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帳號批量走紅,誰會是下一個「挖呀挖」黃老師?

2023-10-17     新榜

原標題:教師帳號批量走紅,誰會是下一個「挖呀挖」黃老師?

「在小小的花園裡面挖呀挖挖」,五一期間因一首兒歌爆紅的黃老師,在四個月後還是「挖」向了直播帶貨。

作為新人帶貨主播,雖然她講解產品的話術熟練,也有助播配合,但帶貨成績顯得中規中矩。新榜旗下抖音數據工具新抖顯示,「音樂老師花開富貴」近一個月進行6場直播帶貨,累計場觀超2830萬,預估銷售額在100萬到250萬元。

雖然黃老師對自媒體的商業化探索更加深入,但「挖呀挖」的熱度巔峰已經過去,其帳號也呈現出掉粉趨勢。新抖數據顯示,「教音樂的花開富貴」近三個月掉粉達15萬。

與此同時,一批「同款機位」記錄日常的教師類帳號在抖音持續漲粉。

比如「東北滴小賈老師(高中班主任版)」記錄了講台上課和班主任的點滴,新抖數據顯示,該帳號近一個月漲粉超143萬。

從幼兒園到小學和初高中,越來越多的老師開始擁抱自媒體。有人邊唱歌邊帶貨,有人賣課賣得風生水起,也有人爭議纏身選擇離職。那麼,老師的盡頭也是網紅嗎?

單月帶貨預估GMV超百萬,黃老師「卷」得動直播帶貨嗎?

在網友「宇宙的盡頭是直播帶貨」的調侃中,黃老師開始直播帶貨似乎並不讓人意外。

9月11日,黃老師在她的抖音帳號「教音樂的花開富貴」開啟帶貨首秀。雖然這場直播創下近三個月的最高場觀,但帶貨成績卻並不搶眼。

據新抖數據,在這場2個多小時的直播里,觀看人次超過814萬,是該帳號近三個月直播場觀最高的一場,預估銷售額為10萬到25萬元之間。

以其他爆紅素人轉型帶貨的數據作為參照,去年6月,抖音粉絲量超1900萬的「張同學」帶貨首秀銷售額為342萬,如今,「教音樂的花開富貴」粉絲量近790萬,首秀成績卻不及張同學的六分之一。

如果說張同學找到了一個「振興家鄉營口」賣農副產品的支點,那麼黃老師還沒有在帶貨這件事上講出一個邏輯閉環的故事。

作為幼兒園音樂老師,她並沒有與專業結合,帶貨音樂器材和書籍、亦或是兒童繪本等育兒相關產品,而是選擇了百貨類的商品。

新抖數據顯示,截至發稿前,黃老師進行了7場帶貨直播,上架了近百款商品,食品飲料占比近三分之一,其餘商品以美妝護膚和個護家清等生活用品為主,與兒童牙刷、潤膚露等母嬰產品占比不足十分之一。

直播貨盤似乎與黃老師帳號的用戶畫像也並不契合。美妝日化等商品的主力購買群體往往是女性,但黃老師憑藉「人美歌甜」的形象,吸引了大量男粉。

新抖數據顯示,在「教音樂的花開富貴」789萬粉絲中,男粉占比超過63%,31歲到40歲的中年人是主力軍,其直播觀眾男性與女性各占一半。

從走紅開始,黃老師就一直被爭議裹挾,一度停更回家緩解壓力。她曾告訴新榜編輯部,面對走紅後很多公司、機構拋出的橄欖枝,都被她婉拒了,沒有要簽約專業公司的想法,也沒有辭職的想法,今後會繼續從事教育工作。

9月26日,黃老師曾在微博回應直播帶貨,表示現在仍在做音樂教育,是利用休息時間開始帶貨,並稱自己生活中是個活潑開朗的人,一直嘗試不同的新角色。

只不過,嘗試新角色並沒有讓她的帳號流量繼續一路高歌猛進,面臨著短視頻和直播流量的雙重下滑。

新抖數據顯示,黃老師的抖音帳號(曾用名「音樂老師花開富貴」)是今年上半年漲粉最多的兩個素人帳號之一,790萬的漲粉量僅次於漲粉千萬的「李炮兒」;不過,「教音樂的花開富貴」近期卻呈掉粉趨勢,近三個月掉粉達15萬。

一方面,觀眾對「挖呀挖」等兒歌的新鮮感已經過去,黃老師近三個月發布的近百條短視頻,集均獲贊僅有11萬。

另一方面,在網紅和明星爭相入局的直播電商領域,沒有精心設計的「人貨場」和供應鏈優勢已經很難突出重圍。目前,黃老師已經超過一周沒有帶貨,她似乎還沒有在帶貨這條路上找到合適的定位,難以交出差強人意的答卷。

「網紅老師」的商業化探索,為黃老師提供「參考答案」

在黃老師掉粉期間,老師相關話題的熱度居高不下,網友們開始被新的老師吸引。

新抖數據顯示,帶有「老師」關鍵詞的相關視頻近三個月日均獲贊超千萬,一批在學校里用同款機位記錄教師日常的帳號迅速躥紅。

據觀察,與此前講解乾貨知識、主打學科專業人設的網紅教師不同,近期走紅的教師類帳號有三個共同點:

一是視頻內容走向娛樂化,沒有展示枯燥的講課過程或是批卷等瑣碎校園工作,而是呈現了能夠引髮網友互動和共鳴的瞬間,比如搞笑日常和壓迫感提問等;

