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築構件:柱

2023-06-28     歷史百家匯

原標題:中國古建築構件:柱

柱俗稱「柱子」,是抬梁式、穿斗式、干闌式等構架形式不可缺少的部分,木構建築體系主要承重構件。「柱」,又稱「楹」,《說文》曰:「楹,柱也」,起源於「構木為巢」時期的樹幹,隨著建築規模的擴大與功能的豐富,「柱子」的作用和位置,發生了更多的變化。據其位置,可分為檐柱、金柱、廊柱、山柱等;依其作用包括梁架上的短柱子類和梁架以下的承重長柱子類等。

柱高與柱徑的比例,如唐遼時期為9:1或8:1,宋金元時期的內柱,嬗變為11:1至14:1的修長比例,明清多為10:1等。「柱子」下部的柱櫍發現於殷商遺址,宋元以前廣泛使用,至明清時期則只留遺蹟。「柱」生起在宋《營造法式》中有規定,並成為元以前建築的普遍做法,明清時期則棄之不用。元以前的建築「柱」側腳突出,明清則不明顯。

古建築中的柱按照不同分類方式分類,可以有很多種,本文從柱的功能及所在位置介紹幾種古建築中用到的柱。

建築平面圖上的幾種柱

檐柱

《清式營造則例》稱之為「承支屋檐之柱」「檐柱」處在單體建築的最外四周,是構成古建築圍護結構的基本構件,也是構成屋頂梁架的前端構件。

「檐柱」的變化是建築時代特徵的實物證明,如秦漢時期的柱子粗壯有力;南北朝時期的柱子開始增高,但仍留秦漢遺風;唐宋的柱子粗細符合建築結構特點,更趨理性化和規範化;早期柱子上有卷剎,明清柱子沒有卷剎,是區別早期建築的重要特徵;現存建築柱子多為圓柱,南北朝以前多使用八角柱、六角柱等形狀的柱子。木材是「檐柱」的主要材料,但用石材用作檐柱的,在山西地區的山區有不少的發現。宋《營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對「檐柱」的製作有具體的規定。如清大式「檐柱」高為60鬥口,直徑6鬥口。

金柱

《清式營造則例》稱:「在柱一周以內但不在縱中線上之柱」。宋《營造法式》則稱這種柱子為殿身內柱,有廊柱時「金柱」也在檐柱的位置,清式稱為「外金柱」或「檐柱」,殿內金柱稱為「內金柱」。

「金柱」在抬梁式結構中,起著支撐和傳遞大梁荷載的作用;在穿斗式結構中,則肩負著既連結橫向構件,又承載屋頂重量的雙重任務。「金柱」的細部做法,也體現了建築的時代風格,與檐柱不同的重要之處,是「金柱」在遼宋時期一改唐以前與檐柱等高做法,而普遍高於檐柱,直至明清兩代,大型古建築的「金柱」高於檐柱的做法盛行。清工部《工程做法》規定了「金柱」的規格和尺寸。如清大式「金柱」高60鬥口另加廊步五舉,直徑6.6鬥口。

角柱

通常有兩種解釋。一、特指方形斷面的石制構件,處在台基的轉角處,用於支頂台基上的角石,保護台基轉角處不受損壞。「角柱」有雕刻和素平兩種做法。宋《營造法式》記載的剔地起突雲龍和壓地隱起華等,是宋式建築「角柱」的主要形式。二、一般俗稱的木製「角柱」。由於木製「角柱」安置在建築台基轉角處的檐柱位置,故又稱「角柱」和「廊角柱」傳統的古建築多規劃為方形平面,而方形布局則是「角柱」產生的直接原因。唐以後圓形木製「角柱」盛行,之前多用八角或六角柱。轉角處的石制柱子,習慣上也歸入「角柱」。

山柱

即位於山牆內的柱子的統稱。狹義的「山柱」,僅指位於硬山或懸山山牆的排山柱。由於「山柱」基本為不露明做法,因此,大致有兩種情況,一、「山柱」封閉於牆體之內,柱底處多開有「透風」,以防山柱糟朽:二、有些小型建築,處於節約目的,「山柱」多採用墩接製作或磚石墊高方法。「山柱」徑以金柱徑加一寸確定,「山柱」總高按檐柱高一分,再按步架加舉高,再加十分之六柱徑的水平高度和二分之一的桁徑的桁碗高度所得。

中柱

位於室內中央,其頂端直接承托脊桁,在所有柱子中是最高的。「中柱」的作用是將室內空間,均衡分成前後兩部分。根據「中柱」使用情況,基本上分為三種類型,一、位於山面,各開間間縫不設此柱,多見於抬梁式結構;二、典型的中柱布列,即各間間縫均設此柱,主要為屋宇門梁架;三、普遍使用於穿斗式梁架的「中柱」。最早的「中柱」應首推西安半坡氏族穴居中間的柱子。

垂柱

即懸於梁架之上,向下垂懸的木柱。其特點是不落地,因此,不具荷載作用。「垂柱」既是梁架的聯繫構件,又是建築裝飾的藝術作品。「垂柱」斷面有方形、圓形、多邊形不等,下端柱頭或雕刻花瓣,或為鏤空繡球,或做成多面體,故又稱「垂花柱」,因多見倒懸的蓮花形式,故又有「垂蓮柱」之稱,是明清時期民居院門中十分常見的柱子形式。

梭柱

為承重柱子的一種形式,斷面圓形,因其柱子的上端與下端均向內收進,形成上下卷剎,外形酷似古代織布的梭子,故名曰「梭柱」。此種做法最早可見於河北定興北齊的義慈惠石柱,「梭柱」在北方的唐以後的建築中幾乎絕跡,但南方五代時期的福州華林寺仍使用「梭柱」,說明這一古老的做法,極可能源於江南。

宋《營造法式》中規定了「梭柱」的具體尺寸,如:將柱子分為三部分,柱子上端的三分之一處,開始向上卷剎下部不施卷剎,這是宋式的「梭柱」區別於早期「梭柱」的重要特徵。「梭柱」在宋元時期,漸漸成為僅在柱頭微有卷剎的直柱。唐以前柱子直接承托櫨斗,而且柱子較後世粗大,為了求得櫨斗底面與柱頭頂面的大小一致,上細中粗的「梭柱」做法因此出現。

雷公柱

一、根據現存古建築梁架構造,「雷公柱」的使用,普遍見於廡殿頂和攢尖亭梁架,此構件有圓柱、八角柱和方柱等形式,是隨著結構的演變出現的。為了營造廡殿頂垂脊的弧線,在三架梁外側設太平梁做推山,「雷公柱」置於太平樑上,起支托桁架和正吻的作用。

二、攢尖亭中心頂部懸掛的「雷公柱」,最早似乎是立於地面的通長柱子,此式「雷公柱」與前述「雷公柱」的作用完全不同。

簇梁與大角梁圍繞「雷公柱」,形成水平網架,倒懸的柱頭做成垂花形。但此時的「雷公柱」只起平衡作用,用於亭子的「雷公柱」,其懸掛的穩定性原理,在國外也被吸收運用,如在日本江戶時代的法華經寺中,塔心柱與墊石留有一定的空隙。

在中國古建築發展史上,「柱子」被賦予許多政治色彩和文化內涵,如古代的中柱具有標誌性;柱子上的油飾表現一定的社會地位,「柱子」所構成的維護結構,是中國古建築的突出成就,所謂「牆倒屋不塌」,即反映了「柱子」的作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005c0c13633b167216346406d944b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