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市重點項目建設年終盤點

2024-01-20     益陽日報

原標題:2023年我市重點項目建設年終盤點

2023年我市重點項目建設年終盤點

益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文豪 通訊員 賀哲人

雖已進入嚴冬時節,但一個個項目建設現場依然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作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我市始終把重點項目作為發展的「頭版頭條」,從最初的謀劃、紙上的藍圖,到生機勃勃的廠房工地、欣欣向榮的產業園區,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的背後,映射出益陽人只爭朝夕、頑強奮進的精神力量和措施有力、勤懇務實的工作風貌。

過去的一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全市聚焦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技術攻關和民生實事,持續推動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進一步開足馬力、齊頭並進,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增添動能。2023年,全市521個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529.18億元,為年度目標任務500億元的105.8%;40個省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336.79億元,為年度計劃投資250.26億元的134.6%。

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提升城市發展水平

今年以來,我市不斷優化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和發展模式,持續提升城市發展水平和改善人居環境質量,大力推進民生工程和民生實事等重點項目建設,加快補短板、強基礎、增後勁,著力改善城市形象、健全城市功能、增進百姓福祉,為高質量發展「強筋健骨」。

2023年,市「十大基礎設施項目」完成投資137.43億元,為年度計劃投資121.60億元的113.0%。其中,官新高速已建成通車,金塘沖水庫、安化抽水蓄能電站、益陽電廠三期、益常高速擴容、洞庭湖區重點垸堤防加固一期工程、市中心城區水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一期)等重大項目均按計劃穩步推進。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釋放發展強勁動能

我市大力實施產業立市戰略,持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堅持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全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2023年,全市「十大產業項目」已完成投資37.68億元,為年度計劃投資33.40億元的112.8%。

一批批大項目、好項目凝聚起益陽的發展活力,代表著未來經濟的增長極。其中,信維高端M LCC(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項目已投產,金博碳素中國碳谷—先進碳基復合材料製備項目部分已試投產,三立誠PC B電子線路板生產項目全力衝刺投產目標,湖南福德電氣有限公司能源回饋型動力電池充放電檢測系統的研製與產業化項目已完成廠房及相關配套設施建設。當前,一幅幅新發展景象逐步形成,新動力、新動能、新優勢積厚成勢。

加強技術研發攻關

加快科研成果轉化

我市堅持以科技創新促進產業升級為主線,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推動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奮力打造全方位、深層次、多元化的協同創新體系。2023年,全市「十大技術攻關項目」已完成投資3.746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24%,完成研發投入0.625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05%,申請專利69件、授權專利25件,建設創新平台2個,突破關鍵核心技術4項。

2023年,金博氫能項目攻克國產碳纖維氣體擴散層製備關鍵技術難題,申請專利10項,開發出整體性能優於進口燃料電池氣體擴散層材料;鼎一致遠項目在國內首次突破了納米碳帶高分子面材,逐步形成了一系列以塗布技術為核心的技術體系;艾華集團與中南大學產學研合作,項目突破高均勻性漿料製備技術;湘投金天項目攻克了高強度鈦合金焊管輥彎成型控制技術和雷射焊接技術,首次研製出0.5m m厚度高強度鈦合金。

奮力書寫民生答卷

擦亮群眾幸福底色

2023年,全市聚焦教育、安居、醫療等方面急難愁盼民生問題,持續為民生加「碼」,為幸福提「質」,實現「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病有所醫、幼有所託」。重點推進縣域普通高中「徐特立項目」、「湘易辦」超級服務端、高質量就業、婦幼健康守護、異地就醫結算與基層醫保代辦、提升基本養老服務水平、提高困難群體救助標準、殘疾人關愛服務、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農村「三路」「兩網」及灌溉、飲水建設等民生實事項目。截至目前,全市10件重點民生實事項目所有考核指標任務均已完成或超額完成,4件重點監測民生項目均有序推進。

重點項目建設是穩定經濟運行的壓艙石,也是挑起高質量發展大梁的硬支撐。隨著一個個重點項目由「藍圖」化為「施工圖」「實景圖」,項目建設「千帆競發」,我市將產業立市作為發展第一路徑,在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中開拓進取、浩蕩前行,奮力書寫新時代高標準的「山鄉巨變」,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益陽,全力譜寫全方位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9d99db79cf5cf1904f124adf623e3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