二是拍攝視角多為「懟臉拍」,不同於正面錄製上課內容容易讓觀眾產生距離感,也沒有將鏡頭對準學生,避免了將青少年過多暴露於網絡之下;

三是老師本人較為年輕,外表具有觀眾緣和親和力,雖然訓起話來很嚴厲,卻因為長相甜美或帥氣而中和掉了讓人緊張的威嚴感。

在這些帳號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近三個月漲粉近400萬的「東北滴小賈老師(高中班主任版)」(下文簡稱小賈老師),創作了多條獲贊200萬以上的爆款。

視頻中,小賈老師說著一口東北話,看起來溫柔但訓起人來毫不嘴軟,她會學生們打成一片,為了「還」學生們體育課,帶他們看中超足球賽,也會在課上點名背課文「扔炸彈」,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課堂的壓力。

此前,一位教英語的劉老師曾因「開火車」提問走紅,「每人說一個關於錢的英語單詞」,在她的點名下,學生們接連說出「income(收入)」「fine(罰款)」「note(鈔票)」等答案。

這些被網友稱為「國產恐怖片」的內容,讓劉老師的抖音帳號「大河向東劉」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漲粉超70萬。

小賈老師的「扔炸彈」與「開火車」有異曲同工之妙,由學生出古詩詞的上句,選擇另一個同學接下句,接錯了、接慢了、出題慢了、沒想好叫誰都會被「炸」接受罰寫5遍的「炸彈」。

繼8月底《沁園春·長沙》「扔炸彈」視頻獲贊272萬之後,9月底,千萬粉博主「李炮兒」出現在小賈老師的課堂上,成為同學們爭相「扔炸彈」的對象,獲贊215萬的同時,也將帳號推向流量高潮。

新抖數據,該帳號近三個月漲粉達396萬,其中近一個月漲粉超143萬,截至發稿前,帳號粉絲量達530萬。

相似地,一批記錄校園老師日常的帳號也在崛起。

比如00後小學班主任「趙一百」,用「懟臉拍」的視角記錄了課間的日常,不少片段引髮網友的爆笑,在抖音積累了145萬粉絲。

這些在職老師們的商業化往往較為克制。比如,小賈老師在視頻中已經接到了美食等品牌的商業化廣告,但目前沒有開過直播。

劉老師則選擇了將英語老師身份與直播帶貨結合,推薦學習類產品。新抖數據顯示,「大河向東劉」進三個月直播114場,貨盤以單詞卡、練習冊和詞典筆等學習用品為主,累計預估銷售額超過500萬元。

雖然其抖音粉絲量僅有黃老師的三分之一左右,但場均銷售和黃老師十分接近,均在十萬元左右。究其原因,劉老師在直播間發揮了英語老師的專業人設優勢,形成了「人貨場」的統一,這也許會對黃老師提供一些轉型的「參考答案」。

教師身份的流量與枷鎖

除了在職網紅老師的「參考答案」,黃老師也可以從前輩們身上得到啟發。據觀察,不少已經離開教師崗位的資深教師,通過自媒體找到了職業發展的第二春。

比如原人大附中語文老師申怡,在抖音分享語文相關知識和直播賣課賣書,積累了371萬粉絲。新抖數據顯示,「申怡讀書」近三個月帶貨預估銷售超過千萬元。

孵化名師IP的MCN應運而生,出現了輸出乾貨和討論流量話題的「流水化」內容生產模式。101名師工廠創始人「網紅校長」簡介寫到,其MCN孵化了包括申怡讀書等多個教師IP。

多位在職的年輕老師告訴新榜編輯部,他們都有過利用業餘時間做自媒體的想法,有人拍了幾條視頻沒有效果便無疾而終,有人不想下班後繼續「上班」沒有堅持下去,還有人初入職場,想先把本職工作搞明白。

作為老師,職業身份往往會引來更多爭議。他們面臨的不僅有網友的言論,還有學生家長的審視。

此前,網名為「木子和又又」的又又老師常常和學生一起出鏡拍攝視頻,會給學生舉辦美食節,也會安慰沒考好的學生,因和學生相處得像朋友引髮網友關注,截至發稿前,其抖音粉絲量超過382萬。

不過,有家長質疑其教學能力,也有網友批評她的穿衣風格,目前,她的最新視頻停留在2周前,疑似迫於壓力已經離職。

來自東北的高中語文老師心心透露,學校並沒有對自媒體副業做出嚴格限制,但如果做了自媒體,大機率會有家長投訴,比如有的不想暴露孩子隱私,有的會擔心影響課堂進度。多位教師帳號主頁寫到,拍攝視頻不占用上課時間,以此打消網友和家長們的顧慮。

趙一百在三聯生活周刊的採訪中透露,他每天只花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剪視頻,有學生和家長刷到過他的視頻,還有學生媽媽說看他的視頻笑得肚子疼,「我之前會擔心家長誤會我視頻拍攝耽誤正常授課,聽到學生反饋後就安心了,知道家長是不排斥的,我也特意註明拍攝不占用上課時間」。

也許,家長們並不排斥老師們利用課餘時間做網紅,但前提是老師沒有耽誤本職工作;網友們似乎也能接受網紅老師直播帶貨,但網紅老師們需要找到自洽的帶貨人設及定位。

起碼,網友需要一個在幼兒園老師直播間購買洗髮水的理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cd856bfde4e2207fb96cbb32ca3c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