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則關於老人帶娃的話題衝上了熱搜。
「你最不能接受老人帶娃的方式是什麼?」
評論區瞬間就被攻占,有寶媽吐槽說,有些老人帶娃竟然會教孩子說謊,比如讓孩子偷偷看電視,吃零食,時候媽媽問起的時候還要說謊。
也有家長說,孩子生病了不讓去醫院,高燒也要捂,非說老一套的方法好用,最後非得嚴重了才後悔去醫院。
更有甚至表示,有些蠻不講理的老人,還會跟孩子說媽媽的壞話,挑撥孩子和媽媽的感情。
而這種關於隔輩帶娃的槽點,數不勝數。
如今社會中,隔輩帶娃已經成為了主力,父母忙於工作沒有時間帶娃,老人不得已上崗,幫年輕夫妻帶娃,本以為這是件皆大歡喜的好事,但沒想到就因為帶娃,兩代人之間的矛盾竟然加劇,著實讓雙方都苦不堪言。
隔輩親成隔輩「害」,老人委屈父母苦
小遠是個3歲的小男孩,平時都由媽媽親自照顧,現在媽媽準備上班,爺爺奶奶便自告奮勇,從老家趕過來給夫妻倆帶孩子。
奶奶說,一開始帶娃還父慈子孝,其樂融融。
可沒多久,兒媳便各種不滿意,兒子也多次和他們老兩口交談,什麼不要給孩子吃零食,不要總讓孩子看電視,多給孩子看看書,不要總慣著孩子等等。
老兩口滿腹委屈,每每看到孫兒哭鬧,便很難狠下心去教育,責怪的話還沒說出口,小傢伙眼淚一流,馬上就軟了聲音,孩子說啥是啥。
隔輩親在小夫妻的眼裡,百無一用還成了隔輩「害」!
對此,小遠的父母也覺得有苦難言。
孩子馬上要念幼兒園,原本正是培養獨立好習慣的時候,爺爺奶奶慣得厲害,不僅讓孩子原本的好習慣蕩然無存,現在竟然變本加厲,吃飯要喂,睡覺要哄,小小男子漢遇事就知道叫爺爺奶奶,實在是讓人又擔心又無奈。
小遠的媽媽表示,隔輩就算再親,是不是也要有個度呢?
為什麼老人帶娃矛盾多?
為什麼老人帶娃矛盾多呢?
很多老人主觀認為,那就是兒媳對自己不滿,才會牽連到自己如何對待孩子,實際上就算是姥姥姥爺帶娃,也會是雞飛狗跳,一大堆的矛盾。
本質上來說,老人帶娃之所以矛盾多,就是因為以下兩個原因。
第一:老人的過度寵溺,干擾孩子的成長
很多老人帶娃最大的問題,那就是無限制的寵溺孩子。
不寫作業想出去玩?
沒問題,老人大手一揮,今天就玩個夠。
太晚了吃東西對胃不好?
沒啥事,我們那時候不講究這些,孩子不也很健康!
做錯了事爸爸媽媽訓幾句?
誰在說我孫子我跟誰急,哪個小孩不犯錯!
當這些場景在生活中反覆上演時,老人帶娃的問題也漸漸浮出水面,那就是過度的寵溺,不僅讓父母束手無策,也會干擾到孩子的正常成長。
第二:插手父母教育,充當孩子保護傘
很多時候,老人明明知道孩子的行為是錯的,但卻總是選擇包庇縱容,拿孩子還小當擋箭牌,甚至還會因此插手父母的教育。
橙橙爸爸就曾遇到過讓他頭疼不已的問題。
孩子有次在小區里玩時,無故搶別人孩子的玩具,還動手打了人。
奶奶當時笑嘻嘻的表示孩子小,別跟他一般見識。
回家後橙橙爸爸正想嚴厲教育孩子,幫他改正這個壞毛病,沒想到奶奶竟然擋在了孩子面前,認為爸爸小題大做,孩子長大了自然就不會犯這種錯,沒必要上綱上線。
橙橙爸爸當晚氣得要命,和孩子奶奶吵了一架,孩子奶奶也覺得委屈不已,絲毫不覺得自己已經插手了父母的教育,不知不覺間成為了孩子犯錯時的保護傘。
隔輩帶娃的導火索,到底該如何衝破?
很多家庭因為隔輩帶娃而陷入到水深火熱之中,不少夾在娃和老人之間的年輕夫妻表示,每每看到老人無度帶娃時,內心都會升起一團火,那麼原本該是雙方都滿意的好事,如今卻成了矛盾焦點,因為帶娃引發的導火索,到底該如何衝破呢?
第一:老人要打輔助,教育要以父母為主
對於孩子而言,父母是人生最好的老師,當孩子犯錯時,老人不要一味的心疼阻攔,而是要適當地放手,把孩子還給父母,讓父母去教育孩子,也讓孩子有更好的機會去成長。
如果老人帶娃能打好輔助,不干預父母對孩子的及時管教,那麼不僅能減輕隔輩帶娃的矛盾,也會讓孩子有更好的成長空間!
第二:父母要參與帶娃,不要大撒手
很多父母在隔輩帶娃中犯的最大錯誤就是大撒手,不管什麼問題都統統教給老人去解決,不過一旦孩子出現了問題,父母就會去追責,問老人為什麼沒有及時給孩子教育等等。
當我們知道隔輩帶娃會存在過度寵溺的問題時,就不應該將孩子完全大撒手,而是要適當地參與到帶娃活動中,比如利用碎片時間陪孩子玩耍,陪孩子讀讀書,寫寫作業等等,這樣當孩子出現問題時,父母不僅能及時發現,也避免了將問題一股腦推給老人的情況。
第三:科學育兒也要尊重老人,共同進步成長
當代父母一直崇尚科學育兒,對老人的經驗帶娃方式並不認同,而大量的事實也證明了科學育兒的好處。既然都是為了孩子好,那麼我們也可以去尊重老人的意願,將科學帶娃的方式分享給老人,讓老人也能參與其中,慢慢學習如何科學帶娃,共同成長進步,對孩子來說才是最好的事情!
其實,隔輩帶娃本身就是老人對孩子愛的一種體現,作為父母我們也要適當地體諒老人的難處,理解的同時多一些尊重,不要寒了老人的心,而作為老人也要多多聽取父母的意見,不要盲目遵從過往經驗,將育娃的主動權還給父母,讓孩子在更好的環境中健康茁壯的成長!
作者:等風來
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左手執筆右手帶娃,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內心也要擁有自己嚮往的詩和遠方,關注我,持續給您提供更多育兒乾貨。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