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景區裡面竟然有絲綢工廠、千年古桑樹林、還有三百多棵木化石

2020-01-06     琰棱

作為中國的特產,絲綢對我們來說,不管是過去還是當下,都意義重大。

自然界中的蠶吐絲結繭,是天性。早在上古時期,我們勤勞的祖先發現後,收集、整理蠶絲,再將其織成舒適輕薄、吸濕透氣的絲綢。

曾幾何時,穿著絲綢視為財富和地位的象徵。

而從西漢起,隨著產量增加,中國的絲綢開始不斷大批運往國外,成為世界聞名的產品,更是開啟了世界歷史上第一次東西方大規模的商貿交流,史稱絲綢之路。中國也被稱之為「絲國」。

到今天,絲綢早已走下了高不可及的神壇,成為了平民百姓也可消費得起的東西。和古時絲綢不同,現代的工業絲綢由於紡織品原料的擴展,定義更寬泛了一些。但只有純桑蠶絲所織造的絲綢,才能被稱為「真絲」。

提到中國絲綢,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一定是「半壁西湖半壁綢」的浙江杭州。

作為絲綢大省,浙江有著近5000年的絲綢生產歷史,一直占據中國絲綢製造的中心地位,素有「絲綢之府」的美稱。

就在浙江新昌,有一個絲綢世界。在那裡,你可以看到絲綢的生產過程,可以看到精彩絕倫的絲綢作品,更能感受到身為中國人的一份驕傲。那就是——達利絲綢世界。

走入達利絲綢世界工業區,你一定會疑惑,不遠處的工廠車間內機器還在運作著,這裡難道不是一家企業嗎?又何如會成為一個絲綢主題的優美景區?

的確,這樣的景區形態很少見。但偏偏,2017年時,達利絲綢世界入圍了我國首批工業遺產旅遊基地。全國只有10個,而在浙江省,只有「達利絲綢世界」一處。其他的,還有吉林省長春長影舊址博物館、上海國際時尚中心等。

當時,國家旅遊局在給達利絲綢的頒獎詞中說到:一絲一線,繪多彩世界,一綢一緞,展秀美山河,走江南絲綢之路,賞絲綢美麗風華。

為什麼達利絲綢世界可以得到這麼高的榮譽和評價?

因為這個景區,承載了關於絲綢的一切。最為特別的是,自2007年達利絲綢世界開始創建,先後引進400多棵古桑樹,形成了全國獨一無二的古桑樹群。

說起來,中國可是世界上種桑養蠶最早的國家,桑樹的栽培有七千多年的歷史。

達利絲綢世界裡的這些古桑樹都是全國各大水系興建大型水庫時,從庫區搶救性移植而來的。它們的樹齡有的高達幾百年,有的甚至已經有上千年,其中最古老的可以追溯到魏晉南北朝時期。

若是初夏的時候來,整個桑樹園中的桑葉在璀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一棵棵樹上掛滿了喜人的桑葚。熟透了的呈現出一種迷人的深紫色,沒那麼熟的還是紅色,就像一個個小燈籠一樣,煞是可愛。

摘下一顆,放在嘴裡細細品味。酸甜的汁液在唇舌間爆開,回味悠長。

除了活著的古桑樹,達利絲綢世界還對300多棵珍稀矽化木進行了收藏與展示,建立了達利木化石林。

在地質學上,矽化木是真正的木化石。這是幾百萬年或更早以前,樹木因為各種原因被埋葬地下後,被地下水中的二氧化矽替換而成的樹木化石。它保留了樹木的木質結構和紋理。

這些木化石,不僅是億萬年地質變遷的見證,更是現今人們研究古植物、古生物以及古代地質、氣候變化的工具,十分珍貴。

達利絲綢世界內,有一棵桑樹王很矚目。

這棵桑樹木化石長33米,粗壯處的直徑足有0.5米,是2002年達利絲綢工業園破土動工之日,從園區內發掘出的,現在是整個園區的鎮園之寶。

因為木化石的發現,有人認為新昌是江南絲綢之路的源頭。

很少人知道江南絲綢之路,傳統意義上絲綢之路只有"沙漠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和"草原絲綢之路"三個概念。這三條絲綢之路都以商旅為主,然而2007年時,專家提出了第四條絲綢之路——江南絲綢之路。桑木化石無疑佐證了新昌是江南絲綢之路的源頭。

不管是不是真的,新昌一定是絲綢之路上一個重要的地點。

繼續在景區內走走,真的隨處可見蠶桑文化的標誌。

圖像、文字展示在人們面前,娓娓講述著關於絲綢的故事。

一條夾竹小道,充滿了怡然自得的韻味。對面的白牆上,幾幅畫記錄了先人們的智慧與勤勞。

你甚至還能在景區里看到吃著桑葉的蠶寶寶們,白白胖胖的身子蠕動著,一絲不苟地啃食桑葉,為將來的吐絲結繭積蓄能量。

當然,最吸引眼球的還要數展覽館裡精緻的絲綢作品。很多絲綢,真的就像是一幅藝術畫一樣,用畫框裝裱一下,掛在家裡,和繪畫大師們的手筆幾乎看不出差別來。

工人們的巧手,可以染出各種顏色,再把它們加工成各種圖案。

色彩飽和的一襲衣裙,即使不親自穿在身上,也能看出來這個質感很是舒服,薄若無物。夏天穿著,定是美麗非凡之餘還有一份清涼暢快。

幾塊絲綢整齊疊放著,靛藍、藏青、明黃、正紅,色彩很是飽和,遠遠看著就像是彩虹漸變一樣。

近看才能看到那些繁複的花紋,每一個細節都讓人嘆為觀止。

展出的領帶也早已經超出了日常穿著的意義,就像是藝術品一樣。

還有床品,上面的圖案栩栩如生。真想試一試這樣輕薄的絲綢被蓋在身上,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絲綢歷史、絲綢故事、絲綢作品……走在這個絲綢世界裡,你只感覺自己好似重走了一遍絲綢之路。桑林的生動、木化石林的震撼、生產車間的真實,還有展覽館裡的驚艷,身為一個中國人,真的太自豪了。


我是琰棱

帶著有趣的靈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攝影|寫作|分享

青雲計劃月度優質帳號、TOP MEDIA計劃百佳企鵝號、CFP/攜程簽約攝影師、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士、知名旅遊博主、搜狐金牌作者、微博簽約自媒體、秒拍達人、微博旅行視頻博主、樂途旅遊網專欄作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67hlm8BxtCz63RLAJu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