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夜去吃飯,看到有位打扮得很養眼的小姐姐。有層次的波浪羊毛卷,牛仔混搖粒絨的藍白翻領短外套,格紋短裙,細長腿配中長靴,手上拿著玻璃瓶的依雲天然礦泉水,偶爾仰臉一喝。這個畫面總會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因為打心底里覺得既美又有品味。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這時候的小姐姐,手裡拿的是2塊錢白綠塑料瓶的某寶,或者紅白綠塑料瓶的某夫山泉,你覺得畫面還完美嗎?
你看,一瓶依雲礦泉水就自帶高端濾鏡功效,讓人感覺你喝的不是水,而是逼格。
依雲水也成為女神奧黛麗赫本的座上賓
自1789年依雲水源地被發現以來,依雲天然礦泉水已遠銷全球140個國家和地區。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的《2018世界品牌500強》榜單中,依雲排名第500。但凡五星級酒店、高級西餐廳、還有星巴克這類型的咖啡館、等等走高檔和品位路線的消費場所,依雲水都是寵兒。
依雲到底是怎麼將一瓶水,賣出了奢侈品的味道的呢?
一、誰都是以貌取人,好看的東西更好賣
都說以貌取人不好,但總是奏效。
依雲的顏值也是真的能打,讓人看一眼就起心理作用了,感覺玻璃瓶裡面裝的是聖水,拿著裝13絕對好使。
最重要的是依雲每年都會推出一款限量版的礦泉水瓶,說白了,就是出個瓶子,都能轟動時尚界和雜誌界,成為潮人們的熱門話題。
2018年限量瓶,依雲 × Chiara Ferragni
圖源:evian
可別小看這個限量版,作為礦泉水界的時尚教主,聯名對象堪稱奢侈。 時尚傳奇高緹耶 (Jean Paul Gaultier) 、鬼才設計師保羅·史密斯 (Paul Smith) 、紐約時裝女王黛安·馮芙絲汀寶(Diane von Furstenberg)。
2013年限量瓶,依雲 × Diane von Furstenberg
高定時裝大師艾莉·薩博 (Elie Saab)——
2014年限量瓶,依雲 × Elie Saab
時髦風向標Kenzo——
2015年限量瓶,依雲 × Kenzo
最紅華裔設計師王大仁(Alexander Wang)等等——
2016年限量瓶,依雲 × Alexander Wang
都是清一色來自全球時尚、藝術等不同領域的頂尖品牌或設計師。
以至於這樣一款瓶子,不僅能走上奢侈品櫃檯,更能輕鬆走進你的心裡,默默種下一片草原。
2017年限量瓶,依雲 × Chritian Lacroix
但這瓶子種草容易,掏錢卻不輕鬆。一瓶紀念版的依雲水,官方定價一度賣到99美元(約700元人民幣),而且還是限量供應,說白了就是:想要還得靠搶。
而售賣地點的選擇更是一門學問,普通的電商平台一般不入依雲法眼,自帶高光的奢侈百貨才是正道。3-5倍的黃牛炒賣價都是常事,而且還不一定能搶得到。
即使是家裡的自來水,在這樣強勁的營銷手法之下,都會戴上奢侈品光環,讓你感覺喝的不是水,而是高價藝術品。
畢竟,比起長篇大論訴說水的品質,在瓶子的設計和包裝上做文章,更容易讓人買單。
2019年限量瓶,依雲 × Off-White
國際著名設計大師奈維爾·布羅迪(Neville Brody)說過:「設計絕不僅僅是一些表演給眼睛的戲法,它是一些表演給大腦的戲法。」
在現實中,大量的信息每天24小時都在不斷地侵入我們的大腦,由於大腦有「過濾裝置」,所以差的視覺效果總會第一時間被屏蔽。 而好的設計總能迅速吸引眼球,讓人心生「這是我的菜」的感覺。
另一方面好的設計也會同步刺激你的大腦釋放多巴胺,產生愉悅、快感等幸福的感覺,而這種美好的感覺都會順利通過大腦的「過濾裝置」,使勁告訴你「買它買它」。
二、自帶貴族氣息的神秘故事
幾乎所有奢侈品,都會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消費者教育,比如品牌的發展歷程、創始人理念、家族百年傳承等等,讓人即使買不起,卻能打心底里認同這些奢侈品,不是只靠錢堆起來的暴發戶。
要把一瓶水賣出高價,依雲當然不止把瓶子藝術品化,它還知道把產品故事化。
它不會跟你講自己的水成本有多高,也不會直接跟你講水的品質有多好,而是給你講一個流傳了230年的故事。
1789年的夏天,一位法國貴族患上了腎結石,就靠著喝依雲小鎮里源自Cachat紳士花園的泉水,竟然奇蹟般痊癒了。
於是一傳十、十傳百,普通的泉水被冠上「神水」、「聖水」的光環,鎮里鎮外的人都搶著來嘗鮮。醫生們也將它列入藥方,連拿破崙三世(即路易·拿破崙·波拿巴)等皇室貴族,都成為依雲水的粉絲。
這個故事真假我們無從考究,但能肯定的是,正是這個古老神秘的傳奇故事,讓依雲成了「高大上」的代名詞。
三、高端生活方式的標籤
要說360度激發你對高端生活方式的感性聯想,依雲絕對是能手。 最容易見效的,當然是成為潮人們的社交貨幣,怎麼說?
只要隨便逛逛ins、小紅書,你總能看到小姐姐們不僅愛曬包包、口紅、鞋子,還愛曬各種高級瓶裝水,裡面就有依雲的影子,隨手一曬,感覺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幾個檔次。
在你感嘆小姐姐們的精緻生活時,依雲的目的也達到了,潮人們的高端生活,小到一瓶水都不能放過。而依雲,都正好符合你對精緻生活的構想。
另外就是直接霸占熒幕,成為影視劇里高精尖人群的座上賓。
比如《歡樂頌》裡面的精英人設安迪,隨手都是依雲水。只要她面對觀眾自在地喝下一瓶依雲,其功效跟安迪出門背個愛馬仕包包、包個遊輪出海是一樣一樣的。
這筆植入費可沒白給,畢竟根本不用額外的廢話,觀眾就會自動腦補依雲水背後傳達的高端身份、品位以及生活方式的聯想了。
除此之外,依雲自身也一直都把自家水包裝成「漂亮的人」來出售。
比如在1980年代,依雲意識到了健身風潮的覺醒,在廣告中出現的一律都是穿著運動裝或緊身衣,剛運動完還流著汗的漂亮人兒;
比如1998年,依雲在「live young活出年輕」的策略的基礎上,推出的病毒營銷史上最成功的案例之一「依雲寶寶」,都將健康、年輕、潮流、吸引力等標籤和依雲水捆綁在一起。
潛移默化之中,讓你感覺掏個幾十塊買瓶能保障生活質量的水,這筆買賣該有多值。
消費者購買瓶裝水,很多時候都是感性決策。畢竟說實話,水的口味真要計較起來,差別實在是微乎其微。但是消費者從情感上的感知差別,卻非常巨大。
礦泉水這種低利潤的日用品,裝在漂亮瓶子裡,配上貴族氣息的傳奇故事,加上高端生活方式的標籤,就成了一個利益豐厚的品牌。
這裡面真沒什麼理性道理可講,講究的都是如何花樣刺激你的感性大腦。
說到底,依雲的瓶裝水還是水,只是它在你腦海里的概念卻完全不一樣了:它是藝術品,是品位的代表,是社交場所的自信、是新生活方式的標籤,是高端生活的符號……而這,才是讓人甘心掏錢的價值所在。
來源:數英網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245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