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晉城,朋友說,一定要去南溝村看看王泰來的故居——泰來故居坐落在現在太行山脈一個普通的村莊。然而,在三百年前康乾盛世時,這裡可是鼎鼎大名,風光一時。那時候,在整個澤州府,說起秋木山莊,恐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山西泰來號,獨修火神廟,捐銀十萬兩,不夠再來要。」這個泰來號夠財大氣粗吧,它的東家正是世居大箕的王泰來王氏家族。
王泰來故居位於大箕鎮南溝村村北,是王璇時期專為王氏內府區而建,依就北低南高的地勢,以石為坪,坪上建宅,城周為橢圓形走勢,城設南北二門,北門外有一單層建築,據村民介紹,此建築為接官廳,接官廳旁為吊橋(已毀),是往來外界的主要通道。
春天裡,走進秋木山莊,只見遺存的堅固的城牆依舊在,那棵迎接文武百官的老樹依舊繁茂。秋木山莊承載著山莊內森嚴的高牆及精緻的屋宇,承載著如山的糧倉和充棟的詩書,承載著一個大家族內每個成員的喜怒哀樂和生生死死,承載著鮮花著錦般的興盛和無可奈何的沒落。
王氏故園「秋木山莊」在數百年前,曾是怎樣的生活場景呢?想必是極盡奢華。秋木山莊是一個總稱,其遺址、遺蹟主要分布在今澤州縣大箕鎮的秋木窪和南溝兩村,包括有:王氏住宅別墅區、魚池、花洞以及「小北京」,也被譽為「紫禁城」。原有建築大多無存,僅剩少量房舍和基址,我們只能從殘磚碎石間去追憶王氏一代豪門曾經的繁盛輝煌。
「漫漫風雨三百載,誰料此間留輝煌。」 秋木山莊遺址是一個歷史見證,它把當年王氏家族的繁榮興盛物化於此,濃縮於此。
王泰來,晉商的先驅人物,他富可敵國,逢災必賑,傾巨資而不分地域。三百年後的今天,秋木山莊中那些殘缺的墓碑與石馬,雖繁華落盡,卻映襯著輝煌。
王泰來是明末清初富澤州晉商巨子,依靠雄厚的經濟實力最後在京城做了大官,後被奸臣誣告屈斬於京都。關於王泰來,民間有兩種說法,一是認為王泰來是王氏家族幾代生意人的統稱;二是認為王泰來所指的是王璇。王璇(1636—1706),澤州大箕鎮人,主要生活在明末至清順治、康熙兩朝。早年曾入貢,後經商,由於經營有方,最終成為富甲一郡的巨商大戶,澤州望族。王泰來故居位於山西省澤州縣大箕鎮南溝村與秋木窪村中間地段,今依稀還可找到從前的圍牆根基,關於王泰來的傳說在當地流傳甚廣,可以說是婦孺皆知。
漫步在王泰來故居的村落了,暖陽縈繞著南溝村的每一個空間,眼前的一座座幾百年的老居,都留下了王泰來的腳印。
舊居的平台下面,就是王泰來的後花園。眼前的幾座窯洞坐北朝南,採光良好,而窯洞前的大片空地便建成了花園,從當街高處望去,景色極佳。花園現已不復存在,只剩下十三孔的儲花洞。
如今的秋木山莊,繁華一夢已隨王氏先人一起逝去。從巷口望去,富貴氣的高大門頭,威猛的鎮宅石獅,雄偉壯觀的牌樓高閣,漂亮的紫銅門釘雕花窗欞,都已成為了昨日的輝煌和文物遺蹟。腳下一段段印痕深深的石路,又是春天花開時,尤其是隨著全域旅遊的大發展,在大箕鎮這塊黃色的土地上,王泰來的創業精神,會一代代傳承下去!
那麼,秋木山莊還有什麼精彩的故事?且聽下次圖說。(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