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字訣淺談玉器收藏

2019-06-13     國玉彩虹

古玉鑑賞的12字訣:遠觀其形、近觀其質、細觀其工

「遠觀其形」是指仔細觀察古玉器的形態。古玉器給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不僅具有老舊、古樸的包漿,而且又有鮮活神韻的外表。而現代的仿品在形態上相似真品,卻缺少神韻。這和現代人的心浮氣躁、缺乏耐心有一定關係。而要學會觀神品韻,絕非一日之功,這和鑑賞者自身的文化素養、專業知識的積累有很大關係。收藏愛好者要多看一些權威人士的玉器著作,因為這些人士往往出自文物部門或博物館,他們看真東西多,理論水平高。

當然,我們不能只看書,還要到各地的博物館、省級文物商店去看看真品,也都能提高我們的鑑賞能力。最後我們還要多逛逛古玩市場,在那兒我們可以掌握現代仿品的變化情況,了解假的才能體會真品的可貴。

「近觀其質」是針對古玉的玉質而言。當你找到具有「神韻」的玉器後,可將它握在手中掂掂分量進行近距離觀察玉質。為什麼要掂分量,因為大部分的古玉都是用和田玉做的(石器時代和夏、商、周時期用地方料較多),而和田玉的硬度為6至6.5,比一般玉石密度大,分量重,握在手中有下墜感。

通過近距離觀察,一些較透的和田玉有一片片雪花狀結晶體。而市場上大部分玉器並非和田玉。和田玉開採難加上礦產漸少,導致其價格非常高,而作偽者出於對成本和加工難度的考慮,往往用青海玉、京白玉或俄羅斯玉作假。而這些玉要麼缺乏硬度,連玻璃也劃不動,要麼缺少和田玉的溫潤感、油脂感。

「細觀其工」是指仔細觀察玉器的砣工。古代玉器都是通過砣機加上解玉砂對玉進行碾琢。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砣工特點,如石家河文化的減地陽線、殷商的雙鉤擬陽線、西周的一面坡陰線、漢代的遊絲毛雕、唐宋的隱起紋及其繪畫性的線刻、明代的粗獷砣工及清乾隆時期均勻的裝飾性碾法都各具特色。

另外古玉表面線條的斷面大部分是V形或是半圓形的,而出現U形的多數為現代機器工。還有就是看線條槽口兩側邊上是否有「爆刀發毛」現象,有的多數為現代機器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N9k_2sBmyVoG_1ZrcL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