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女兒說老師用膠帶封她嘴該咋辦?」評論區畫風突變讓人笑噴

2023-10-07     陪寶寶寫日記

原標題:「5歲女兒說老師用膠帶封她嘴該咋辦?」評論區畫風突變讓人笑噴

「5歲女兒說老師用膠帶封她嘴該咋辦?」評論區畫風突變讓人笑噴。

在網上看到一個媽媽焦慮提問:「5歲女兒說老師用膠帶封她嘴,該怎麼辦?」這個問題乍一看,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一個「老師nue待幼兒」畫面,可是評論區畫風卻突變,網友的回答讓人笑噴。

有一個網友回答說:

跟幼兒溝通,不要用誘導性話術,不要用假設性話術,不要用代入性思維,否則一路問下去,圓明園都是他燒的,巴黎聖母院也是他燒的。

確實,我們不否認可能會有一些無良老師會對孩子的人身安全造成傷害,但現實中大多數老師都還是好的,不信的話,咱們看看網友們分享自己孩子講述的老師「nue待」自己的經歷吧!

網友1:「老師說我是狗」

網友2:「老師不讓我吃飯」

網友3:「老師打我」

網友4:「恐龍是我滅絕的」

網友5:「老師說我是拉圾」

別的我不知道,只知道我家孩子四歲時,有一次玩積木總是倒,氣得哭著找奶奶說「媽媽揍我」,害得奶奶氣乎乎跟我說不能跟孩子動手,最後我覺得孩子說謊不好,於是真把他揍了一頓。

事實上,根據兒童心理學研究,幼齡孩子身處於幻想和現實之間,很難分清哪些是現實、哪些是幻想,比如他們經常會自己玩過家家,跟幻想出來的夥伴一起玩耍,自己虛構故事情節,告訴你不曾發生過的離譜事情,甚至有時候會吹牛、撒謊,但這些都不是孩子的本意,孩子只是在嘗試完整地表述事情經過,但又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所以經常會用幻想來彌補思維認知的空缺。

當然,如果我們像問題中的家長一樣,遇到孩子說被某某nue待,一定不能先入為主認為確實存在,因為孩子真的有可能說的不是事實;

當然也不能完全認為孩子說的就是假的,一定要確認求證事實,可以通過詢問老師、調取監控等方法來確認,如果真的存在這樣的情況,那麼對於現代網絡社會傳播速度來說,是對幼兒園名譽上的極大傷害,投訴到教育局去一定會給孩子一個公道。

對於孩子「說謊」這件事,家長應該如何對待呢?

「我家住的大別墅,還有很大的泳池。」聽到這樣的話,作為家長你會怎麼想?

有些家長可能覺得,孩子說就是玩笑話,不需要在意;

有些家長會很認真,覺得孩子撒謊是品行有問題,心裡開始擔憂,嚴厲地批評制止。

2-3歲的孩子常常會說出完全不符合現實的話,不要認為孩子在撒謊,孩子只是沒有分清現實和幻想,不知道如何用僅有的語言來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此時父母只需要教給孩子認清現實和幻想即可。

而3歲以上的孩子,撒謊和吹牛變得有一定目的性,大多有三種原因:

1、虛榮攀比

「我的一條裙子幾萬塊」「我家的玩具有幾百上千個,比你多多了」......

孩子在跟小朋友玩耍時,面對對方的挑釁,有些孩子會下意識地意識地吹牛,甚至會編造「成績」以換取表揚和褒獎,以維持自己的尊嚴和信心,但實際上,這是孩子虛榮攀比的結果。

2、單純炫耀

有些孩子喜歡去吹噓自己的父母有哪些優點,哪方面比較厲害。

這就是孩子的一種單純的炫耀心理,他自己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吹牛,只是對父母愛的表達而已。

