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期待的「姐狗」題材熱門劇《愛情而已》終於播出了,而且上星CCTV8。
播出之前,無數網友表示光是看片花就表示cp感滿滿十分期待了,但播出之後,雖然營銷力度很大,收視卻節節敗退,酷雲日平均收視一度跌破0.9,
以至於不少網友又開始總結:
——就說過觀眾不吃「姐弟戀」!
——雖然網上呼聲很高,可這個題材就是沒市場!
這倒不只是因為《愛情而已》這一部姐弟戀題材收視撲街,而是,在此之前,也有好幾部大家看好的姐狗劇,表現不如預期、甚至被廣為吐槽的,尤其是,這些劇還涵蓋了各種類型的「姐狗」搭配,比如:
楊冪許凱的《愛的二八定律》,美艷女強人+溫軟小奶狗,嚴格來說也不能算撲,但播出時鋪天蓋地都是嘲楊冪油膩堪比女版張翰;
金晨王安宇的《熾道》,弟弟是運動員小狼狗,但播出來也是都在嘲,嘲王安宇油膩,兩人在一起時那個觀感,仿佛是一位偉大母親在照顧智障兒子;
江疏影彭昱暢的《女士的法則》,也是男主被嘲,年紀輕輕卻身材儀態要什麼沒什麼總之不像弟弟像老頭兒,怎麼看怎麼不搭。
楊穎賴冠霖的《愛情應該有的樣子》,別提了,冷門到嘲都沒人嘲,我一點都沒看過也完全不知道講的啥,這兩年大家提起大寶貝,關鍵詞都是「資源降級」。
如今,周雨彤吳磊的《愛情而已》,知性社畜姐姐+青春洋溢運動員弟弟,兩人都遇到低谷然後雙向救贖互相治癒。
看上去,好像真的都不太行。
就更別提,蔣雯麗和明道最近那部被嘲出圈的《轉角之戀》了,叉出去叉出去,這部不在網友設想的「姐狗」範圍之內!
所以,是因為社會主流對愛情與婚姻的期待依然是「男大女小」、所以大部分觀眾不愛看姐弟戀嗎?
是不是資本押錯了寶,看到這幾年女性覺醒、不再盲目地崇拜比自己大的老男人,看到現在的情形是女少男多、女性結婚年齡越來越晚,所以覺得「姐弟戀」是可以解決現實問題的辦法、從而藝術來源於現實呢?
去年還有網友盤點過「姐狗101」,除了已經播出這些,還有好幾部呢,剩下那些到底還要不要繼續期待了?
於是現在,網友開始紛紛探討,「姐弟戀」的重點,究竟在哪裡?
重點是要女強男弱?還是女強男更強?
重點是姐姐要搞事業夠給力,還是要弟弟足夠帥足夠蘇?亦或是cp感最重要?
近年來姐弟戀題材最成功的參考對象,是三年前宋茜宋威龍的《下一站,是幸福》,在此之後,就沒有成功的姐狗劇了。
當初演《鳳囚凰》時硬是憑藉一己之力將容止拉下了古言男主神壇的宋威龍,卻憑藉元宋一角大翻身,讓人大讚又帥又蘇,和宋茜cp感滿滿。
是真的,這部劇我雖然沒看完,但是到現在哪怕只是看劇照都會覺得很心動。
後來播出這幾部姐弟戀,女主其實並未比宋茜差很多,但男主,確實少有宋威龍這種,既能從年齡上看出是年下、但卻又充滿性張力與安全感的弟弟。
這很玄學,因為宋威龍是公認的演技差,但卻一點都沒有影響到蘇感和cp感,甚至與五官是否精緻也關係不大,重點是身材比例所營造出來的那種氛圍感。(宋威龍是真沒什麼粉絲啊,《下一站是幸福》劇照太少了,不得不從《以家人之名》的相冊里拿張劇照來用)
比如許凱,帥則帥矣,但看上去卻像是個性冷淡的Beta——我最近發現,用ABO理論來解釋演員氣質確實還挺有趣的,真正能吸引人的演員基本都是Alpha和Omega,Beta太隱身體質了,很難吸粉;AO之間,脆弱感強烈的Omega又比攻擊性強烈的Alpha更吸粉,最吸引人的則是裝A的O,哈哈哈扯遠了。
唯一能望其項背的,只有長大成人的吳磊,畢竟之前那組與火烈鳥」接吻「的動圖也讓不少姐姐驚呼過:三石弟弟長大了!
