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家長認知:孩子不聽話,實行這三種懲罰方式,越多越好

2023-05-19     陪寶寶寫日記

原標題:顛覆家長認知:孩子不聽話,實行這三種懲罰方式,越多越好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以前那個乖巧聽話且懂事的孩子慢慢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頂嘴,吵架,甚至還有打鬧,於是當孩子不聽話時,家長的懲罰也應運而生了。

生活中出現最多的就是,孩子比較磨蹭,愛拖拉。

做作業磨磨蹭蹭的,半天才寫了幾行字,中間還動不動的就是喝水,上廁所,家長在一旁看得真是著急上火,吵也吵了,罵也罵了,卻沒什麼用。

於是你讓他再多抄一遍甚至再多寫一些,你覺得這樣就有效了嗎?

並沒有。孩子表現得更加不開心,憤怒,開始鬧脾氣,不理你。

很多家長這時就會認為,孩子的脾氣越來越大了,越來越不服管教,可真的是這樣嗎?難道懲罰也錯了?

不,懲罰沒有錯,只是懲罰的方式不對而已。

有些懲罰方式沒有用對,只會讓孩子變本加厲,因為他違背人的生理特性和情感因素,只會適得其反。

這裡和大家分享三個高知父母最常用的教育方法,保證非常管用。

第1個方法:罰跑步。

有些孩子整天沒什麼精神,從早上起床,就唉聲嘆氣,人也是懶洋洋的,上課精神不集中,一做作業就犯困。

也許家長罵也罵過,吼也吼過了,也嘗試過逼著孩子寫作業,更是在旁邊陪同,甚至也用了很多孩子喜歡的東西去誘惑他,可這些都沒用。

與其這樣,那就罰他去跑步吧。

也許你會說,這和學習沒有關係啊,這樣孩子就能有精神了?

其實這是和人的生理知識相關的,跑步,可以提高人的心肺功能,在跑步的過程當中,新鮮空氣的吸入,腎上腺素的分泌,都會讓孩子變得心情舒暢,氣血充盈,人也能更快地恢復精神。

心肺功能強了,呼吸更有力,精神自然也會好了,有了這些支持,孩子學習起來,頭腦就會特別地活躍。

也許你會說,那孩子不願意跑步怎麼辦?

這個時候就要發揮父母的陪同性了,試著和孩子一起去跑步,暫時將學習拋在一邊,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壓力。

剛開始面對孩子的抗拒時,可以用散步的方式解決,繼而將跑步的距離從300、500慢慢往上漲。

這樣的次數多了,孩子只要沒有精神或者情緒需要緩解的時候,他都會自發地去自發地去跑步,因為他明白,這種方式能夠幫助自己找回狀態。

這也是很多成年人都在使用的一種疏解方式,非常有用,父母可以去試試。

第2個方法:朗誦或唱歌。

不知道你們身邊有沒有這樣的孩子:

他們比較內向,話很少,見到陌生人就表現得非常害羞,不敢開口說話,甚至會躲到父母的背後,不敢在人多的地方開口講話,習慣,藏在角落,減少自己的存在感,更別提主動交朋友了。

這樣的孩子,你越是把它往前推,希望他外向一些,願意開口說話,可他卻越抗拒,越不敢。

也許家長都知道,這樣的孩子是因為不夠自信,害怕出錯被別人嘲笑,可哪怕找到原因了,一味地只是逼迫或進行勸解,效果都並不是很好,那到底該怎麼做呢?

建議父母可以懲罰孩子去進行朗誦。

朗誦的內容不要進行具體限制,可以是詩歌,課文,甚至是他喜歡的動漫里的台詞,哪怕是唱歌都行。

只要孩子願意開口,起碼就成功了一大半。

剛開始可以讓孩子就在家裡,甚至是在他自己的房間或者是洗澡的時候,都可以暢所欲言。

等孩子能在家長面前開口了,就可以鼓勵孩子在小區里或者班級里這種小範圍的地方,讓他逐步鍛鍊自己的膽量和自信,增加他開口的勇氣。

到了這一步,孩子都會變得比較自信且勇敢。

如果父母還想讓孩子更提升一步,變成社交達人,可以再找些人更多的地方,比如學校的舞台,很多老師孩子聚集的夏令營等等地方,鼓勵孩子勇敢地走上台去,在眾人面前進行表演。

不要在意孩子表現得是否優秀,重點是關注孩子膽量和勇氣的提升,只有當孩子逐步做到這些之後,他一定會充滿自信的。

當然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家長能以身作則,多陪伴孩子,陪著他一起練,不斷地給予他鼓勵和正確的引導,勢必能夠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當孩子害羞不夠自信,有些內向,千萬不要諷刺他,甚至強硬地逼他,這樣子會適得其反。

只有讓孩子敢於開口,找到張口的勇氣,才是邁向自信的第一步。

第3個方法:數呼吸。

有些孩子自持力特別差,注意力不夠集中,持久力也不夠。

就拿寫作業這件事情來說,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要上廁所,一會兒抓這裡撓撓那裡,哪怕是窗邊突然出現的一隻小鳥,也會讓孩子扭過頭去。

這些都是孩子無法專注的表現,家長越催,他就越煩,甚至情緒也會變得更暴躁,和父母對著干,這時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冷靜下來告訴自己,這樣做沒用,如果真的要罰他,就罰他什麼都不做,閉上眼睛,冷靜下來數自己的呼吸。

告訴他,如果你能連續不中斷地數到300,你就可以不做作業。

這種方式能鍛鍊人的定力,一旦有了定力,人就容易靜下來。

其實,這種方式是現在很多名校里都會用的這樣的一個訓練方式,快速且有效,也是被眾人推崇的一種方式。

家長不用擔心孩子能夠一下數到300,很多成年人,沒有經過長時間的訓練,都很難數到200的,更別提300了。

中間,他的思路會不斷被外界的事物或自己腦袋裡面天馬行空的想法所影響,繼而中斷,達不到連續完成的效果。

可如果孩子經過多次的鍛鍊之後,一旦能達到300這個數字,內心就會非常的平靜,也會變得更專注,大腦的功能也能開到最大,智慧就這樣產生了。

這種方法不僅可以用在作業上,有時當孩子比較煩躁,難以靜下心來時,這個方法也是非常有效的,不僅對孩子,大人使用效果也非常不錯。

生活中,孩子很多的問題,其實解決方法很簡單,有些看上去跟問題本身並不相關,但使用起來卻非常有效,這就是認知的問題。

只有父母認知對了,才能決定是否有結果,如果認知是錯的,那學了再多的方法也是沒有用。

作者:等風來
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左手執筆右手帶娃,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內心也要擁有自己嚮往的詩和遠方,關注我,持續給您提供更多育兒乾貨。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3a2d977e76462f5bb7bccb0894c3d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