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人一生只為房,一套給自己,一套留孩子!高房價撐不過兩代人
房子在老百姓資產財富中幾乎占據著至高無上的地位,無論窮人與富人都對其趨之若鶩。對於窮人家庭來說,這一輩子吃差點、穿差點沒有關係,但窮其一生一定要買套屬於自己的房子,房子好像就是他們人生的終極目標,或者房子對於他們而言,房子就是一種證明人生價值的存在,因為普通人一輩子留不住什麼有價值的資產財富,而房子屬於真真切切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體財富,當自己到了晚年以後,房子還可以交由下一代來繼。
有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城鎮居民家庭至少擁有1套房的占比為58.4%,有2套房的家庭占比為31.0%,另外還有10.5%的家庭擁有超過3套或更多的房產!從這個數據就能反映出,我國老百姓的買房熱情很是高漲。為了滿足老百姓強烈的買房需求,開發商自然會在供給端不遺餘力的拿地建房,清華大學教授孫立平表示,理論上我國房地產市場中新建和在建的商品房數量,就完全滿足幾億人的居住,且不說過去已經出售的住房數量,如果全部加起來,全國14億人的住房問題都能夠得以滿足。
看到這裡有人就要問了,既然房子已經足夠,甚至已經過剩,為什麼房價依然維持在高位不降?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1,我國樓市已經轉變為一種以投資為主導的市場,簡單來說就是很多人買房並不是為了居住,只是本著投資升值去的,這一點我們可以通過空置房數據來得出結論。根據《2017中國城鎮住房空置報告》顯示,2017年全國城鎮地區空置房一共有6500萬套,而普通商品房空置率是所有住房類型當中空置率最高的一種,比例達到26.6%。
普通商品房空置率這麼高說明什麼問題,是房子沒有人要嗎?在房價這麼高的背景下,顯然不可能,那就只有另外一種原因,這些空置房大部分都被作為投資產品。理由很簡單,普通購房者和窮人不會買房不住,即使因為其他原因無法入住也會想辦法把房子租出去換取一些收益,而只有真正的投資者才不在乎住房出租的微薄利潤。
2.每一個和房地產有利益關聯的群體都是支撐高房價不降的隱性因素,這其中最直接的有開發商、銀行和龐大的購房者人群。開發商不願意房價下降,因為他是建設者,同時還屬於賣方,所有的利潤都得依靠房價來賺取;銀行不願意房價下降,因為他是房地產業的資本提供者,沒有銀行給開發商融資,沒有銀行給購房者貸款,關於房地產的一切都只會是空談;購房者不願意房價下降,因為他們是最後的買單人,第一參與者開發商賺錢了,第二參與者銀行賺錢了,那麼作為第三參與者同樣也要賺錢,只有這樣才能維持利益上的平衡。
眾多因素匯總在一起,致使房地產市場價格上漲很容易,下跌卻很困難,或者說是不能存在下跌,只能保證穩定在現有水平。但是,住房數量是動態增加的,購房人數也在動態變化,而後者的動態變化在10年前還在快速更加,2020年以後可能就會呈現下降的動態變化了,因為現階段對住房還有高度需求的人群主要集中在90後一代人身上,80後可能還有部分人沒有買房,但是並不會太多,或者剩下這部分沒有買房的人幾乎已經邊緣化。
90後作為樓市的臨界點,當這一代人從高房價中掙脫以後,下面的00後、10後基本沒有買房的硬性需求,更多的是有賣房需求,因為越往後獨生子女越多,而他們的前兩代人早就為他們扛下了住房壓力。當代人一生只為房子而奮鬥,一套給自己,一套留孩子, 如此來算無論如何高房價都撐不過兩代人。
各位看官是否贊同筆者的觀點,支持的朋友可以點贊、關注、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