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寒門女孩」,雖生活在三代藝術之家,童年卻因債主上門,大年三十貓在柜子里不敢吱聲。
她是第一個「因丑被網暴」過的影后,被稱為「長了一張驢臉」,卻在30歲因《驢得水》大火,35歲打敗一眾演藝圈美人,獲得華表獎優秀女演員稱號。
她是最有「內秀」的女演員之一:會鋼琴、曲藝、口技,自己寫歌12首,首首廣為傳唱,自然溫和的聲音被觀眾盛讚「老上海留聲機」,王菲也感動落淚。
她是最執著的女演員之一:一部話劇演了200多場才走上大銀幕。演技曾被憨豆先生大加讚賞,自己卻不追求大紅大紫,她說:
「知名可以,出名就算了。演員不演戲的時候,就要把自己藏起來……有酒有肉有朋友,我對現在的自己完全滿意。」
她的追求很像古代文人,「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她叫任素汐。
說任素汐是「寒門」並不誇張。在古代,寒門指家道中落的士族。任素汐祖上三代都從事藝術,父親是二胡演員、母親是手風琴老師,姐姐曾是舞蹈演員。
雖然父親後來為生活所迫改了行,但任素汐的藝術根基很牢:從小就有曲藝和樂器天賦。
父親對這個二女兒從事藝術有多支持?
患癌需要化療,他對母親說「病都這樣了,就別花錢了,給她買架鋼琴吧!」
愛是相互的,任素汐當然沒有買鋼琴,一家人傾家蕩產給父親治病。
上高中的任素汐,不得不申請貧困生補助金,交伙食費住在鄰居家。
為了不被人趕走,她扛著米麵求鄰居說:
「我不白吃白喝,我什麼都能做,能不能讓我多住些日子?」
過年的時候,債主上門了,任素汐和母親不敢吱聲,關了燈躲在屋子裡、柜子里……
寒門出貴子,17歲時,任素汐為家裡帶來喜訊,他考上了中戲導演專業。
還沒畢業,她就跟著師哥師姐到小劇場演話劇賺生活費,為了掙300元一場的演出費。
為了趕演出時間,她常跟著公交車後面跑,求人家等一下。
經過小劇場的鍛鍊,任素汐的演技日臻成熟,她在中戲期間參加比賽,一人獲最佳舞美、最佳燈光、最佳演員三項獎。
任素汐長得不漂亮,但她能吃苦、有激情、才藝突出,發現她才華的編劇、導演越來越多。
比如《驢得水》的導演(也是他的老師)周申說:「任素汐(表演)已經開竅了」。史航則評價她:「任素汐這種(才華突出的演員),任何同齡演員都不會願意直面她。」
任素汐從來不說自己被網暴過,但大家幾乎都看到過罵她丑的言論。
「她長得像驢!」「她長得像個女的……」「她長得好像馮鞏。」「任素汐真的太醜了!」
的確,任素汐在女演員中,長相算「中下等」,家境也如是。可奇怪的是,任素汐面對自己的長相、家境,從不自卑。
雖然說必須自己養活自己,但她從沒放低過從藝的標準。
她沒有過度打工,也不演電視劇,而是日復一日地堅持演話劇,一演就是10年。
雖然現實條件不支持她考研,但她的理論水平並不低於研究生。因為這10年中她大多數時間都在排練場度過,或泡圖書館和書店,學習表演理論的書。她說:
「排練場、劇場、家,這個三點一線是對我最高的評價。」
「我沒有私人時間,也沒有別的愛好,我的時間都在排練場用完了。」
這裡說的排練場,不只是話劇舞台的排練場,還包括「現實中體驗生活」。
《無名之輩》上映後,任素汐被贊「她像一個真的高位截癱的人」。
當「眼鏡」想把她放在梯子上,馬嘉旗那種感知不到自己的手和腳在哪裡的肢體動作,太真實了!
演《親愛的小孩》後,觀眾說,任素汐拍的簡直像紀錄片,看個劇倒像自己經歷了一場生育……
殊不知,她是怎麼「體驗生活」的。
演《無名之輩》前,她去「纏磨」一位高位截癱的老人,雖然她承諾自己絕不詢問隱私,但老人從頭到腳都拒絕。任素汐只好默默地陪在老人身邊,甘願當半個陪護,來觀察她的一舉一動。
幾天下來,她悟到兩個關鍵信息——
身體上,她訓練自己數個小時一動不動,讓身體發麻喪失知覺,然後再站立。
精神上,她悟到癱瘓到絕望的人一定會「毒舌」,所以罵人要尖銳,罵到爽!
