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劉姥姥:看透不說透,是成年人最高的情商

2023-10-07     富書

原標題:《紅樓夢》劉姥姥:看透不說透,是成年人最高的情商

作者:蔞蒿滿地(富書作者)

《紅樓夢》中劉姥姥絕對是一個神奇的存在。

她一個窮苦的普通村婦,大字不識,本想靠著榮國府打秋風,卻在大觀園中混得如魚得水。

書中寥寥幾筆,通過對劉姥姥進入大觀園的表現,將一個深諳生活智慧的普通小人物描寫得惟妙惟肖。

不過是幾個情景的轉換,卻將劉姥姥的看透不說透的高情商體現得淋漓至盡。

看透,是劉姥姥的洞察;不說透,是劉姥姥的智慧;看透不說透,是她最高情商的表現。

看透是一種洞察

劉姥姥因為生計而不得不借著曾經的親戚關係去榮國府攀附,順利拿到「給丫頭們做衣服」的二十兩銀子和一吊零錢滿載而歸。

於是第二年,劉姥姥主動帶著豐收的瓜果二進榮國府,並得了賈母的青睞,得以留在園裡小住。

在宴會上,鳳姐和鴛鴦有意作弄劉姥姥,私下「教」她賈家吃飯的禮節。

於是等賈母剛一說聲「請」,劉姥姥便站起身來,高聲道「老劉老劉,食量大似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

說罷,又鼓著腮子不說話。

劉姥姥這副滑稽的樣子,讓宴會上上下下人都哈哈大笑。

事後,鴛鴦給她賠不是,劉姥姥絲毫不在意,大度地說:「姑娘說哪裡話!咱們哄著老太太開個心兒,可有什麼惱的!你先囑咐我,我就明白了,不過大家取個笑兒。我要心裡惱,也就不說了。」

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儘管劉姥姥沒有見過什麼大世面,但是在宴席中卻能迅速看透丫鬟們的用意。

之後她不僅不說破,還積極配合,更是因此得到了一干人等的另眼相看。

劉姥姥的聰明之處就在於擁有超強的洞察力,能夠透過複雜的事物,看透事情的本質。

她深知榮國府最具有話語權的是賈母,這群人想要做的不過是逗賈母開心,自己出個丑,博得賈母一笑,何樂而不為。

《詩經》有云:「明以洞察,哲以保身。」

關鍵時刻,看透事物本質的洞察力不僅能夠輕鬆獲取既得利益,更是安身保命的第一要務。

晴雯作為賈寶玉身邊的一等丫鬟,就是因為沒有看透當前局面的洞察力,才被趕出大觀園並最終喪命。

王夫人身為寶玉的嫡親母親,對寶玉身邊人的處置擁有極強的發言權。晴雯作為賈母派到寶玉身邊的丫鬟,本就不招王夫人喜歡,結果她不但不低調行事,還處處搶 尖,終致受到迫害。

看透局面,看穿別人的心理,是一種洞察,也是一種生存立世的本領。

不說是一種智慧

《荀子·非十二子》里曾經說道:「言而當,知也;默而當,亦知也。」

你言語得當,別人會覺得你明理智慧;在不該說的時候保持沉默,也是明理和智慧的表現。

有些人總要在各種場合見縫插針說話抖機靈,卻不知某些時候不說更是一種智慧。

在參觀大觀園中幾個姑娘房間的時候,經過黛玉的房間和探春的房間,劉姥姥都有所表現,卻在參觀寶釵房間的時候,沒有關於劉姥姥的任何語言或動作描寫,好像在這群人中不存在似的。

這其中的妙訣就在於賈母對於黛玉和探春是喜愛的,所以對於她們的房間一會兒嫌紗窗顏色不夠鮮亮,一會兒又嫌檐下的梧桐長得不夠粗,恨不得把好東西都給用上。

而到了寶釵處,同樣是讓人拿好東西,卻是嫌屋子陳設太過素凈,一來親戚來了看著不像樣子,二來犯忌諱。

聽話聽音,鑼鼓聽聲。

賈母這番說辭裡面的嫌棄明眼人一聽便知。

所以劉姥姥一改之前不斷打趣的行為,靜默不言。

此時劉姥姥的不說,不僅保有了寶釵母女的體面,更是一種大智慧。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史湘雲,在一次聽戲的時候眾人都看出戲子和黛玉相像,卻只有史湘雲說了出來。

寶玉對她使眼色,史湘雲反而不依不饒,覺得是別人看不起自己,開不得玩笑。

固然有人覺得史湘雲的實話直說是直爽可愛,卻不知她的心直口快,讓別人如鯁在喉。

明知道對方心有忌諱,偏偏提出來,讓別人惱怒。

明知道對方身處尷尬,偏偏說出來,讓別人難堪。

相比之下,不該說的時候不說方為大智慧。

就好比俗話所說:「話不可說盡,事不可做盡,萬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何必一味地用語言彰顯自己呢,真正的大智若愚是在不該說話的時候保持沉默。

看透不說透是最高的情商

巧姐被舅舅王仁策劃賣給外藩當偏房,四處求救無門的平兒正巧遇到劉姥姥上門,於是將難處一五一十的告知劉姥姥。

劉姥姥即刻就給出了直接走人藏起來的主意,並與平兒積極配合,將巧姐藏到了自己的屯子裡。

及至巧姐的父親賈璉回來之後,劉姥姥將巧姐送回賈府,一貫擅長言語的她卻在賈璉面前什麼都沒說。既沒有極力表功,也沒有痛陳別人的不是。

其實,在平兒向她求救的時候,劉姥姥就已經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她未嘗不知道整件事的起因是巧姐舅舅和其他人一起想出的注意,尤其還有邢夫人的助紂為虐。

此時的劉姥姥,說自己的勞苦功高,未免有向賈璉討要好處的嫌疑;說別人的不是,對方是賈璉的母親和舅舅,由一個外人來評判自己的親人,賈璉勢必心裡會不得勁。

她的一言不出,恰恰是高情商的表現。

看透又說透的人是什麼樣的?

趙姨娘可說是典型的代表。

她雖然身份低微,卻早已清醒地看透了寶玉和賈環之間的競爭關係,以及賈母、王夫人等一干人等對兩人的態度差異。

但她的愚蠢之處就在於,每每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卻偏偏要嚷嚷出來,鬧得彼此沒臉。

因芳官將茉莉粉代替薔薇硝給了賈環,趙姨娘滿心不忿,便對賈環大罵,「有好的給你!誰叫你要去了,怎麼怨得他們耍你!」

底下的奴才們看人下菜碟是免不了的,但找當家主子告上一狀,或隱忍不發待到時機成熟再下手整治都不失為一種方法,她卻偏偏當著賈環的面將母子倆的尷尬境地說破。

除了折損孩子的自尊心,將賈環養得又蠢又壞,又有什麼用呢。

有些事情就算你看透了,又何必說透呢?非要把話說透,將尷尬赤裸裸地擺到明面上,反而失了臉面。

有些事,看透就行,不必說透;看穿就行,不必拆穿。

看透不說透,方是成年人最高的情商。

成年人最高的情商,莫過於看透不說透,不言片語又能讓彼此都體面。

劉姥姥作為一個身處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卻在人情世故中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為人處世之道,是身處在當今社會的我們,也應該學會的大智慧。

作者簡介:蔞蒿滿地,富書作者,第4本書即將出版,圖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中,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本文: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註: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b52fa471213e958acbe32f92b6ecb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