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我能從一檔綜藝里學到真材實料

2020-02-28     第十放映室

《歌手:當打之年》不久前在湖南衛視轟轟烈烈的登場了。

《我是歌手》辦到第六季,華語樂壇叫得出名字的歌手輪流上了個遍。

華晨宇、毛不易、周深這次幾位新生代歌手的登場無疑為這款已經播到第六季的長壽綜藝增添了點生機。

熱搜沒少上,話題沒少吵。


可《泡沫》《九兒》這樣出圈的歌卻是真沒有了。

失去了真正立足的根本——歌,曾經的爆款綜藝也不出意料的在豆瓣「榮獲」了6.1的高分。


從2015年第一季《我是歌手》到2020年《歌手:當打之年》,7.9分到6.1分的大跳水揭露的是綜藝市場的一個怎麼也逃不了避不開的話題——

一代不如一代。

就連口碑好熱度高的《明星大偵探》也逃不過這樣的魔咒,從第四季開始緩緩的走起了下坡路。

然而,卻有一檔綜藝,不聲不響,播到第六季,以豆瓣評分最高分9.6分,最低分8.7分,在一眾季播綜藝中仍保持著超高水準,獨占鰲頭。

它就是《非正式會談》

近期,《非正式會談》第六季終於開播。


抱上了B站的大腿,常年陷入停播風波的非正順順噹噹的走上了花路。

回顧《非正》一路走來的歷程,卻實屬不易。

不像《歌手》與《明星大偵探》出身於閃亮亮的芒果台,又有著自帶流量的主持人和嘉賓。

出生於二線衛視台的《非正式會談》一開始是真的沒有關注沒有流量。

沒有流量也就意味著沒有贊助,沒有贊助也就意味著——

《非正式會談》就差,不,是真的把「窮」字打在公屏上了。

隔壁節目大手一揮搭實景,《非正》連唯一常用道具桌子都是劃痕,一塊桌布用了三四季;

隔壁節目每期造型精緻華麗,《非正》只能一件衣服幾個嘉賓換著穿;

隔壁節目遊戲里的獎品是金條,《非正》只出的起地鐵卡。

如果能像現象級網劇《太子妃升職記》一樣把「窮」字當成招牌好好宣傳一番,說不定會得到不少關注。

可悲慘的是,《非正》連營銷的錢都出不起。

上熱搜要不是因為資金問題要停播了,要不就全靠蹭。

伊朗代表華波波在《親愛的熱愛的》里扮演K&K俱樂部老闆之一上了熱搜。

第一件事就是帶上了#非正式會談#的tag,抱著「蹭到就是賺到」的心情好好地抱了一回《親愛的熱愛的》的大腿。

也讓不少人了解到了《非正式會談》這個節目。

01

《非正式會談》作為一檔文化談話類綜藝,將來自不同國家的代表請到一起,交流各國的人文地理小知識,引導不同文化背景的代表們提出對一些社會現象,社會問題的看法。


純談話類綜藝,再加上嘉賓是一些「不受控制」的外國人,對於主持人的要求必然不低,《非正》的主持團隊配置,不是最有名,卻是最合適。

會長大左,控場能力一流,cue起流程來行雲流水,從不拖沓。

伊朗代表華波波性格活潑,總是處於亢奮的情緒中,大左就冷處理,幫華波波壓狀態;

日本代表一之瀨說話慢條斯理,大左就熱處理,幫一之瀨找話題;

有張有弛,井然有序。

副會長楊迪,就只有兩個字,好笑。

楊迪在《非正》中的狀態十分鬆弛,穿著酒店的一次性拖鞋就輕鬆上陣,沒有任何包袱。

也正是這種鬆弛的狀態,讓楊迪的搞笑技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外國代表用水果做了杯飲料,取名奶奶的禮物。

當其他主持人被「奶奶的禮物」的難喝程度震驚時,楊迪一句「奶奶這輩子一定很苦」把螢幕里外的人笑得頭都要掉。


楊迪和義大利代表米可的cp也意外好磕,嘴上不饒人小作精楊迪 x義大利甜心黑手黨米可,也想讓人大喊kswl。


副會長陳銘的作用就是上價值,在節目結束的時候對每期的提案做一個總結升華。

見多識廣,學富五車的陳銘上起價值來比他在奇葩說還要有魔力,聽完滿腦子只有「你說的對」四個大字。

在「明星賣人設」這個問題上,聽完陳銘一番話,真的有醍醐灌頂的感覺。


第六季中陳銘老師因為個人原因無法錄製節目,熊浩老師坐上了副主席的位子,溫柔而雅,娓娓道來,聽他說話就感到治癒。

書記官陳超負責引出提案,陳超作為湖北衛視主持人,既能端莊明艷,又能活潑可愛,是非正里最清新自然的一抹顏色。


《非正》十二位外國代表不斷疊代更新,都有各自獨特的標籤。

印度/泰國代表天樂咖喱味的中文自帶魔性,性格也無比drama,土味情話十級選手。

能幫自家媽媽網戀,還真給自己找到繼父的男人恐怕只有天樂了。

天樂的媽媽希望自己的三個孩子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全年都在工作供三個孩子上學。


