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學院直播廳》美國大選前夜透視:美國選舉向身份政治轉變,「發展到這一步很危險」

2024-11-03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賴家琪】在11月5日美國總統選舉日前的最後一個周末,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副總統哈里斯以及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前總統特朗普都去了「戰場最前線」——搖擺州。當地時間11月2日,哈里斯、特朗普都出現在北卡羅來納州舉辦競選活動,連續第四天「同州打擂」。

根據美國《紐約時報》11月3日的最新民調,七個搖擺州中,特朗普以微弱的優勢在北卡羅來納州、喬治亞州、內華達州和亞利桑那州領先,另一邊哈里斯在威斯康星州和密西根州小勝特朗普,而在關鍵州中的關鍵賓夕法尼亞州,二人目前打了個平手。

七個搖擺州最新民調數據,第一排從左至右依次為:賓夕法尼亞州、威斯康星州、密西根州、北卡羅來納州,第二排從左至右依次為:喬治亞州、內華達州、亞利桑那州。 《紐約時報》製圖

為什麼兩位候選人如此重視七個搖擺州?特朗普和哈里斯在搖擺州的選情為何拉不開差距呢?

11月2日晚,上海外國語大學傑出教授黃靖和中國人民大學吳玉章講席教授金燦榮做客觀察者網《觀學院直播廳》,從美國選舉向身份政治(Who we are)轉變的角度,對這個問題做了解答。

「因為紅的永遠紅,藍的永遠藍,就這七個州(是關鍵)。」黃靖向《觀學院直播廳》主持人冬曉解釋,以前美國選民選的是這個候選人的政策傾向,是傾向左的還是傾向右的,傾向於勞工的還是傾向資本家的,選民給候選人投票是因為與候選人政策利益一致,選的是「What we want(我們要什麼)」。

《觀學院直播廳》美國大選前夜透視,從左至右依次為主持人冬曉、中國人民大學吳玉章講席教授金燦榮、上海外國語大學傑出教授黃靖。

現在,黃靖對比道,美國選民們投票,無論是選州長、議員還是選總統,選的都不再是政策傾向了,選的都是「你支不支持墮胎?」「 你支不支持同性婚姻?」「你支不支持擁槍?」這些價值觀問題,選的是「Who we are(我們是誰)」。

黃靖表示,這樣一來,美國出現了一個很糟糕的現象,就是「政治移民」。以前美國人從加利福尼亞州搬到德克薩斯州,可能是因為德克薩斯州有更好的工作機會,這叫「經濟移民」。但現在,美國人從加利福尼亞州搬到德克薩斯州,可能是因為加利福尼亞州由民主黨控制,有很嚴格的槍枝限制,而打獵愛好者去德克薩斯州可以持槍;或者可能是一個追求事業的年輕美國女性決定從德克薩斯州搬去麻薩諸塞州,因為麻薩諸塞州允許墮胎。

「有同樣政治立場的人越來越多地往同一個地方湊,幾十年下來形成了美國紅州和藍州這樣的區別。到現在,美國民主選舉已經流於形式,沒有任何意義了。」黃靖說。

黃靖總結道,這七個州工業多、學校多、人口流動性大,只有在這些地方才是紅藍相間的,美國選舉才有意義,選舉人票才厲害,這是搖擺州主導美國總統選舉的根本原因。

上海外國語大學傑出教授黃靖

上一次總統選舉中,美國總統拜登拿下了搖擺州,而今年,出現了戰爭這個干擾因素。黃靖分析稱,尤其是中東戰爭、移民帶來了太多不確定性。比如密西根州有很多穆斯林移民,這些移民本來是堅決反對特朗普的,但因為拜登政府在以色列戰爭問題上左右搖擺,就會出現一種現象——很多移民不給民主黨投票,不是因為支持特朗普,而是為了懲罰民主黨。他們很多人打算投票給幾乎完全沒有希望的第三方候選人,甚至直接放棄投票。

黃靖接著說,再加上最近兩邊都犯了一些錯誤:歐巴馬反問黑人男性為什麼不支持哈里斯,得罪了黑人男性選民;特朗普集會嘉賓喜劇演員托尼·欣奇克利夫(Tony Hinchcliffe)把波多黎各損了一遍,惹怒了賓夕法尼亞州幾十萬的波多黎各移民;之後因為拜登罵特朗普支持者是垃圾,民主黨可能又損失了一大批選票。

「這些都導致現在的民調失去了準頭。」 黃靖稱,美國民調基於的設計是少數族裔一定會投民主黨的票,而兩邊犯的錯誤導致不確定因素越來越多,七個搖擺州越來越搖擺。

就美國的身份政治這一議題,金燦榮表示,原來美國人在很多問題上是有共識的,只是在一些具體的利益分配上有分歧,利益是可以談判的,但「身份沒法談判,是什麼就是什麼」。

他指出,從利益之爭到身份之爭,這個矛盾要尖銳得多,解決起來難度大。如果身份政治再發展,「沒準七個搖擺州也沒了」,北美分化出好幾個美國「USA、USB、USC」,「發展到這一步就很危險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7a3b538ef424aff6a1cd50d3db79ffc.html














中日最新對話

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