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郟縣,朋友告訴我,當年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重要批示: 「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就出自這裡。
為了弘揚關於知識分子走與工農相結合的光輝思想,郟縣本著尊重歷史,再現歷史,實事求是的原則,立足廣闊天地,輻射全國,建設了 「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紀念館」。
眼前是一作巨大的雕像,雕像的背景是紀念館,當踏進序廳的時候,一段段一幅幅歷史的畫面再現了那個年代的光輝歷史,讓億萬人民激動不已、刻苦銘心、難以忘懷的歷史。序廳正中是用整塊漢白玉雕刻的毛主席像「揮手之間」。像高4.1米,基座高0.83米,其中數字「83」是毛主席的年齡83歲,「41」是毛主席執政41年,並與主席警衛部隊番號「8341」暗合,寓意深刻。
主席像背後的油畫是大型主題場景「廣闊的天地」,以遠山、田野和勞動的知青為主要內容,重現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廣大知青在毛主席的號召下,冒嚴寒,戰酷暑,耕種勞作的場景,讓歷史的瞬間凝聚成永恆。
1955年毛主席對大李莊鄉(現廣闊天地鄉)作出了光輝批示,並向全國知識青年發出號召,從而引發了一場發生於五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末,長達27年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以其涉及面廣,持續時間長,聲勢浩大而震撼了全世界。因此這裡被譽為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的發源地,也就是說,這段歷史的第一個字是這裡寫起的。
為紀念毛主席的批示,弘揚毛主席倡導的知識分子與工農相結合、「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的光輝思想,2012策劃建成了「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紀念館」新館。該館以紀念毛澤東批示為主題,以「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為主線,全面展示知識分子(廣義的知識青年)在「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的歷史真實,再現「知青運動發源地」的歷史事實,打造以青年運動的展示中心、研究中心、文獻儲存中心、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黨員幹部培訓基地為一體的特色文化旅遊景點於。於2013年被評為國家3A級景區,2013年11被評為河南省第五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9年蓓評為河南省科學普及基地,2019年被評為河南省園林單位,2019年被評為全國鄉村旅遊行業青少年研學游示範基地,2017年被授予平頂山說廉政教育基地。
紀念館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廣闊天地緣起,展示大李莊經驗、毛主席批示及知青運動發端。第二部分是廣闊天地紀實,展示公社成立、首批知青落戶廣闊天地、黨和國家領導人帶頭送子女上山下鄉、第二批、第三批知青到來、紀念毛主席批示20周年大慶等重要歷史事件。第三部分是廣闊天地洗禮,展示知識青年在這裡戰天鬥地,參與農村各項建設的歷史風貌。第四部分是廣闊天地瞭望,立足廣闊天地看全國,展示全國知青群體的精神風貌。第五部分是魅力郟縣、今日廣天,展示「為國分憂、艱苦奮鬥、無私奉獻、執著進取」的知青精神影響著郟縣人民,在新的歷史時期,分布在各條戰線的回鄉知青與郟縣人民一道艱苦奮鬥,執著進取,取得了新成就,郟縣各項社會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