天樂希望自己的媽媽能有人陪伴,而不是一直為兒女付出。

所以就給媽媽在婚戀網站上找個伴。



可天樂媽媽怎麼也學不會用Match.com,所以天樂決定親自上陣,幫媽媽找對象。


最終找到了一個「網戀受害者」,和他聊了整整六個月。


神奇的是,最終這個受害者真的成了天樂的繼父,還特別喜歡給天樂買東西。

搞笑的外表下,天樂還有一顆熱忱的心。

在中國留學的他很感恩中國同學的幫助,就組織其他留學生開展了幫助山區兒童的公益活動。

漢語橋冠軍貝泰樂小貝辯論水平完全可以上《奇葩說》。

英國/義大利代表鍾逸倫如果不好好搞音樂就要回去做投行精英的牛津學霸。


把性格各異且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嘉賓放在一起交流辯論,差異與衝突再所難免。

「我打你的臉」是非正式會談里最常聽見的聲音。

緬甸代表OO和泰國代表天樂能就「大象是哪個國家的標誌性動物」的問題,在現場重現泰劇里無比drama的撕逼場景。


來自披薩之鄉的義大利阿雷代表無法接受美國人搞出的菠蘿披薩。


英國代表田原皓說英國沒有獨立日,所以會在英國女王生日的那一天舉國歡慶。

各個被英國殖民過的國家不留情面地指出「這個桌子上很多國家有國慶都是因為你們。」


衝突、矛盾、意見在《非正》上從來不是需要避諱的話題,直面討論才是會談的態度。

正如大左所說的「非正式會談是個求同存異的節目」。相互吐槽,也是建立在尊重對方的基礎之上。


02

《非正》全程分為全球文化相對論提案環節兩部分。

全球文化相對論是各國代表們根據當期主題分別介紹本國的風土人情的環節。

從各國有趣的婚俗談到民間的迷信與禁忌,從各國有哪些特別的酒聊到各國對於美女的審美標準,堪稱全球冷知識大會。

第五季中的一期中,《非正》討論起了各國有哪些瘋狂計劃。

澳大利亞代表小貝提到了澳大利亞的「長城」計劃。

由於澳大利亞兔子泛濫,甚至影響到了畜牧業。在和兔子抗爭的多年來,澳大利亞甚至試過去轟炸兔子。


最終澳大利亞決定建起一道迷你長城將兔子隔離在外,耗時六年,建起了長達3256公里的防兔柵欄。


然後發現並沒有什麼卵用,因為兔子會打洞。


土澳,不愧是你。

同樣是第五季中,日本代表一之瀨在各國有哪些奇葩社團的話題中提到了推樓社。

沒錯,顧名思義,就是推動樓房的社團,簡直當代愚公移山。


行為迷惑,起因也十分迷惑。

日本早稻田大學有一個校區十分偏遠,這個小區里的學生為了展現想要將校區搬往市中心的願望之強烈,成立了推樓社團。


並不是做無用功,在所有社員的努力下,2010年推了1.3毫米,2011年推了2.4毫米,2012年推了3毫米,每年都在穩步進步,業績拉滿。

目前,校區距離市中心還有33260米,按這個速度,再推個一千多年怎麼也能到市中心了。

霓虹,不愧是你。

除了引人發笑的沙雕故事,有時話題背後還可以看到流血的革命,慘烈的犧牲。

在討論各國有哪些奇奇怪怪的稅收這一話題時,印度/泰國代表天樂告訴我們100年前,印度一個地區有一項上衣稅——要穿上衣,就要交稅。

一些女性深受其害,保住了尊嚴就無法生活,想要生活就喪失了尊嚴。


這時有一位mulakkaram的女性站了出來,在政府人員上門收取上衣稅時,將自己的乳房割了下來,呈給官員。


也正是此舉,上衣稅得以廢除。

文化相對論環節不僅是給我們帶來快樂的各國奇聞逸事小課堂,也正是這個節目,讓許多國人了解到其他國家的歷史與文化。

原來南非不是一個地區,而是一個正正經經的國家。

埃及的東正教,明文規定教徒一輩子不能離婚。

緬甸這些年高速發展,僅用了兩年就從一無所有實現了全國通網。

泰國人對「how much?」兩個詞格外敏感,因為不少外國遊客會以「how much」兩個單詞侮辱當地女性。

尊重是了解的第一步,了解是融合的第一步。

國外,外國人對於大部分中國人依舊是神秘的、未知的、不可親近的。

《非正》在我國觀眾與世界各國之間架起了一座小小的橋樑,藉由各國代表的敘述,陌生的外國世界也變得沒那麼陌生。


全球文化相對論之後,便是根據話題延伸,由書記官陳超帶來提案,進入提案環節

提案的內容大多與社會熱點、生活現象相關。

例如討論雙十一剁手應不應該,刷多了抖音會不會使人變笨,異國戀是不是應該放棄這些生活類的題材。

也會深入討論性別認知,兒童性教育,母乳喂養是不是必須這些本身帶有爭議的社會議題。

說到辯論,不得不提《非正》辯論之光小貝。

對於「不願意母乳喂養是不是自私」的問題,他這樣說:


