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證通查,價值幾何?

2022-09-08   民生周刊

原標題:一證通查,價值幾何?

《民生周刊》全媒體記者 鄭智維

全文2065字,閱讀約需2分鐘

「網際網路公司太多,如果資料庫不能實現打通,一鍵解綁無法做到。」

「網際網路公司太多,如果資料庫不能實現打通,一鍵解綁無法做到。」

自己名下的手機號關聯了多少網際網路帳號?是否被別人冒用註冊?不常用的網際網路帳號能否一鍵解綁?

手機號關聯網際網路帳號,手機用戶查詢難,解綁更難。工信部升級開發了「一證通查2.0」服務後,這個難題有望得到解決。

近日,工信部正式推出「一證通查2.0」服務。憑藉手機號碼和身份證號碼後6位,手機用戶可查詢本人名下手機號碼關聯的網際網路帳號數量。

服務推出以來,嘗鮮者不少,但也有專家認為價值不大。「網際網路公司太多,如果資料庫不能實現打通,一鍵解綁無法做到。」達睿諮詢創始人、首席分析師馬繼華說。

寄予厚望

作為與網際網路共同成長的一代,剛參加工作的若希習慣於在網上搞定一切。看到感興趣的網際網路應用,她都希望註冊使用體驗一把。她發現,幾乎每次註冊新帳號,平台都要求綁定手機號。

目前,在若希名下,微博、頭條、抖音之類的帳號有幾十個。如果更換手機號碼,原號碼的繼任使用者是不是就可以通過簡訊認證登錄前任的帳號?對此,她很擔憂。

事實上,她的擔憂不無道理。一般而言,手機號停用3至6個月後,電信運營商就會對號碼進行註銷處理。註銷之後,該號碼將作為新的手機號投放市場,可能被其他用戶選取、激活、使用。

雖然手機號註銷並換人了,但前任使用者並未註銷該手機號綁定的應用。尤其是,很多帳號捆綁了銀行卡,容易發生資金被盜刷的問題。

如果不能將手機號註銷、解綁,不僅會給違法犯罪活動留下機會,還會影響手機號後來使用者的網際網路帳號註冊。在平台上註冊帳號時,平台可能會提示該手機號已經註冊過帳號。

理論上,很多人手中使用的手機號有可能存在「前任」,即運營商曾經放出去的手機號。

這種情況導致的後果是,雖然是自己新申請的電話號碼,但該號碼仍有可能被用來註冊過很多網際網路應用,導致自己經常收到莫名其妙的簡訊或者電話。

針對這種情況,通過查詢手機號名下的網際網路帳號,並進行解綁,可有效解決問題。基於此,一證通查被寄予厚望。

作為與網際網路共同成長的一代,剛參加工作的若希習慣於在網上搞定一切。看到感興趣的網際網路應用,她都希望註冊使用體驗一把。她發現,幾乎每次註冊新帳號,平台都要求綁定手機號。

目前,在若希名下,微博、頭條、抖音之類的帳號有幾十個。如果更換手機號碼,原號碼的繼任使用者是不是就可以通過簡訊認證登錄前任的帳號?對此,她很擔憂。

事實上,她的擔憂不無道理。一般而言,手機號停用3至6個月後,電信運營商就會對號碼進行註銷處理。註銷之後,該號碼將作為新的手機號投放市場,可能被其他用戶選取、激活、使用。

雖然手機號註銷並換人了,但前任使用者並未註銷該手機號綁定的應用。尤其是,很多帳號捆綁了銀行卡,容易發生資金被盜刷的問題。

如果不能將手機號註銷、解綁,不僅會給違法犯罪活動留下機會,還會影響手機號後來使用者的網際網路帳號註冊。在平台上註冊帳號時,平台可能會提示該手機號已經註冊過帳號。

理論上,很多人手中使用的手機號有可能存在「前任」,即運營商曾經放出去的手機號。

這種情況導致的後果是,雖然是自己新申請的電話號碼,但該號碼仍有可能被用來註冊過很多網際網路應用,導致自己經常收到莫名其妙的簡訊或者電話。

針對這種情況,通過查詢手機號名下的網際網路帳號,並進行解綁,可有效解決問題。基於此,一證通查被寄予厚望。

從1.0到2.0

早在2021年9月,為解決用戶被「冒名辦卡」的問題,工信部推出全國行動電話卡「一證通查」便民服務,即「一證通查1.0」。

憑藉居民身份證,用戶可查詢個人名下登記電話卡數量。如有異議,可通過對應的電信企業查詢明細信息並進行相應處理。

通過查詢本人名下行動電話卡數量,用戶對異常號卡及時銷戶,能有效減少不法分子違規開卡賣卡空間。

為防範手機號碼關聯網際網路帳號涉詐風險,滿足大多數用戶的查詢需求,「一證通查」從1.0版本升級到2.0版本。把原來的手機號「一證通查」升級成手機及網際網路帳號「一證通查」。

作為網際網路應用平台認證的入口,手機號關聯著諸多個人信息。一些無意間註冊的垃圾帳戶,雖然平時用不到,卻無法註銷。

有統計數據顯示,目前85%以上的詐騙案件通過網際網路實施,其中很多是利用他人手機號碼註冊的網際網路帳號實施詐騙活動。

據工信部反詐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推出「一證通查2.0」,即全國網際網路帳號「一證通查」服務,主要是為了防範用戶不知情註冊網際網路帳號等帶來的涉詐風險,切實為群眾排憂解難。

