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悠悠、歲月靜好……這趟江西開出的「慢火車」成網紅

2023-11-10     江南都市報

原標題:時光悠悠、歲月靜好……這趟江西開出的「慢火車」成網紅

時光悠悠、歲月靜好……這趟江西開出的「慢火車」成網紅

2023-11-10 17:04·江南都市報

文/圖 倫藝菲、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章娜

伴隨著嗚嗚的長鳴聲響起,K6221次列車從鷹潭火車站緩緩駛出。「哐當哐當……」你有多久沒聽到,火車車輪碾在鋼軌的接縫上時發出的聲音。在不少人心中,曾幾何時,乘著綠皮車奔赴下一站的往事歷歷在目。如今,你還願意終於搭乘一趟「慢火車」重拾當年的記憶嗎?

11月1日開始,鷹廈鐵路北段(北鷹廈線)恢復開行一對旅客列車,一時間,帶著對老鐵路沿線風光的嚮往、對久違「綠皮車」的回味,沿線居民、南來北往的旅客紛紛登車體驗,曾經的「綠皮車」成了新網紅。11月10日,記者登上鷹潭至三明北K6221次列車,與列車乘客、工作人員一起追憶這份情懷。

28.5元的車票一路盡賞閩贛山水

開窗慢行北鷹廈,青山綠水畫中游,你只需花28.5元買一張火車票。

95後小楊,是一名火車迷。11月份的第一個周末,他迫不及待地買了一張K6221次列車的車票,從江西鷹潭前往福建三明,花了28.5元,體驗了一趟8小時的「慢火車」之旅。「這趟K6221次列車,全程時速40多公里,可以滿足很多人的『綠皮車』懷舊情結,我們可以將列車車窗推開,感受撲面而來的微風,還有近在咫尺的綠樹、村莊……真的是令人回味。」小楊說道,鷹廈鐵路上的客車已經停了很長一段時間,從11月開始,重新開行「客車」,令他小小激動了一回。

11月4日,小楊花了一天的時間重溫「慢火車」之旅,一路與閩贛間的山水美景為伴!小楊感慨道,十九年前,自己還是小學生時,也是沿著鷹廈鐵路,坐著同樣時速的綠皮車,去廈門遊玩,如今,走過漫長的歲月,再次乘車踏上舊路,有種恍然隔世的感覺。

鷹廈鐵路有山又有水,雖然速度不比高鐵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拉直線,卻能在一路絕美的風景中感受慢時光。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周末,與我一樣來體驗慢火車的人真不少,三節車廂幾乎爆滿。」小楊說,真的不虛此行,能感受到久違的熱鬧氛圍。

走紅的慢火車

細心的人們不難發現,自從11月1日這趟「慢火車」恢復開行以來,人們把沿途風景拍成「大片」發布在網絡上,引發關注,成為「新網紅」。

K6221次列車從鷹潭發車,沿途停靠資溪、光澤、邵武、順昌、終點站為三明北,全程運行8小時42分鐘,但它的「慢」卻有著深深的吸引力。是因為你可以將車窗推開,漫遊沿線風光,你也可以靜靜地坐在車廂內,沉浸在往昔的回憶中。

這一路上,有一批「80後」「90後」帶著孩子乘車體驗,他們感慨道:「踏上體驗之旅,我兒時的回憶,現在也是你的了。」這一路上,有人聽著列車時不時發出的鳴笛聲,憧憬著有一天鷹廈鐵路能恢復旅客列車上常態化開行,打造情懷觀光車。

一趟慢火車,緣何成了網紅列車,記者登車體驗,尋找答案。

11月10日上午9時許,鷹潭火車站5站台,K6221次列車等待出發,70名旅客陸續上車。從事旅遊拍攝工作的曹先生,拿著自拍杆拍起了抖音。「好久不見『綠皮車』,我要坐著火車去福建順昌遊玩。」

上車後,映入眼帘的車廂整潔明亮。旅客胡先生說,這趟車雖慢,但車況感覺很好。 記者獲悉,K6221次列車開通之初,只掛了3節車廂,鐵路部門不曾想到旅客數量不斷增長,於是在周五到周日開行的列車上又加掛了3節車廂,滿足出行需求。

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南昌客運段鷹潭車隊K6221次列車長鄭麗萍介紹,列車是25B車型非空調列車,編組6節車廂,車票也是難得的便宜,以鷹潭至資溪為例,票價只需6元。「11月4日,是星期六,我值乘的K6221次列車,幾乎是全員爆滿,據我們了解,資溪、邵武,順昌基本每年3月到10月汛期停運,前幾年都有開通過列車,光澤已經有近4年沒有開通列車了。」沿線乘客對於這趟列車的熱情度很高。K6221次列車鷹潭至資溪乘車的基本都是務工流,有部分旅客是在湖南做糕點生意,看開通了火車就回家看看的,也有在外打工幾年回家的。

