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於1989年的維維豆奶,幾乎承載了一代人的記憶。曾經家喻戶曉的那句「維維豆奶,歡樂開懷」也助力公司成為國內最大的豆奶企業。1992年維維集團正式組建,到了2000年公司旗下維維食品飲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維維股份,股票代碼:600300)正式登陸資本市場。
如今,登陸A股已經20年的維維股份,似乎一直在原地徘徊。回顧1998年至2000年的三年間,維維股份分別實現凈利潤為1.05億、1.10億元、1.04億元,在當時,能夠實現過億元的利潤,對於大部分企業來說都是遙不可及的。
古言「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維維股份徹底詮釋了這句話的含義。根據近三年的財報顯示,維維股份在2017年至2019年間,公司實現凈利潤分別只有9151.17萬元、5966.98萬元、7292.60萬元,完全落後於20年前的盈利能力。而進入新世紀後,國內各行業高速發展,維維股份在前進卻又停滯不前。
「少年」維維:也曾風光無限好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誕生於「中華九州之一」徐州的維維豆奶,仿佛從走向市場的第一天起,就在消費者留下了溫馨、品質、實惠的等標籤,而維維也在此時把握住發展機遇,從家鄉出發並迅速打開了全國市場。
1992年,也就是維維集團成立的同年,公司正式開啟了引進外資戰略,全力打造民族工業品牌的布局。公司首先引入德國康泰國際貿易有限公司200萬美金的投資,共同成立了中德合資維維康泰爾食品飲料股份有限公司,當時德國公司占股25%,維維則控股75%。
第二年,維維又先後引入了香港、美國、加拿大等共計2億多資金,並組建了徐州維維食品飲料有限公司,這為公司在之後的幾年發展提供有力的推動。自此,維維也成為國內食品行業最具價值的品牌企業之一。
到了1998年,維維又進一步引進華潤香港五豐行作為戰略合作夥伴,在不斷湧入的資本推動下,公司於2000年6月正式在上海掛牌上市。而在成功募集資金達到了10餘億元後,公司先後建立了32個豆奶粉生產基地,15個牛奶加工基地,28個商貿公司。
與此同時,維維股份還不斷加大廣告的宣傳,特別是在電視廣告投入方面,從地方衛視到中央電視台,只要看電視無論在哪個頻道都能看到維維豆奶的廣告,一時間大江南北,無論走到何處,無論老人還兒童都能朗朗上口的說上那句「維維豆奶,歡樂開懷」的廣告語。
在一系列的操作之後,不僅讓維維豆奶成為了中國馳名品牌,還大幅提升了公司市場份額以及帶來的巨大收益。從數據對比來看,2000年上市的維維股份,當年營收為9.28億元,但短短五年之後,也就是在2006年時營收已經突破了34億元,超過了上市同年營收的3倍。
從產品誕生到營收超過30億,維維股份在10餘年的時間裡就成功實現了資本的追捧、市場的認可以及家鄉人的驕傲,此時的維維股份可謂是名利雙收,風光無限好。
「青年」維維:不再是純粹的豆奶
然而,無限風光的背後總是有不為人知的痛苦。維維股份也不例外,在靚麗的營收數據背後,公司的主營業務帶來的利潤始終沒有質的變化。2015年至2017年的三年間,維維股份平均實現營業收入在30億元之上,而這三年分別實現凈利潤只有9123.19萬元、7107.59萬元和8562.96萬元,遠遠低於了公司上市前的利潤。
為了提升業績,維維股份最終在糾葛中開始多元化的坎坷之路。在先進軍乳業以及引入日本製藥企業之後,在2006年以8000萬元價格成功收購了江蘇雙溝酒業股份有限公司38.27%股份,並成為第一大股東。而成功收購江蘇四大名酒之一的雙溝酒業之後,維維股份此舉在當時受到市場廣泛的認可。
事實證明,收購雙溝酒業的此舉也為公司帶來的生死的轉折點。2008年9月21日,因使用嬰幼兒奶粉而接受門診治療諮詢且已康復的嬰幼兒累計39965人,正在住院的有12892人,此前已治癒出院1579人,死亡4人。這就是當時震驚國內的三聚氰胺事件,而該事件引起國人空前的對乳製品安全的擔憂。
此時,國內乳製品企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而作為公司明星產品的維維豆奶也受到了巨大影響,銷量大幅縮水。從2009年的業績可以看出,維維股份扣非後凈利潤直接虧損超過5500萬元,這也是公司上市以來首次出現扣非凈利潤虧損。
不過在2009年,維維股份雖然扣非凈利潤出現大幅虧損,但公司同年的凈利潤卻實現了2.20億元,這不僅創下歷史新高,成為了公司上市20年中最為高光的時刻。據覽富財經了解,維維股份之所以在2009年能夠實現巨大的利潤反差,還要歸功於雙溝酒業。
