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1月,淮北稅警武裝與在上海會戰中損失過半的稅警總團精銳合併,成立游擊第八軍,由淮北稅警主任曾錫珪任總司令,李志親任副總司令,下轄六個總隊,各總隊又下設大隊、中隊。1938年3月初,游擊第八軍第一總隊、第二總隊到達連雲港防地,擔任雲台山防務。在港口至墟溝一線布防,第一總隊的李浩大隊駐老窯、孫家山、墟溝火車站一線,黃登大隊部署在黃窩,並有一個中隊進駐東西連島,王天瑞大隊駐墟溝整訓。
1938年5月19日夜,日軍分兩路進犯連雲港。日軍登陸前,曾以艦艇2-3艘,飛機2-3架在連雲港地區進行頻繁的海空偵察。5月19日夜,日軍進入連雲港以東海面。5月20日拂曉,日軍登陸部隊先後換乘完畢,並以艦炮火力和航空火力對連島、港口、孫家山各陣地實施火力襲擊。爾後以火力封鎖連島,掩護其主力由連島兩端繞過,直撲孫家山、連雲港海岸。7時許,日軍600餘人從孫家山強行登陸,李浩總隊一中隊兵力不足,難以禦敵,待3中隊起來增援時,陣地已失守。9時許,1000餘名日軍從連雲港正面登陸,曾錫珪命令所部撤向後雲台山固守,連雲港被日軍攻占。日軍會合後,繼續向後雲台山、高公島一線進攻,被擊退。
20日這一天,李浩總隊3中隊奉曾錫珪之命協助2中隊移守陶庵丫髻山。丫髻山海拔242米,地勢險要,緊逼公路,是日軍西犯的必經之地。日軍一部以鉗式隊形向丫髻山進攻。待敵進入百米射程時,2中隊隊長田有祚高聲令打,頓時槍聲大作,硝煙瀰漫,進犯之敵被阻滯山下。日軍急忙調整部署,一面從山下支持,一面派小分隊登占我陣地東側,虛張聲勢。田有祚識出是鬼子的詭計,並不理會,組織部隊猛揍正面之敵,日軍又一次慘敗。20日黃昏,日軍改變戰術,集中炮火猛轟丫髻山陣地。而此時,2中隊全體官兵竟然全部不在陣地。他們幹什麼去了呢?原來,到了開飯時間,他們一窩蜂地下山吃飯去了。這就是剛改編的地方部隊與正規軍的區別,不過,這卻救了他們,日軍的炮火把丫髻山陣地都炸平了,以為守軍全被炸死了。可炮擊後,2中隊也吃完飯了,他們完整地上了陣地,此時,日軍以為陣地沒人了,毫無防備地向陣地撲來,結果,被2中隊又是一陣猛揍。
丫髻山保衛戰是游擊第八軍的經典之戰,對於一支剛改編不到一年的稅警武裝來說,實屬難能可貴,不過,游擊第八軍也因此戰傷亡慘重。5月22日,曾錫珪部由國民革命軍第五十七軍一一二師三三四旅換防而撤出戰場,至雲台山戰場後方休整。游擊第八軍在丫髻山上痛擊日軍的消息很快傳遍後方,海州、新浦各界紛紛前來慰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