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卸台的「傷」究竟是誰造成的?

2024-11-05     江南都市報

原標題:

裝卸台的「傷」究竟是誰造成的?

園內貨車剮蹭事故頻發 現場無視頻監控 賠償款未用作修繕……

南昌萬緯冷鏈物流園被貨車司機投訴

「我的貨車在裝卸貨時只是與裝卸台輕微地擦了一下,而且那裡原本就有凹凸不平的碰撞痕跡,他們卻說是我撞的,要我賠錢!」近日,貨車司機王先生(化姓)遇上了糟心事:前不久,因為他駕駛的車輛在位於南昌市新建區嘉茂二路599號的南昌萬緯冷鏈物流園內與裝卸台發生輕微剮蹭,被園區要求賠償500元,最後在轄區交警的協調下,王先生將賠償款「講價」至260元方得脫身。

10月24日,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類似王先生這樣因為此類交通事故被園區要求賠償的並非個例——萬緯冷鏈物流園內的裝卸台頻頻發生碰撞事故,已有多名「肇事司機」被要求以微信轉帳的方式,交納「賠償款」。

文/圖周澤涵本報全媒體記者段萍胡琴

投訴

貨車司機在物流園遭遇「事故」,賠260元感覺「挨了宰」

「我駕駛大貨車在倒車時,被物流園的工作人員說發生了碰撞,但其實我的車輛尾部有兩個門鎖與裝卸台之間都還留有縫隙,另一個門鎖也只是輕微擦到了裝卸台的邊緣,而且那裡原本就有被碰撞的痕跡。」據王先生講述,近日他在萬緯冷鏈物流園內裝卸貨過程中,車輛在倒車時尾部不慎與裝卸台發生「事故」。「對方的工作人員很誇張地說,聽到了『砰』的一聲巨響,並一口咬定裝卸台上的凹痕就是我造成的,硬是要我賠錢。」

「事故」發生後,開了幾十年貨運車的王先生當場拍了照,並用編織袋塞進被指發生碰撞的地方,以證明車輛與裝卸台之間還留有縫隙。事後,他告訴記者,他的車有一處門鎖與裝卸台發生輕擦的地方,並沒有發現新碰撞痕跡,那些凹痕,很明顯是「舊傷」。

王先生表示,他當日在該物流園內先卸貨,有工作人員很認真地指揮倒車,等到再裝貨時,負責指揮的工作人員則變得隨意,導致車子發生了剮蹭。王先生告訴記者,大貨車在這樣的平台裝卸貨,指揮倒車的人員很重要,如果沒有人指揮,發生事故的機率是很高的。

「這處凹痕明明是『舊傷』,怎麼就要我賠錢?」對於園區提出的賠償要求,無奈的王先生只好報警。結果交警的一番話,讓他更疑慮叢生。

「物流園每次在得到貨車司機的賠償後,根本不去修這些被碰撞的地方。只要有貨車發生碰撞,就要司機賠錢!」王先生告訴記者,在交警與園區工作人員的交談中,他意外得知,萬緯冷鏈物流園內已發生多起貨車剮蹭裝卸台事故。無一例外,園區均要求貨車司機賠錢。

「我這趟就算是白跑了!」最後,在交警的協調下,王先生將賠償款從500元「講價」至260元。雖然少交了240元,可王先生仍是覺得「挨了宰」。

王先生提供的現場照片,車與裝卸台之間仍有縫隙。王先生稱裝卸台原本就有凹凸不平的撞痕。

調查

貨車司機賠償款未用作修繕,裝卸台未裝監控也未公示「賠償細則」

10月24日下午,記者探訪萬緯冷鏈物流園時發現,王先生剮蹭事故的7-09號裝卸台一側鐵皮包裹處出現多處凹陷且無修補痕跡;另外附近7-10號、7-12號裝卸台同樣也有多處凹痕……由此看來,王先生等多名貨車司機支付的賠償款,在裝卸台維護方面並未起到應有作用。

「園區內的賠償費用,每一個位置每一個點都有收費標準,我們要求的賠償基本上就是按成本價收取。」對此,南昌萬緯冷鏈物流園負責工程設備的工作人員解釋說,被撞裝卸台鑲嵌鐵皮造價較高,修繕一次費用也較貴。他透露,裝卸台基本上是3至6個月才能修繕一次。

