基礎。

「穩定的經濟社會環境是進的前提,而穩定經濟環境的取得也需要積極進取的政策支撐,比如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和繼續發力並優化的房地產政策等。明年預計能實現5%左右的經濟增速,主要動能將是服務業、高端製造和基建投資。進的政策促進穩的形勢和穩的預期。同時,要堅持穩中求進,調整政策和推動改革要把握好時度效,堅持先立後破、穩紮穩打,做好新舊動能接續,防止發生處置風險的風險。」羅志恆進一步解釋說。

在貨幣政策上,會議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

溫彬表示,「靈活適度」在歷史上曾不止一次出現,如2020年「更加靈活適度」,2022年「靈活適度」。這兩個年份都有連續的降息、降准操作,政策基調穩中偏松。

「考慮到美聯儲明年年中可能轉向降息,中美無風險利差將會收窄,加上輸入型通脹壓力不大,物價總體溫和,貨幣政策寬鬆的掣肘將大為減弱,降准降息等政策將會根據需要適時落地。」溫彬說。

對於會議提及的「精準有效」,溫彬認為,這意味著貨幣政策將會繼續加大對科技創新、先進位造、綠色發展和中小企業等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

在財政政策方面,會議指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

溫彬表示,「適度加力」,意味著政策力度會適度加強,「提質增效」則預示著政策會更注重質量和效果。

「從此次會議的表述來看,我們認為不宜對明年的財政政策預期過高。今年最終3.8%的赤字率當中,至少有0.4個百分點是替明年列支,因此,預計明年赤字率或在3.0-3.5%之間。此外,為控制債務風險,預計專項債發行規模相對穩定,繼續推動化債工作,努力盤活存量資產。」溫彬說。

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在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方面,會議提出,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有業界人士指出,此次會議將產業政策放在促內需政策之前,相較於7·24政治局會議,兩者之間的位次再次出現逆轉,這或許反映出未來更為看重產業的韌性與安全。

該業界人士還表示,此次會議要求「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去年12月政治局會議提的是「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這顯示出未來可能更加注重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

在消費方面,會議提出,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在這方面,去年會議提的是「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

溫彬認為,「從促進良性循環的角度考慮,預計明年可能會在消費端發力,通過改革收入分配體制、完善社會保障體制、促進就業和收入提升等方式,釋放居民消費能力,實現供需匹配、良性循環。」

陳靂表示,「消費和投資有望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消費方面,目前社零消費復甦態勢良好,且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在逐季提高;投資方面,製造業、基建投資仍擔重任,為基本面回暖保駕護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b7f37951fb7edeb31fdd890bb98d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