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人考:趙彥端(6)

2023-06-07     小樓聽雨詩軒

原標題:宋詞人考:趙彥端(6)

鍾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現任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古文獻整理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特聘教授。兼任國家留學基金委「外國學者中華文化研究獎學金」指導教授,中國韻文學會榮譽會長(原會長),全球漢詩總會副會長,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中央電視台「詩詞大會」總顧問、《小樓聽雨》詩詞平台顧問、國家圖書館文津講壇特聘教授等。曾應邀在美國耶魯、史丹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講學。

編者按:

本文是鍾振振教授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全宋詞人年譜、行實考》(項目批准號17ZDA255)的階段性成果。

宋詞人考:趙彥端(6)

水調歌頭·為壽

[宋]趙彥端

淦水定何許,樓外滿晴嵐。落霞蜚鳥無際,新酒為誰甘。聞道居鄰玉笥,下有芝田琳苑,光景照江南。已轉丹砂九,應降素雲三。〇憶疇昔,翻舞袖,縱劇談。玉壺傾倒,香霧黃菊釀紅柑。好在當時明月,只有爐薰一縷,緘寄可同參。剩肯南遊不,蓬海試窮探。

趙彥端,《宋史》無傳,清·陸心源《宋史翼》亦未增補。《全宋詞》小傳較簡略,且間有訛誤,茲予訂補。

彥端,號介庵居士。祖籍開封府浚儀縣。寓居洪州南昌縣。非「鄱陽人」。高宗紹興十年至十三年六月,左修職郎、臨安府錢塘縣主簿。十二年四月,降一官,當為左迪功郎。十四年至十五年,建州觀察推官。約二十二年至二十五年四月,秀州軍事判官。階官改左宣教郎。約二十六年三月至二十九年三月,知饒州餘干縣。約三十年至孝宗隆興元年五月前,福建路提點刑獄司幹辦公事。隆興元年五月後,除國子監丞。乾道元年八月,已為吏部員外郎。二年五月,已權樞密院檢詳諸房文字。同月或稍後,知江州。

一三、知江州不數月,召為樞密院檢詳諸房文字。

宋·韓元吉《直寶文閣趙公墓志銘》曰:除知江州。不數月,召為檢詳文字。

按,「檢詳文字」的全稱,即「樞密院檢詳諸房文字」。

一四、乾道二年(1166)十二月前至三年(1167)九月,尚書省右司員外郎。

宋·韓元吉《直寶文閣趙公墓志銘》曰:召為檢詳文字。遷右司員外郎。而葉公既相,德莊為言人材巨細可用不可用,大抵稱人之善,以助朝廷之選。

按,「葉公」指葉顒。「既相」,謂已任宰相。《宋史》卷二一三《宰輔表》四曰:(乾道)二年丙戌十二月甲申,葉顒自參知政事除左通奉大夫、左僕射、同平章事兼樞密使。

宋·林光朝《艾軒集》卷九《正字子方子窆銘》曰:友陵逆其婦以來,乃為天水趙德莊之女。德莊,重所以相友者,今為右司員外郎。

按,宋·韓元吉《直寶文閣趙公墓志銘》曰:二女,一嫁同年進士秘書省正字方翥之子,即友陵也。

一五、乾道三年(1167)九月,除直顯謨閣、權發遣江南東路計度轉運副使公事。十一月,階官已至左朝散郎。四年(1168)十一月,階官已至左朝請郎。五年(1169)四月,猶在此任。

《宋會要輯稿·選舉》三四之二〇曰:(乾道三年)九月二十七日,詔右司員外郎趙彥端除直顯謨閣、江南東路轉運副使。

又《食貨》五八之五、六曰:(乾道五年)四月十四日,……權發遣江南路路(按:當作「東路」)計度轉運副使趙彥端等言:臣等近恭奉御筆處分,以饒、信二郡嘗有水患,令臣等協力應辦儲蓄賑濟。

按,此條又見《食貨》五九之四四、六八之六六。

宋·周應合《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官守志》三《諸司寓泊·轉運司·題名記》曰:「趙彥端,左朝散郎、直顯謨閣、副使,乾道三年十一月二日到任。

又卷三二《儒學志》五《貢院·重修貢院記》曰:建業多士,異材輩出,曩有魁群儒,首異科,而為名公卿者,項背相望也。故其後子弟益自勉,應三歲之詔者常數千百人。兵興,百事鹵莽,有司不暇治屋廬以待進士,始奪浮圖、黃冠之居而寓焉。郡凡幾守,率置不問。或告之,則曰「此非吾之所急也」。史侯自天官貳卿出鎮之明年,諸生以是為請,而其故基為閭閻、營舍者四十年矣。侯慨然念之,指地而易其居,捐金而償其遷築之費,取羨餘之木為屋百有十楹。適它郡潦傷,民流移江山(按: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作「江上」,是),侯因募之,使食其力,不足則助以廂卒。經始於季夏,中休,竟事於中元。是歲,乾道四年也。……十一月旦,左朝散郎、充敷文閣待制、知鎮江軍府事宣城陳天麟記,左承議郎、通判建康府事姑蘇嚴煥書,左朝請郎、直顯謨閣、權發遣江南東路計度轉運副使公事浚儀趙彥端書額。

又卷二三《城闕志》四《諸倉》曰:廣濟倉,有東、西倉,又有新倉。……新倉在廣濟西倉北,乾道四年,留守史公正志以親軍寨及作院地增拓舊基,西偏建為新倉。轉運副使趙公彥端為記。

後附該記全文,自署曰:五年春三月辛未,左朝請郎、直顯謨閣、權發遣江南東路計度轉運副使公事趙彥端記。

宋·韓元吉《直寶文閣趙公墓志銘》曰:遷右司員外郎。……始德莊父子甚貧,客四方。祖妣與其昆弟及妻子喪,皆槁葬未厝。德莊曰:「吾得去畢此,幸矣。」既諸公留之不可,除直顯謨閣,為江南東路計度轉運副使。即冒大雪走餘干,畢葬而後還。朝廷增修邊備,與予同論江淮事宜及所俘去留,上批紙尾,俾與大將議。饒、信州大飢,民強糴為暴,官廩不繼。德莊行部,請留二州上供米各三萬斛賑糴,自是歲以為常,民以不病。

宋·韓元吉《南澗甲乙稿》卷三《寄趙德莊二首》其一曰:報陟西樞椽(按: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作『西樞掾』,是),遙憐勢未行。葬親嘗有請,去國豈無名?松菊關心在,江山到眼青。琵琶洲畔宅,歸計幾時成?

又其二曰:早辱交情厚,年來事輒同。自知榮宦拙,甘為好詩窮。鳧雁且依水,馬牛還信風。故應懷李白,但欲老江東。

按,韓元吉作此二詩寄趙彥端,正在彥端自請出朝葬親,除江東轉運副使時。

(未完待續)

作者/鍾振振 編輯/馮 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b7b602a75aa3e824fa1625ce542ee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