3、凸顯價值

生活中有一部分孩子總喜歡通過吹牛來獲得別人的肯定,內心也更加地自信,這樣的孩子往往內心比較脆弱,容易自我否定。

通過誇大自己某方面的能力和觀點,不僅能獲得對方的認可,更能在內心獲得滿足,也能獲得短暫的動力。

所以,對於孩子來說,年齡尚小,壓根就不會想到吹牛和撒謊聯繫在一起,也更加不會試圖用吹牛的方式,做出傷害人的舉動,所以家長真的不必太過擔憂。

但如果孩子習慣性吹牛,表面上看上去給人的感覺是非常自信,開朗,但他們卻習慣隱藏內心的想法,不讓別人發現自己。

時間長了,家長如果不正確引導這樣的孩子,很容易變得自卑內向,害怕別人戳穿自己在吹牛時刻小心翼翼,缺乏安全感。

那家長對於愛吹牛的孩子該如何正確引導呢?

保護孩子的想像力

任何事情都有正反兩面,愛吹牛撒謊確實不是好現象,但換個角度看,這樣的孩子想像力對比常人會更豐富,敢於開口說大話,也說明孩子更勇敢,更敢於嘗試。

家長如果一味打壓批評,只會讓孩子感到焦慮和自卑,不敢再亂想亂動,畏手畏腳。

要想讓孩子改掉這樣的毛病,家長一定要在保護好孩子想像力的同時,引導孩子回歸到正確的道路上來。

1、敢想才敢做

不管孩子吹牛的內容有多荒謬,但至少證明孩子敢於想像,敢於說出來,光是這份勇敢的勁,就值得父母為孩子點贊。

在此基礎上,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努力學習,為實現自己說出去的話拼盡全力,畢竟誰都不喜歡食言而肥的人。

2、和孩子一起努力

有時孩子吹出去的牛,光靠自己可能並沒辦法實現。

比如,孩子說我的爸爸打球非常厲害,但實際上這位爸爸卻從不運動,這樣的牛,就只能夠父母幫著孩子一起實現。

當孩子吹出去的牛自己無法辦到時,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努力,一起嘗試,將自己說出去的話將它變成現實,只有說到做到,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

3、客觀評價自己

孩子愛吹牛,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無法正視自己,覺得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別人,為了自己不被人嘲笑,為了自己的自尊,就習慣性地開始吹牛。

其實,每個人都有優劣勢,家長一定要教會孩子客觀看待自我的方法,發現自己身上的亮點,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反思自我行為,勇敢接受自己的缺點,朝著精進的方向努力。

當然,如果孩子依然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家長可以試著告訴他,世界上總有比自己優秀的,也總有比自己差的。

當你覺得鞋子不漂亮的時候,因此而煩惱的時候,有些人可能連腳都沒有。

學會正視自己,不拿自己的短板去和別人的長板對比,保持平常心,勇敢地愛自己,也是一個人變強大的開始。

4、做好榜樣

父母是孩子最愛模仿的對象,有些孩子吹牛,還是因為父母愛吹牛或者不小心說了一些善意的謊言,就讓孩子記在心裡了,有樣學樣,慢慢地也養成了愛吹牛的毛病。

父母要想讓孩子改掉吹牛的毛病,首先自己要作出表率,實事求是,不誇大其詞,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明白,吹牛並不是一個好現象,也無法為自己的壞習慣找到說辭,父母的教育更能名正言順。

誠實,是一種寶貴的品德,父母都喜歡真誠的孩子,可愛吹牛或偶爾說說善意的謊言,對每個人來說都很難避免,尤其是心智尚不健全的孩子,他們更習慣用吹牛來獲得自信。

家長千萬不要一味地打壓,而是要肯定孩子的想法,幫他一起實現自己說出去的話,教會孩子客觀地認識地認識自己。幫助孩子誠實地面對自己和生活。#秋日生活打卡季#

作者:等風來

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左手執筆右手帶娃,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內心也要擁有自己嚮往的詩和遠方,關注我,持續給您提供更多育兒乾貨。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cb84205e52455a950a4e98e0b48c4c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