這兩個關鍵性特點,讓馬嘉旗脫穎而出。
演《親愛的小孩》前,她則寫了一百多個問題提綱,調查生過孩子的媽媽們,那些問題細緻到不正常——分娩過程中最疼的時刻是什麼,是撕裂的疼還是什麼疼。生完孩子後用什麼姿勢走路。看見身體變形是什麼感受,開心多一點還是怨懟多一點……
演到孩子生病,任素汐把童年時父親患癌去世的難受「乾坤大挪移」過來,讓自己長期停留在那「最痛苦瞬間」……
任素汐是「體驗派演員」,正像她自己評價自己的:
「我其實沒啥技術,全靠真的信這個事。」
百科上這樣介紹「體驗派」演員的特點:
「一面勤於感受,一面像騎師駕馭烈馬似地引導、控制自己……」
「和角色完全一樣合乎邏輯地,像活生生的人,那樣去思想、希望、企求……」
也就是說,任素汐演一次癱瘓、生育,她的心理上就要真的歷經一次癱瘓和生育。
她演過200多次「張一曼」,就體驗過200多次張一曼當「BIAO子」的痛苦,這就是演小人物的體驗派演員的宿命」。
張一曼,一個為了學校「睡服」當權者的女老師,成功拯救了學校後,卻被倫理道德唾棄和鄙視。
有人問過任素汐演張一曼是什麼感受?她說:
「我演一次,就死一次。」
任素汐靠和角色靈魂交換來演戲,她的感染力太強,以至於憨豆先生看了她的表演也忍不住落淚。
或者某些人在某個年紀早就不再聽新歌了,但這幾首新歌,相信你一定聽過:
《胡廣生》:「你認得我嗎,跟我說那麼多句……」(寫詞+演唱)
《王招君》:「你看花兒多紅啊,笑話一般散落地上,你看世間朗朗有光照,留了樹蔭送我乘涼……」(作詞作曲演唱)
《荒原》:「哪有詩人啊哪有鹿,哪有柴火通明……」(作詞作曲演唱)
據說,《胡廣生》是當初導演為了省錢,讓任素汐隨便唱的,但沒想到,這歌竟然有4億人聽!這個數據簡直讓專業歌手們感到羞愧。
任素汐的歌和她的演技一樣,是「體驗派」——嗓音特有一種自然、慵懶,慵懶中又帶著倔強和堅強,能瞬間把聽者拉入歌聲里,去跟她一起體驗情感。
任素汐唱歌,一開始還有人認為她在「玩票」,可是當她出的18首歌12首都大火,改編的《時光機》讓王菲落淚……再沒有人敢小覷她的前途。
盼望任素汐出新歌的網友,簡直盼出了「洛陽紙貴」的感覺。甚至有人說,她的聲音比張碧晨更接地氣。
第十八屆中國電影華表獎,獲得「影后」的任素汐獲獎感言很有意思:
一、「我知道有50%的幾率,但沒想到是我。早知道我就造造型了,穿得黑得乎的。」
二、「感謝我最親愛的張譯大哥,你今年沒給我把脈,以後別把了,不把我就中。」
三、「這麼重的一個獎,是對我職業生涯的莫大鼓勵。以後我用更好的作品回報這個獎項……祝福中國電影!」
這三句話,第一句是任素汐「真實」的狀態。
「真實」是任素汐的人生第一準則(而非成功)。她曾說過:
「我覺得人的魅力就是真實,任何添油加醋、故意的都不自在。」
這一句「50%哲學」,體現了她的骨子裡的自在。
第二句,嘲諷。
嘲諷自己的緋聞,及一切針對自己的惡意。
面對中傷,任素汐是向來喜歡自嘲的。
當年有人說她長得像「驢」時,她哈哈一笑誠懇地說:
「30歲了,長相不能改了,也不能困擾我了。但你們不要因為我丑,就不看我們的電影,我們的電影很好看的。」
第三句,是實實在在的感恩。
就像徐崢曾鼓勵她的一句話:「任素汐,好演員的春天到了。」
當下的確是好演員的春天,觀眾開始甄別「浮躁的工業化產品」和「藝術」之區別,更能看懂明星和演員的不同。
所以,不好看又「君子固窮」的任素汐感恩:感恩這個時代給她的機會,能讓她「事業溫飽」,名氣不大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