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獻之夢中得到的筆法,被這位「史官」學會,怪不得他能名垂千古

2023-08-16     書法網

原標題:王獻之夢中得到的筆法,被這位「史官」學會,怪不得他能名垂千古

王獻之夢中得到的筆法,被這位「史官」學會,怪不得他能名垂千古

在古人的記載中很多事情都富有神秘色彩,例如在「藝術帝王」宋徽宗出生之前,坊間就有傳聞說其父曾夢見南唐後主李煜,因此宋徽宗就是李煜的轉世,像姜子牙、老子等歷史人物更是被傳的神乎其神,當然書法也沒有例外,在張彥遠的《法書要錄》中曾記載。

中國筆法最初的起源是一位神仙傳給蔡邕的,米芾的《神仙告夢帖》根據文中內容所述,也是神仙在他醉酒之後,於夢中告訴了米芾筆法真諦,所以他才寫下此作,甚至到了王獻之這邊,都不是神仙了,而是一隻「神鳥」在夢中傳授給他筆法訣竅,所在醒後他才寫了著名的《飛鳥帖》。

當然這些神話故事聽一聽就行,它們不過是古代人民對於美好事物的嚮往和敬佩之心,沒有什麼事實依據,但是這些書法作品中的技藝卻是實打實存在的,就像王獻之的《飛鳥帖》,此作以楷書寫就,全文有21行,共計500餘字,可惜王獻之的真跡已經失傳。

目前存世的版本是唐代一位「史官」的摹本,他曾研究「二王」書法40多年,對魏晉筆法鑽研的十分透徹,此人就是「初唐四大家」之一的褚遂良,他少年之時就在虞世南、歐陽詢的影響下,接觸了不少的魏晉作品,加上唐代李世民大力推崇王羲之書作。

所以他深受「二王」書法薰陶,學到了晉人用筆的俊逸之姿,於是被舉薦到李世民面前,貞觀年間負責書寫起居注,有次李世民問他:「起居註記載是什麼內容,我可以查看一下嗎?」,正直的褚遂良回拒了李世民的要求,並說:「無論君主舉止是善是惡,史官都是要真實記錄」。

這一番言論讓李世民對他刮目相看,並產生了十足的信任心,得以幫助他鑑定民間收集的王羲之法帖,見到內閣中收藏的大量魏晉書法,使其筆法功力更加強悍,因此在這卷《飛鳥集》中,他把「神鳥」授之的玄妙技巧全部學會,用筆剛柔並濟、婉轉自如,盡顯空靈絢麗之美。

不再恪守「歐虞」二人的嚴謹勢態,點畫瘦勁流暢,結構明朗得體,行筆節奏富有韻律,充分再現了王獻之的風姿,讓人不得不讚嘆,怪不得他能名垂千古,清代書法家李宗瀚也給出極高評價曰:「遒麗處似虞,端勁處似歐,而運以分隸遺法。風規振六代之餘,高古近二王以上,殆登善早年極用意書。」

可惜李世民在去世之前,把輔佐太子之事交付於他,成為「託孤大臣」,後來與李治在武則天為後之事上爭論不休,得罪了武則天跟李治,而被貶到越南,晚年生活悽苦悲慘,最終客死他鄉,甚至把他的官位都給削掉,無法列入「凌煙閣十二功臣」之中,一代「書法天才」最終結局這般悽慘,讓人嘆惋不已。

您對褚遂良臨摹的《飛鳥帖》有何見解,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af634f93fd485453691f505fe89e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