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對岸的萬噸大艦-基隆級

2022-04-19     武器裝備風雲

原標題:海峽對岸的萬噸大艦-基隆級

首艦基隆號

2005年12月8日,首批兩艘基隆級驅逐艦駛入蘇澳中正軍港,由於滿載排水量近萬噸,開啟了對岸萬噸戰艦服役的時代。

「基隆級」艦最早為美國為伊朗巴列維王朝建造的以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衍生的防空驅逐艦,後因伊朗政局變動,4艘驅逐艦被美國留用,該級艦在1981年-1982艦加入美國海軍,命名為基德級驅逐艦。分別命名為"艾薩克·基德號"(此人為二戰第一戰列艦分隊指揮官兼亞利桑那號戰列艦艦長,在日軍偷襲珍珠港事件中陣亡),「考拉汗」號,「斯考特」號,錢德勒。

「考拉汗」號伴隨卡爾文森號航母

在上世紀80,90年代,該級艦十分強大先進,是宙斯盾艦服役前最強的美國水面作戰艦艇,該艦艦體側舷與若干重要部位增加「凱夫拉」或鋁質裝甲。裝備兩門MK45 127mm艦炮,兩座MK-15密集陣近防系統,兩座三聯裝MK-32魚雷發射架,最突出的是2座MK-26雙臂飛彈發射架,用於發射標準-SM2防空飛彈,最多可以攜帶68枚,還裝備了兩架反潛直升機。在上世紀80年代末,還進行過"新威脅性能提升"(NTU)的大規模改裝工程,主要改裝了包括各型雷達和電子戰系統,作戰性能進一步提升。

加入台灣後,命名為「基隆」號,舷號1801、「蘇澳」號,舷號1802、「左營」號,舷號1803、「馬公」號,舷號1805。4艦分別在2005年和2006年加入台灣服役。基隆級長172米、艦寬17米、桅高45米、吃水10米、滿載排水量9783噸、最大航速33節、艦上編制30名軍官與344名士官士兵。動力為4台通用動力LM2500-30型燃氣輪機,兩軸推進, 96000馬力。 最大航速33節,續航力為6000海里(20節)。

蘇澳號

「左營」號

基隆級馬公號

該艦採用長艏樓船型,艦首尾各裝備一門MK45 127mm主炮,該炮可執行打擊水面艦艇、對岸攻擊,防空等任務,對海對空最大射程分別為23公里,15公里,射速達到20發/分SM2 Block3A防空飛彈在前主炮後和直升機甲板後分別安裝了兩座MK-26雙臂飛彈發射架,發射速率可達每10秒4發),並配備射程達153公里的標準SM2 Block3A防空飛彈(中段慣性制導+指令修正,末端半主動雷達導引,飛彈發 射後會按照最有效率的路逕自動飛往預設攔截點,火控雷達只需在飛彈命中目標前進行最後幾秒鐘的照射),艦上配有3座火控雷達,理論上最多可同時導引20枚標準-SM2飛彈攔截多批中高空目標,該級艦儲備標準防空飛彈68枚,火力持續性也很強。

基德號

MK-26後是艦橋與桅杆,艦橋前方與直升機庫上方安裝了台方研製的"天頻"衛星通訊系統,前桅杆上安裝了SPS-55平面雷達、斯佩里公司的導航雷達,前桅杆與直升機機庫上方各安裝了一部"密集陣"近防系統。舯部兩側安裝了"天頻"系統天線,天線後安裝了兩座四聯裝"魚叉"反艦飛彈,該飛彈重1110千克,長4.63米,戰鬥部220公斤,飛行速度0.85馬赫,最新的增程版射程為315公里。後桅杆上裝備一部SPS-48c3d對空搜索雷達、1部SPS-55平面搜索雷達。直升機機庫下方兩側是三聯裝MK-32魚類發射裝置,可發射MK46型反潛魚雷。直升機機庫可容納兩架S-70C反潛直升機,球鼻首配備了AN/SQS-53D主被動低頻聲納,最遠可發現35公里外的水下目標。

基隆級的性能雖遠無法和我軍新銳的驅逐艦相提並論,但是目前仍然擁有完整強大的作戰能力。基於遠海才能發揮完全作戰能力的基隆級在近海不知能發揮幾成戰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7bb32fc860adab8275c6a68e4402e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