他這段時間的營銷方向,也全是各種吻戲,簡直在熱搜上從早吻到晚,仿佛是(再次)昭告天下三石弟弟長大了。
但《愛情而已》里的吳磊,卻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帥,素顏出鏡進一步暴露了他「猴戲長相」的面部缺陷,不能說不帥,只能說是很挑角度的帥哥。
更重要的還是前文所說的身材比例,他個子很高,平時熱愛運動練得肌肉也很好,但,至少就我而言,我喜歡的是宋威龍那種非常板正的身材,而非吳磊這種隔著衣服都能看出斜方肌的身材,再加上,去年看《星漢燦爛》時,我就已經發現他站立時肢體總是很不舒緩,有種硬拗的僵硬感。
不過,雖然他現偶里的表現比不上宋威龍,但也不至於就是說非常差。
《愛情而已》的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
我看了幾集,不難看,甚至,女主梁友安的處境和心態,應該會讓很多人都心有戚戚焉,編劇是寫過《三十而已》的張英姬,很擅長塑造女性角色。
可以肯定,女主沒問題,無論是演員的外形和表演,還是角色人設。
在我看來,男主的問題更大一點,主要是人設,作為姐弟戀中相對較少被社會摧殘、所以應該更富有朝氣的一方,這部劇里的弟弟宋三川,卻帶著一種與年齡不符的頹喪和得過且過。
老實說,除了在武俠世界裡厭倦紛爭渴望隱居的男主之外,我非常不喜歡沒有事業心、對人生毫無規劃和想法的男性,尤其是在離我們的生活非常近的現代劇里。
宋三川因為母親的離去,所以有了心結,比賽時一到比分18時就完蛋,雖然我覺得這心結挺扯的,但是看到有人說有現實依據、運動員的心態本來就很重要,於是也懶得掰扯了,但是,我受不了年富力強的他就這樣接受現實而不做努力、總要人推著往前走,甚至還動不動就對養大自己的繼父一臉憤世嫉俗。
要說叛逆期,22歲也該早就過叛逆期了吧。
當然,我理解編劇這樣設置是為了推動劇情,是為了讓男女主互相救贖共同成長,但……
還是忍不住吐槽這樣的男主。
但說起來,這跟姐弟戀又有什麼關係呢?
這樣的男主,無論他的另一半,是姐姐還是妹妹,我都很難欣賞。
不過,個人審美取向不同,重點並不是我是否欣賞,而是,我想說,很多時候,大家都把「題材」看得太重要了,以為題材真的就能決定一切。
年下的cp感重要,難道年上的cp感就不重要了嗎?
無論什麼樣的偶像劇,大家都喜歡看男帥女美劇情流暢啊。
就好像,穿越劇火了,大家就都去拍穿越劇,耽改劇火了,大家就都去拍耽改劇,仙俠劇火了,大家就都去拍仙俠劇……但除非是某一領域內第一個吃螃蟹的,否則大家比的,還是老生常談的那些硬實力:劇情,演員,等等等等。
而最終是爆是撲,也是綜合實力的比拼。
甚至,就好比金庸的作品,都是武俠,這可真的是同題材了吧,甚至同一本書同一個故事,被翻拍了無數次,為什麼就有的很火有的撲街呢?
即便【主體劇情】相同,【故事的講述手法】是倒敘還是插敘、【節奏】是快是慢,也都會有不同,即便是【同一個場景】,【導演的運鏡方式】、【演員的表現形式】甚至是【服化道的風格】,也都會完全不同。
比起題材來,這些似乎都是「小事」,可恰恰正是這些所有的小事,直接影響觀眾的觀感、決定了他們願不願意繼續看下去。
畢竟,絕大多數觀眾,除了特別喜歡或者徹底拉進黑名單的題材(比如說膽小的我從來不看恐怖片),平時追劇,也只是看好不好看而已,偶像劇就更不必分得那麼細了,管什麼姐弟戀兄妹戀 ,關鍵還是好不好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