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任窮:原雲南省委書記,69歲任中組部部長,83歲退休,95歲逝世

2024-09-09     聃者徐史也

我黨在抗日戰爭時期與解放戰爭時期,組成成分十分豐富,雖然在一定時期黨的工作原則有「團結貧下中農,拉攏富農,打擊地主」,但是在地主階級當中的積極分子,也是我們選擇的對象。宋任窮就是這樣的存在。

他與毛主席是同省人,不得不說湖南真是孕育革命的搖籃。在1909年,宋任窮出生了,他的家庭本是地主世家,但是等到他出生前後已經敗落了。憑藉原來的家底,父母勉強送他去學校讀完了小學,小學畢業以後,宋任窮沒有去讀中學,而是留在當地的學校做小學教員來補貼家用。在工作期間,他接觸到了共產黨和社會主義的相關內容,宋任窮也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共產黨的一員。

他按照黨員的要求,在平時幫助貧苦群眾解決基本生活問題,同時在我黨組織活動時,他也積極參加。組織考察他良久後,認為宋任窮為人值得信任,所以在1926年底,宋任窮實現了自己入黨的夢想。作為黨內積極分子,宋任窮和當地的同志們制定相應的工作計劃,力圖從地主階級和鄉紳惡霸手裡為群眾獲得權益,這些經歷給宋任窮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

入黨一年後的1927年,是黨歷史上重要的轉折點,在這一年裡毛主席帶領軍隊發動了「秋收起義」,但是因為俄國「城市包圍農村」的武裝革命方式並不適應中國當時的形勢,所以不出所料,起義失敗了。毛主席痛定思痛,決定選擇井岡山為根據地,帶領軍隊採取「農村包圍城市」的起義方法,宋任窮相信主席的決定,他跟隨毛主席到達井岡山,當時有一些士兵思想上出現了動搖,負責政治思想工作的宋任窮第一時間為他們解決問題,避免出現更大的矛盾。因為宋任窮本人就是地主階級,所以有些地主階級的後代,不再相信他人所講的共產黨只收農民的說法,也積極加入了共產黨。

在建國以後,宋任窮憑藉自身實力和經驗多次主持解放工作經驗備受組織重視,他在40歲那年被組織任命於雲南做省委書記。他在雲南一工作就是3年,他極其擅長處理工作中的複雜關係,因此在雲南這個多民族省份工作,宋任窮考慮事情全方面、多角度,很快就讓雲南的經濟建設步入了正軌當中,不得不說組織選擇人員方面水平確實很高。

建國後5年,宋任窮被組織調回了中央工作,第2年他成為中央組織部部長,工作期間,他將戰爭時期自己的工作經驗分享給了其他同志,幫助他們迅速成長起來。同時面對國家當中出現的問題,宋任窮也是肩負責任,勇敢提出自己的建議。因為其在中央的良好表現,71歲那年他又做了中央書記處的書記,在更大的平台之上,宋任窮嘔心瀝血揮灑汗水,只為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做出更大的貢獻。

他在中央一直工作到了83歲,身體實在支撐不住了才從工作第一線退了下來,在退休後他非常關注國家的發展情況,也經常向身邊的人表現而今的祖國繁榮強盛正是他們革命時希望看到的樣子。在2005年,95歲的宋任窮因為生病多年離開了人世。但是他對於祖國深沉的愛、對共產主義信念的堅持以及自抗日戰爭伊始做出的巨大貢獻是不會被祖國和人民忘記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bf0a63d85e0c4d5a84e53c7a9879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