廁所安排保潔人員定期清潔、茶水工密切關注熱水供應並及時上水……這趟承載著濃濃懷舊風的火車,溫暖如故。

是需求也是情懷

11月10日,K6221次列車沿著鷹廈線從江西駛向福建,一路途經上清鎮、龍虎山、瀘溪河,大雨初歇,山水與雲霧相融,風光無限。

有人說,北鷹廈線恢復客車,是需求與情懷的交織,一路上,從旅客的訴說中,我們感觸很深。

鷹潭旅客毛女士說,趁著周末即將到來,她約上了兩位老友,乘坐K6221次列車去福建順昌走走看看。「現在這條鷹廈鐵路開通了,我們買一張便宜的火車票,開啟慢旅遊,感覺也很好!」毛女士說道。

熊先生是撫州資溪人,多年來,在湖南務工,在他的印象中,除了春運,已經很多年沒有坐過火車回家了。他還特意從口袋中掏出了一張火車行程單——鷹潭至貴溪,6元。熊先生不禁感慨道,以前每次回老家,都是先坐火車回到鷹潭,再從鷹潭轉大巴,車費得好幾十元,如今有了這趟列車,省下不少錢,還能享受體驗感不錯的慢火車。「希望這趟車能繼續開行下去!」熊先生說。

老家同樣在資溪的「00後」李京航,在河南鄭州上班,聽聞家鄉恢復了一趟列車,特意請了年休假回家看看。「恢復了火車,回家就很方便了!」李京航說,現在國內時速40多公里的「慢火車」已經不多見了。兩年前,江西九江到湖北麻城也開行過一趟慢火車,李京航還專門乘車去體驗。「坐慢火車,我可以盯著窗外一路賞景,進入貴溪境內,山水就很美。」李京航說。

搭車回家,乘車旅遊是需求,也有旅客是為了重溫當年「綠皮車」的情懷。來自福建邵武的吳女士,與愛人一同帶著5歲的女兒來鷹廈線體驗乘車。夫妻二人想著多年前,他們曾一起乘坐鷹廈線的火車出外打拚,如今回到故鄉,生兒育女,帶著孩子來乘車感受一番,特別有意義。

「乘坐我們這趟車的旅客,不少人都訴說了往日情懷。」鄭麗萍說道,前幾天,車廂一位旅客笑著說:「已經好多年沒有坐過沒有空調的『綠皮』火車了,找到年輕時候的感覺,特別懷念也特別親切。一路看看沿途美麗的風景,回家的路是那麼的美好。」

溫暖了歲月的老鐵路

如果說一趟趟高鐵的開行,見證了中國速度,那麼即使繁華不再卻仍然發揮餘熱的慢火車,則是令人難以忘懷的中國溫度。

此次鷹廈鐵路恢復開行客車,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這背後,或許也是因為這條承載著歲月記憶的老線路,也有著它獨有的故事。公開資料顯示,1957年4月12日,鷹廈鐵路全線開通運營。鷹廈鐵路穿行於贛閩兩省的崇山峻岭、河川峽谷之中,由北向南延伸,一路越過贛閩分水嶺武夷山脈和橫貫閩中的戴雲山脈,跨過閩江、九龍江水系,穿過杏林海灣和廈門海峽,把被大海隔離的廈門島同陸地連接起來,工程艱巨而複雜。國力不足、岩石擋路、海浪兇猛、颱風侵襲……鷹廈鐵路的修建難度非常大。直到現在,不少南鐵職工,談及這段關於鷹廈鐵路的往事,不由感慨萬千。十年前,它曾是閩贛兩省往來的重要鐵路線,更是福建沿海地區與內陸地區往來的重要途徑,直到2013年,向莆鐵路開通,閩贛兩省鐵路升級,開行動車,鷹廈鐵路的客運功能逐漸被取代,一度停運了旅客列車,如今走過66年風雨歲月的鷹廈線以開行貨運列車為主,仍為助力時代的前進和發展貢獻重要的力量。

從鷹廈線恢復旅客列車開行的走紅可以看出,人們仍然無法忘懷,在那個車馬很慢的年代,一條條鐵路線,承載著許多人走出去追逐夢想的力量,聯通了親友間跨越山水互訴衷情的紐帶。目前,江西境內還有鷹廈鐵路、皖贛鐵路等一批「老鐵路」,時速雖慢,旅客列車也是開開停停,但它們確實溫暖過我們走過的歲月。

「北鷹廈線復開的這趟車,目前聽說是開行到12月,之後會不會繼續開行無從知曉!」乘坐列車的老李有些感慨,但這一刻,他只想珍惜這難得的懷舊時光。

值班編輯:嚴佳成

值班審核:郭寧

值班編委:黃廉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7bd9a4ea47c8a901f59dd1eb597bb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