2009年9月8日,維維股份與宿遷國豐簽署《江蘇雙溝酒業股份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協議》,公司將持有的雙溝股份40.6%股權以3.98億元轉讓給宿遷國豐。也就是說,3年前公司以8000千萬收購的股份此時已3.98億元出售,這不僅讓維維股份在多元化的布局中嘗到甜頭,還在公司危難之際提供了有力保障,這也就是為何在2019年虧損的情況下實現2.20億元利潤的原因。
福禍相惜,在嘗到甜頭的維維股份,便開啟了肆無忌憚的多元化之路。據覽富財經了解,維維股份先後共涉及產業包括房地產、白酒、醫藥、茶葉、金融等。令人關注的是,維維股份在2011年居然還布局過煤炭產業,還與中信集團合作成立了礦業公司。
也就是說,曾經消費者在聽到維維必定想到的是豆奶,而在多元化戰略下,在提到維維時那就不一定是指豆奶,也有可能是指白酒、藥品、茶葉、煤炭,更有可能是某個礦廠。然而,維維眾多產業的布局也並未改變原有業績的提升,反而讓消費者覺得曾經的維維豆奶已經沒有了當初的純粹。
「中年」維維:總有一股油膩的味道
隨著跨界的產業越來越多,維維股份的載體似乎也越來越大。2011年至2013年開始,維維股份營收連續3年營業收入突破50億元,其中在2012年時更是突破突破58億元,創下至今以來的歷史新高。
然而,創業30餘年,上市也已經20年的維維股份,增收不增利的狀況依舊存在,而公司在2009年出讓雙溝酒業實現的利潤高點始終未能突破。縱觀公司近5年的利潤表來看,維維股份只有在2015年度事項凈利潤突破1億元,而同年營收與其他4年相比是最少的一年,只有38.88億元。
對於利潤不增長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在2018年,維維股份實現營收達到50.33億元,實現凈利潤卻只有5966.98萬元,而扣非凈利潤更是直接虧損了2875.99萬元。令人吃驚的是,維維股份在對上交所回復函中指出,2018年公司投資了股票和期貨所致。
其中,公司在股票投資直接虧損了2883.66萬元。另外,由於股票投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金額為-5735.3萬元,即股票買賣及公允價值變動事項對其損益的影響金額為-8618.96萬元。
除了經營之外,維維股份的管理也是問題百出。2019年11月底,上交所的一紙公告將維維股份董秘「未能勤勉盡責」及公司「斥巨資炒股」的行為暴露於公眾眼前。上交所指出,孟召永作為信息披露事務具體負責人,未勤勉盡責,對公司的違規行為負有責任。
據了解,已擔任維維股份董事會秘書9年的孟召永,並非是第一次被監管部門點名。在2017年,孟召永曾因2016年年報業務概要及經營情況披露不完整、未按規定披露相關行業經營性信息、未及時披露業績承諾補償事項進展等,被上交所通報批評。
如果說上述事件只是公司的經營管理出現問題,那麼在2020年5月6日的一則《調查通知書》則把維維股份推上了輿論的風口之上。當日晚間,維維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通知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有關規定,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
目前,維維股份被立案調查的具體原因尚不明確,但此次突如其來的利空也並非無端可尋。今年3月中旬,維維股份擬以1.8億元從維維集團關聯方購買房產作為搬遷後的總部辦公樓,溢價超過了30%。緊隨其後,上交所便對公司發出問詢,要求補充說明給出較大評估溢價的公允性及本次交易的必要性、合理性。
而在延期回復問詢函之後,3月25日維維股份坦誠,集團在去年前三季度確實曾應急性短期違規占用公司資金累計9.44億元用於償還銀行貸款,並稱系上市公司財務負責人未經履行內部決策和審議程序,直接和集團財務總監協商進行資金往來。
對此,維維股份的審計機構在2019年內審計報告中指出,公司違反相關規定,未就關聯資金拆借行為履行董事會、股東大會等決策程序,未按要求對關聯資金拆借事項及時履行信息披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LcDXIBnkjnB-0z_ma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