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億韓元 韓國力撐晶片產業

2024-05-13     數據雜誌

原標題:10萬億韓元 韓國力撐晶片產業

隨著人工智慧晶片主導地位的爭奪戰愈演愈烈,國家層面的補貼也層出不窮。擁有存儲晶片巨頭三星、SK海力士的韓國也不甘落後,將目光投向半導體產業「戰爭」,並希望取得勝利。據韓國政府最新透露,將推進一項超過10萬億韓元的一攬子支持計劃,以加強該國半導體產業競爭力。

重金支持

據韓國財政部5月12日聲明,韓國財政部長崔相穆表示,韓國正在準備一項計劃,提供超過10萬億韓元以加強該國的關鍵半導體產業。崔相穆此前還在與當地晶片材料、零部件和設備製造商的會議上表示,政府正在考慮為該項目提供資金,以支持行業。

該項目的資助對象包括半導體材料、設備製造商以及無晶圓廠公司等,具體措施可能包括為企業提供政策性貸款等,細節將很快公布。韓聯社稱,雖然不是直接投入資金支持的項目,但韓政府針對半導體產業制定大規模政策項目尚屬首次,此舉旨在「與主要國家展開競爭」。

韓聯社稱,韓政府此舉旨在創建一個半導體生態系統,以「與主要國家展開競爭」,該生態系統涵蓋從三星電子、SK海力士等大企業到材料、零部件和設備等中小型企業的全產業鏈。

韓國的雄心有一定底氣。韓國是全球最大的兩家存儲晶片製造商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的所在地。根據韓國貿易、工業和能源部公布的統計數據,半導體是韓國的主要出口產品,3 月出口額117億美元,為近兩年來的最高水平,約占韓國出口總額的五分之一。

圍繞半導體產業發展,韓國近年來動作頻頻。企業層面,以三星為例,其早在2022年5月宣布了未來五年內450萬億韓元的投資藍圖,旨在使其在從半導體到生物製品等關鍵領域處於領先地位;韓國政府自今年以來已經為半導體產業提供了3.6萬億韓元的政策性融資。

去年6月,韓國貿易、工業與能源部宣布為晶片產業新設立價值3000億韓元的基金。據了解,該基金的資金來自多方。其中,韓國兩大晶片商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承諾投入750億韓元,同時,韓國開發銀行、韓國產業銀行等也將為基金提供750億韓元的政策性融資,而剩餘的1500億韓元則來自私人投資。

產業「戰爭」

路透社報道指出,韓國已將目光投向半導體產業「戰爭」。彭博社則稱,此舉出台之際,美國政府正向韓國施壓,要求其限制用於製造高端邏輯和存儲晶片的設備和技術流向中國。與此同時,美國也正在敦促韓國等要求其進一步收緊對中國獲取半導體技術的限制。

知情人士稱,其中包括製造工藝比14納米更先進的邏輯晶片,比18納米工藝更先進的DRAM晶片(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

崔相穆此前曾發表過「需要找到中國替代市場」的言論,但他去年12月解釋稱,此言並無「脫華」之意,是希望從國家利益出發,盡最大努力尋求加強與中國的經濟合作方案。

據韓國媒體分析稱,在各國追求半導體產業本土化以及主導權競爭加劇的背景下,未來韓國經濟的穩定增長也取決於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此前,韓國總統尹錫悅曾稱將投入一切可能的資源來贏得這場半導體行業的競爭,並承諾為投資提供稅收優惠政策等。尹錫悅還透露,韓國政府正在打造貫通京畿道南部地區的全球最大規模半導體超級集群,將先在未來五年間投入158萬億韓元,直接或間接產生95萬個就業崗位,未來20年至少可產生300萬個優質工作崗位。

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和波士頓諮詢公司(BCG)的報告稱,預計2032年韓國半導體產量在全球所占份額將達到19%,躍升至全球第二,僅次於中國大陸(21%),領先於中國台灣(17%)和美國(14%)。

豪賭AI晶片

韓國的目標不僅僅是存儲晶片,韓國政府預計,到2030年,韓國在全球非存儲晶片市場的占有率將從目前的3%大幅上升到10%。隨著大型產業集群的建設,韓國政府承諾通過將關鍵材料、零部件和設備供應鏈的自給率從目前的30%提高到2030年的50%來支持這一生態系統。

在AI晶片層面,韓國還希望在未來成為全球前三大AI晶片國家之一。其目標是到2030年,將韓國人工智慧晶片在國內數據中心的市場份額從幾乎為零提高到80%,實現本土化供應。因此,韓國政府宣布到2027年的未來三年將在人工智慧領域投資69.4億美元。此外,韓國政府表示還將設立一個1.4萬億韓元的基金,來幫助國內人工智慧晶片製造商發展。

3月,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官安德根表示,政府將積極支持半導體產業,加快開發高帶寬存儲器和人工智慧晶片,以實現每年1200億美元的出口目標。

不僅是生成式AI領域,據韓國媒體BusinessKorea報道稱,韓國政府正在積極推進新的研發項目,其中包括開發用於自動駕駛汽車的AI晶片,目標是超越美國半導體巨頭英偉達。由研究機構、大學等代表組成的「第二次戰略規劃與投資委員會」批准了2025年62個新研發項目,包括超過11個領域的旗艦項目和路線圖。

晶片專家步日欣指出,確保先進晶片的供應已成為國際博弈的一個「必爭之地」。雖然韓國是傳統的晶片產業大國,但前路仍然面臨著不少的挑戰。目前AI晶片市場競爭激烈,產品研發出來到實際大規模商用還有很長時間。韓國AI晶片初創公司需要在技術、產品、成本等方面取得優勢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此外,缺人是半導體行業的通病,韓國也面臨著人才外流日益加劇的挑戰。根據史丹福大學於4月15日發布的「2024年人工智慧指數」報告,韓國以每10萬人10.26項人工智慧相關專利的數量領先於全球,同時以0.79%的人工智慧勞動力密度位居全球第三。另據2023年數據,韓國每10萬人中AI人才的凈流出量為-0.3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789d892bc98b6bab99a52ee26bf2f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