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發布改善心血管健康的10條飲食指南,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全說透了!

2022-08-13     尹建莉父母學堂

原標題:權威發布改善心血管健康的10條飲食指南,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全說透了!

近日,美國心臟病協會(AHA)發布了最新的「改善心血管健康」飲食指南,這是15年來首次更新。

最新的飲食指南共有10條

1.保持健康體重

保持健康的體重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健康的飲食模式以及每周至少150分鐘的適度體育活動,有助於維持能量收支平衡。

2.攝入充足、不同種類的水果蔬菜

適當多吃水果和蔬菜有利於降低死亡風險。攝入的果蔬種類越多,攝入的營養越全面。

深色果蔬比淺色和白色的營養更豐富,建議優先選擇顏色鮮艷的果蔬,所有形式的水果和蔬菜(新鮮、冷凍、罐裝和乾燥)都可以,注意儘量不要將果蔬榨汁。

3.選擇全穀物,而不是精製穀物

全穀物對身體有益,建議選擇至少含51%全穀物的食品,少選精製穀物。例如燕麥、黑米、青稞、糙米、黃米、蕎麥、薏米等,日常可以經常食用。

4.選擇健康蛋白質來源

建議主選以植物為來源的蛋白質,例如豆類(如大豆、扁豆、鷹嘴豆、豌豆等)和堅果類等,不僅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對環境也更友好。

不過,不推薦「植物肉」,「植物肉」目前屬於超加工食品,普遍添加的鹽、防腐劑和穩定劑,不是健康優選。

同時,魚類和海鮮也是蛋白質的良好來源。

如果吃紅肉和家禽,建議選擇瘦肉,並且避免食用加工肉製品如培根、香腸、熱狗、熟肉(如火雞、火腿)、義大利香腸和義大利臘腸等。

5.選用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多的液體植物油

研究證實,用不飽和脂肪酸(包括多不飽和脂肪和單不飽和脂肪)替代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對心血管有好處。

多不飽和脂肪主要來自植物油,如大豆油、玉米油、紅花油、葵花籽油、核桃油和亞麻籽油等;單不飽和脂肪來自肉類脂肪和植物油,主要植物來源包括菜籽油、橄欖油、花生油和堅果。

建議避免使用熱帶油(椰子油、棕櫚油)、動物油脂(黃油和豬油)以及部分氫化油。

6.選擇加工程度最低的食品,而不是超加工食品

1.未加工或最低加工(植物和動物的可食用部分):如水果、蔬菜、肉類、堅果、雞蛋和巴氏消毒奶;

2.加工烹飪配料,如油、糖、鹽、醬油、醋,這些材料可用於烹飪蔬菜及肉類,通常不直接單獨使用;

3.加工食品:新鮮食物經過鹽、糖或其他烹飪成分製成的,不會改變食物結構,如蜜餞、腌菜、奶酪、家庭餡餅等。

4.超加工食品:經多種加工過程製作的食品,且一般家中無法直接製成,通常會添加食品添加劑。常見的有冰激凌、巧克力、糖果、人造黃油、餅乾、起酥點心、能量飲料、乳飲料、果汁飲料、香腸、漢堡、方便麵等,都屬於超加工食品。

超加工食品與超重和肥胖、心臟代謝紊亂(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率升高有關,建議減少超加工食物的攝入。

7.減少含糖飲料和食品的攝入

減少含添加糖食品以及飲料的攝入。常見的添加糖有葡萄糖、蔗糖、玉米糖漿、蜂蜜、楓樹糖漿和濃縮果汁。添加糖一直與2型糖尿病、冠心病和超重的風險升高相關。

同時,低能量的甜味劑也 建議少攝入

8.減少鹽的攝入

做飯時少放鹽,沒有禁忌情況的一般成人可以用高鉀鹽替代普通鹽,有其他特殊疾病如腎功能異常,或者正在服用影響鉀離子排出的藥物等等特殊情況者,選鹽要遵醫囑,以免發生危險。

鹽是由氯化鈉組成的,每1克食鹽約含有400毫克鈉,一般成人每天鹽的限額是5克,相當於鈉的限額是2000毫克。購買加工食品時注意看營養成分表, 選擇少鹽的食品。

9.減少酒精的攝入

如果沒有飲酒習慣最好就別開始喝,如果喝酒儘量少喝。《2020年至2025年美國人飲食指南》建議女性每天不超過1杯,男性每天不超過2杯。

我國膳食指南建議男性女性成年人每日飲酒應該不超過酒精25克和15克。

換算成不同酒類,25克酒精相當於啤酒750ml,葡萄酒250ml,38°白酒75克,高度白酒50克;15克酒精相當於啤酒450ml,葡萄酒150ml,38°白酒50克,高度白酒30克。

10.無論在哪裡就餐都要遵循這些飲食習慣

美國心臟病協會說,這些建議適用於所有食品和飲料,無論是在哪裡準備、購買和消費的。

指南建議,健康飲食應該從早開始,並應該持續終生。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

於康教授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於康教授主持的健康科普平台【吃好每天三頓飯】,歡迎關注!

· END ·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

「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56c9b3726205affd94890cd6591811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