對於「身材羞辱」的問題,小貝更能感同身受。

因為滑雪受傷,一段時間什麼事都不能幹的小貝不出意料的發胖。

在他的微博下面,有些粉絲的無意調侃,卻讓小貝無法忽略的在意。


並不是玻璃心,小貝在童年裡對於「胖」這個詞,存在著陰影。


在《非正》上小貝願意剖析自己對於「胖」這個字的感受,是想對有些無意中在傷害別人,用「健康」兩個字綁架別人的人說一些話。


透過小貝的話語,我們能隔著螢幕感受到小貝為自己、為那些被稱為「胖子」的人抱屈。

人類的悲歡隔著文化、地域、人種的鴻溝也能相通。

除了一些現實問題,《非正》有時也會提出一些假設:第三次世界大戰會爆發嗎?

講到戰爭這個問題,一向輕鬆的《非正》也不免嚴肅起來。

英國代表田原皓認為下一次世界大戰未必會以人的生命作為代價。

信息戰、網絡戰、輿論戰會成為未來戰爭的新形勢。


俄羅斯代表薩莎認為世界上可能發生小範圍的戰爭,但大國之間合作所獲得的利益比戰爭要多得多,所以大國之間只有不發生戰爭,第三次世界大戰就不會發生。

站在俄羅斯的立場上,這是薩沙的理解。

但在華波波的發言,薩沙口中青飄飄的「小範圍的戰爭」五個字,卻是稱重無比。

因為,他來自伊朗。


撒貝寧說我們不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而是生活在和平的國家。

由書記官陳超給出的一組敘利亞發生戰爭後的對比圖,觸目驚心。

讓年幼的孩子能夠理解雙手舉過頭頂表示投降,是發起戰爭的人無法洗清的罪孽。


戰爭之中不可能有贏家,即使你來自美國。

一位美國海軍中士在伊拉克戰爭中受到炸彈的襲擊,導致他面目全非,五官已經無法在臉上被清晰地辨認。

他青梅竹馬的女朋友克蘭沒有拋棄她的戀人。

走進婚姻殿堂時,一張本該甜蜜浪漫的結婚照上,我們看到的是新郎畏縮侷促的姿勢和新娘空洞的眼神。


一場戰爭,背後是千千萬萬家庭的犧牲。

《非正》不僅是在傳播知識,增進了解,還在引導思考,發起警醒,更是在各國之間以和平溝通的方式,希望化解矛盾,維護和平。

這是我認為它做的最好的地方。


03

《非正》第六季的播出也並不是完全的一帆風順,伊朗代表華波波和澳大利亞代表小貝的退出讓許多老粉不滿。

還好,《非正》並沒有忘記初心,文化碰撞,求同存異的原則依舊在節目中體現。


「有被冒犯到!哪句話會激怒你」的議題拉回了不少觀眾的好感。

俄羅斯代表薩沙說聽到「美國人贏得了二戰」就想和人打架。


緬甸代表OO說他們緬甸人嘴巴不喜歡聽到別人說緬甸不如泰國。


南非代表寧大人說南非人特別是反感的一句話就是「南非是一個國家嗎?」。


細想一下,這些冒犯的話大多都與國家的歷史與文化息息相關。

俄羅斯在二戰之中以無數士兵人民的性命組織了法西斯侵略的步伐,所以無法接受本土都沒有任何戰火的美國搶了功勞。

歷史上緬甸一直壓著泰國打,所以受不了總被拿來和泰國作比較。

更別說,直接否認南非是一個國家了。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國家的歷史,自己的文化被尊重,被喜愛。

遺憾的是,在國際文化輿論場上,第三世界的中國一直扮演著邊緣人的角色。

這種需求對我們中國人來說,或許更被需要。

當我們喊著「武漢加油」,當「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標語印在日本援助中國疫情的箱子時,真的戳到了有些國人的痛點。

我們羨慕日漫填滿全世界少年的青春,羨慕韓流的風吹遍了全球。

當我們好像只有李子柒能拿得出手時,出於失望,出於悲憤,忍不住將兩種表達方式拿來比較的心情我表示理解,卻不贊同。

「武漢加油」四個字飽含了祖國五湖四海對武漢的同情與鼓勵,簡單的表達也可以承載濃厚真切的情感。

僅以書面表達上的簡單去看輕這份情感,踩高捧低,真的不該。

更別說,「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遼河雪融,富山花開」實際上都出自於中國機構,中國留學生之手。


滿足精神層面的需要,不是卑躬屈膝去祈求發達世界的給予,真正的文化自信來自於強大的國家,來自於深厚的底蘊,來自於我們自己。

所以不要對自己傲慢,更不要對別人屈膝。

爬出被窩,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

- END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9HjXAB3uTiws8KDw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