王先生與該物流園就賠償產生爭議的過程中,曾要求對方提供視頻監控,來證明他的貨車確實碰撞了裝卸台,但物流園未能提供。

「物流園內各個道口都裝有攝像頭,但出事故的裝卸台處於監控盲區,確實無法提供監控視頻。」物流園儘管沒有監控錄像可以證明司機責任,但工作人員表示有「人證」,「現場有好幾個人都能證明是王先生撞的」。但記者詢問後了解到,這些「人證」都是物流園的工作人員。

「讓貨車司機賠償裝卸台物損,這是園區的規定。」該物流園一名工作人員向記者解釋說,要求當事司機賠付損失是園區內部規定,其賠償金額是由「園區工程部」作出評估。

由園區工程部給出物損賠付的「評估價」,其評估依據在哪裡?償付細則是否在園區內有公示?對於記者提出的疑問,該名工作人員反覆表示在裝卸台周邊張貼有「賠償細則」。可他帶著記者圍著裝卸台走了一圈,連他自己也找不到這份「細則」的蹤跡。

貨車司機王先生還告訴記者,其賠償的260元通過微信轉帳後,萬緯冷鏈物流園沒有向他提供任何收據和證明。該物流園負責現場安全質量工作的楊開解釋說,當時司機並沒有找園區要發票,如果需要會提供收據。「微信收款碼的個人帳戶也是屬於公司帳號。」

說法

園區內事故處理須責任明晰且合情合理,交警已要求物流園整改

「從司機們的反映來看,萬緯冷鏈物流園的裝卸台明顯存在一定的交通隱患,因為剮蹭、碰撞的痕跡一直存在。」南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經開大隊樂化中隊中隊長曾利東向記者證實,萬緯冷鏈物流園曾發生多起類似貨車裝卸貨時因剮蹭裝卸台而引發的賠償糾紛。此前,也有貨車司機報警,轄區交警介入處理。曾利東表示,鑒於萬緯冷鏈物流園已多次發生碰撞事故,現已對該物流園進行重點約談並下達整改通知,要求物流園對園區內部道路發生的交通事故必須明晰責任劃分,並就此進行整改。

「雖然交警提出了『折中』的260元(賠償)建議,如果司機不滿意,是可以不接受的。」曾利東解釋說,「在工作園區發生的簡單小事故,我們的處理方法是進行雙方調解,如果是重大事故,一般都是由安全生產委員會來管理」。貨車司機王先生報警後,民警在現場處理時提出調解意見,當事雙方如果不接受,也可以通過其他司法途徑合理解決。

「到底是誰的責任,是否該賠償,在具體情況搞清楚後,如果不是司機的責任,會要求物流園返還賠償。」曾利東表示,物流園經整改後如再有類似事故發生,轄區交警將聯合相關部門對企業依法做進一步處理。

記者手記

勿讓管理漏洞損壞企業形象

南昌萬緯冷鏈物流園園區占地面積約130畝,包含1棟干倉和3棟冷庫,干倉容量約2萬平方米,冷庫容量約3.3萬平方米。它是萬科旗下企業,也是南昌首個高標冷庫,在業內斬獲諸多榮譽。

萬緯冷鏈物流園園區管理嚴格,當記者一行第一次來到物流園時,得知進入園區必須是有業務往來,或是提前預約。門口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外人一律不准入內,裡面不允許任何拍照。

當記者亮明身份,與相關方面一起就王先生的投訴進行採訪時,物流園工作人員頭頭道道介紹了很多園區的規定,看似十分嚴謹,其實在細節方面還是存在著不少漏洞。尤其是在處理王先生的車輛事故時,明顯存在著大企業對司機個體的不公平性。工作人員甚至認為,物流園的裝卸貨平台已設置了各種安全保護措施,司機只要按照標準進行倒車就不會發生事故,發生了事故那就是司機個人駕駛技術的問題。

採訪中,物流園孫姓負責人告訴記者,萬緯冷鏈物流園是萬科旗下的品牌企業,不可能對司機做出被認為是「碰瓷」這樣不公正的事情。但當他聽工作人員說,發生事故的裝卸台沒有安裝視頻監控時,自己也露出了極為震驚和不解的表情。

物流園作為貨物運輸的重要樞紐,本應提供安全、便捷的裝卸環境,而非成為司機們的「噩夢」之地。萬緯冷鏈物流園作為行業內的知名企業,更應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保障司機的合法權益,維護行業的良好秩序。

值班編輯:張竹影

值班審核:周艷華

值班編委:楊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3588bff341cadd7c019e80705fb5f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