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媳婦本地郎》:康家不應該離開西關大屋,那裡的意義很重要

2023-03-26     維賽迪

原標題:《外來媳婦本地郎》:康家不應該離開西關大屋,那裡的意義很重要

關於《外來媳婦本地郎》的一些趣聞跟小知識點之前也寫過不少了,不過還有很多沒說的。

有童鞋可能會問,有這麼多的嗎?

是的,畢竟都出到4000多集了,時間跨度又長達20多年,即使是到二佬阿宗去世為止,那也有1000多集,如果算上旅館篇之前那就是2000多集,能寫的當然多了。

四川姑娘跟康家的緣分

眾所周知,康家的幾個兒媳婦都來自天南地北,不過有意思的是,四川姑娘總是跟老三阿耀有著各種剪不斷理還亂的糾葛。

最早在劉濤飾演的上海大小姐幸子還在康家的時候,兩個人去了一次同學聚會,然後有個叫錢大賽(粵語錢大曬諧音,「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的意思)的老同學因為暴富了,帶著一個川妹子,兩人一起向阿耀幸子各種炫耀。

於是回去以後幸子就很不忿了,勢要跟這個四川姑娘比個高下。

然後後來大家都知道了,劉濤因為發展需要離開了外劇,由錢瑩飾演的黃菲成了第二任三嫂,然後黃菲劇里設定正好就是四川姑娘。

看來幸子最後還是沒能斗得過川妹。

實際上,在幸子離開之後,黃菲出場之前,也有過一個四川姑娘追求阿耀,這位姑娘跟幸子一樣姓胡,而且很勤勞持家的,得到了康家整家人的認可,可惜的是阿耀不喜歡她所以最後就成了過客。

本地媳婦變成「外來」媳婦?

接上,第二任三嫂黃菲雖然設定上是來自四川的女孩,但身上可以說一點川味都沒有,沒有任何巴蜀女子的特點。

比如,幾個媳婦在劇里經常都會說到設定里的家鄉話,大嫂香蘭會講河南話,二嫂阿嬋會講潮汕話,四嫂黛安娜飆英文,即使是幸子也是經常把上海話掛在嘴邊的。

但黃菲自登場以來,說四川話的次數一隻手都能數得過來。

甚至,在劇里黃菲跟她媽媽談心的時候,用的也是普通話,於是就會出現一對四川母女聊天,媽媽講四川話,女兒講普通話的違和現象。

幾個媳婦也有過煮自己家鄉菜或特色菜,又或者是有一些集數是特地表現她們的家鄉元素的,但黃菲依然例外。

其實這是因為錢瑩是廣州人,所以當然不會四川話了,讓她去演繹四川元素什麼的難度也很高,但劇名都有說是「外來媳婦」,所以只能把黃菲設定成其他外省的,畢竟要這樣才符合主題。

其實,就從黃菲那一口流利的粵語跟各種行為來看,放在劇里看也是一個地道的廣州姑娘,只能說為了契合劇集,本地媳婦變成了「外來」媳婦了。

康家西關大屋的那些事兒

曾經看到過有人表示一定要找個機會去西關大屋那裡參觀一下。

可惜的是,他的想法是沒辦法實現的,因為外劇里的西關大屋,其實只是一個攝影棚,不是真實的房子。

這也是為什麼在劇集裡,經常可以看到康家閣樓的房間數量一直在變化,有時候只有一間,有時候又變成兩間,因為是攝影棚搭建的,所以實際上要多少間都沒問題。

但說句實話,當年追劇的時候,很多觀眾都以為康家的西關大屋是真實存在的,原因也很簡單,裡面太有生活氣息了。

不過,即使西關大屋只是個攝影棚,但它在大多數觀眾心裡的分量還是很重的。

因為它承載了觀眾們的美好回憶。

在這裡,光宗耀祖四兄弟從單身到成家立室。

在這裡,第三代孫子天庥從一個小孩子長大成人。

在這裡,有著普通百姓的居家日常,既溫馨又真實。

在這裡,二佬阿宗給觀眾們帶來了諸多歡笑。

在這裡,觀眾見證了整部劇集如何從無到有,再到輝煌乃至逐漸衰落的過程。

換句話說,觀眾對西關大屋是有感情的。

可惜的是,後來劇組因為各種原因,在1700多集的時候讓康家人搬離了西關大屋去了列家村。

只能說,這是劇組的失策,畢竟西關大屋對一直追劇的老觀眾來說意義很重要。

後來,在觀眾們又等了400多集,列家村篇結束,康家回到昌盛街的時候,西關大屋還是沒有回來,而是被改成了旅館。

這旅館是比以前的西關大屋要更大了,也可以「供得起」越來越多的角色,比如第三代總得要有自己的房間的。

但老觀眾粉絲們的美好回憶,也一去不復返了。

現實梗

早期的外劇里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編劇特別愛玩現實梗。

比如,劇里飾演大佬光的蘇志丹,跟飾演阿嬋的虎艷芬在現實里是一對夫妻。

針對這層關係編劇就在很多集的劇情里有意無意都提到了這點,比如閒聊的時候阿嬋表示,阿宗真的不如你啊大佬。

大佬光就問,那為何當初你不選我呢?

康伯喝醉酒說了一通胡話,作家聽一半不聽一半,然後去跟阿宗夫婦表示,阿宗你最好帶兒子天庥去照個相,看看他是跟你長得像還是跟阿光長得像。

阿嬋被籃球砸中得了間歇性失憶,阿光問她還記不記得自己是誰,阿嬋先是表示:

「當然記得,你是我老公。」

在大家都吃了一驚的時候,阿嬋又補上:「的大哥。」

等等。

又比如阿嬋的老爸老媽,是盧海潮跟盧秋萍飾演的,他們兩個都是粵劇名人,也會搭檔。

於是有些集數,開頭康伯康嬸就去看了他們粵劇回來,然後一通夸:

「那個盧秋萍,演技一流,唱功也一流!」

「還有那個盧海潮,演得太逗了。」

「但戲雖然好看,看完了卻不太舒服,那個盧海潮竟然逼著女兒出嫁。」

接著兩位親家馬上就來到康家了,他們來康家正好就是為了逼迫兒子貴元趕緊去娶老婆。

現實梗直接又跟劇情對上,可見編劇的用心程度值得豎起一個大拇指。

當然,除了這些以外,外劇還有更多有意思的趣聞跟知識點,那些就以後再說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40f91c8de717a1747dcd4a54e83fbc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