不過,遺憾的是,「一證通查2.0」沒有集成「一鍵解綁」功能。

按照「一證通查」使用指南,若需要解綁手機號,需要訪問網際網路企業的帳號查詢、解綁、註銷等頁面進行相關操作。

早在2021年9月,為解決用戶被「冒名辦卡」的問題,工信部推出全國行動電話卡「一證通查」便民服務,即「一證通查1.0」。

憑藉居民身份證,用戶可查詢個人名下登記電話卡數量。如有異議,可通過對應的電信企業查詢明細信息並進行相應處理。

通過查詢本人名下行動電話卡數量,用戶對異常號卡及時銷戶,能有效減少不法分子違規開卡賣卡空間。

為防範手機號碼關聯網際網路帳號涉詐風險,滿足大多數用戶的查詢需求,「一證通查」從1.0版本升級到2.0版本。把原來的手機號「一證通查」升級成手機及網際網路帳號「一證通查」。

作為網際網路應用平台認證的入口,手機號關聯著諸多個人信息。一些無意間註冊的垃圾帳戶,雖然平時用不到,卻無法註銷。

有統計數據顯示,目前85%以上的詐騙案件通過網際網路實施,其中很多是利用他人手機號碼註冊的網際網路帳號實施詐騙活動。

據工信部反詐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推出「一證通查2.0」,即全國網際網路帳號「一證通查」服務,主要是為了防範用戶不知情註冊網際網路帳號等帶來的涉詐風險,切實為群眾排憂解難。

不過,遺憾的是,「一證通查2.0」沒有集成「一鍵解綁」功能。

按照「一證通查」使用指南,若需要解綁手機號,需要訪問網際網路企業的帳號查詢、解綁、註銷等頁面進行相關操作。

期待更多接入

全國行動電話卡「一證通查」服務的成效如何?《民生周刊》隨機採訪了多位嘗鮮者。

他們普遍認為,操作流程並不複雜。通過工信部政務微信號「工信微報」「工信部反詐專班」或「中國信通院」微信公眾號,以及支付寶「一證通查」小程序等方式,均可進入查詢入口。

除了查詢方式便捷外,該服務還保護用戶隱私。

嚴格按照網絡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要求,最小化採集用戶個人信息,並在查詢頁面進行脫敏顯示,在反饋的查詢結果中也僅包含關聯網際網路帳號數量,不含帳號名稱等個人信息。

不過,因為接入平台有限,也有觀點認為該項應用的價值不大。在馬繼華看來,網際網路應用千千萬,如果僅是提供幾家主流網際網路帳戶查詢,意義不大。

目前,該服務支持騰訊、阿里巴巴、支付寶、百度、快手、抖音、京東、美團等8家企業的網際網路帳號查詢。

為進一步滿足用戶查詢需求,工信部此前表態將聯合相關部門持續優化系統功能,對接更多網際網路企業。

工信部網絡安全管理局局長隋靜此前接受採訪時表示,將積極對接新浪微博、58同城等常用的平台,增加接入平台的網際網路企業。

在馬繼華看來,除了接入更多網際網路企業外,簡化網際網路應用註銷程序,方便用戶銷號,或許更有價值,「多數網際網路公司註冊都很容易,銷號卻難於上青天」。

全國行動電話卡「一證通查」服務的成效如何?《民生周刊》隨機採訪了多位嘗鮮者。

他們普遍認為,操作流程並不複雜。通過工信部政務微信號「工信微報」「工信部反詐專班」或「中國信通院」微信公眾號,以及支付寶「一證通查」小程序等方式,均可進入查詢入口。

除了查詢方式便捷外,該服務還保護用戶隱私。

嚴格按照網絡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要求,最小化採集用戶個人信息,並在查詢頁面進行脫敏顯示,在反饋的查詢結果中也僅包含關聯網際網路帳號數量,不含帳號名稱等個人信息。

不過,因為接入平台有限,也有觀點認為該項應用的價值不大。在馬繼華看來,網際網路應用千千萬,如果僅是提供幾家主流網際網路帳戶查詢,意義不大。

目前,該服務支持騰訊、阿里巴巴、支付寶、百度、快手、抖音、京東、美團等8家企業的網際網路帳號查詢。

為進一步滿足用戶查詢需求,工信部此前表態將聯合相關部門持續優化系統功能,對接更多網際網路企業。

工信部網絡安全管理局局長隋靜此前接受採訪時表示,將積極對接新浪微博、58同城等常用的平台,增加接入平台的網際網路企業。

在馬繼華看來,除了接入更多網際網路企業外,簡化網際網路應用註銷程序,方便用戶銷號,或許更有價值,「多數網際網路公司註冊都很容易,銷號卻難於上青天」。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部

原文刊載於2022年第17 18期《民生周刊》雜誌

原標題:《一證通查,價值幾何?》

《民生周刊》全媒體記者 鄭智維

責任編輯:劉燁燁

主編:崔靖芳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樣的「人民」國貨,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人民旅遊」

分享你的遊記與攻略,展示你的美景與美食, 「代」你體驗不一樣的風景與風情。

「民生周刊」

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 ,中國唯一專注民生的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