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洲第一猛將,多爾袞一母長兄,為何如此輕易就被順治皇帝除掉

2023-11-05   張桃子

原標題:滿洲第一猛將,多爾袞一母長兄,為何如此輕易就被順治皇帝除掉

清順治七年,權傾天下的攝政王多爾袞,竟然在狩獵途中墜馬摔傷,不治身亡。臨終前,他將自己的哥哥阿濟格招到身邊,秘密商討身後權力部署。可是這位滿洲第一猛將,多爾袞的一母長兄愛新覺羅·阿濟格竟然還沒等著有所動作就被順治帝安排的濟爾哈朗等人抓捕入獄,次年被年僅14歲的順治帝削爵、圈禁、處死。

1、兩個親弟弟都已去世

阿濟格在努爾哈赤、皇太極時期並未受到重用,儘管他長相兇猛,做事果敢決絕,天生就是一個帶兵打仗,屬於戰場的人物。皇太極突然駕崩,多爾袞權衡利弊以後將年僅6歲的皇九子福臨推上皇位,自己則擔任輔助朝政的攝政王。從這時開始,多爾袞的一母同胞阿濟格和多鐸才開始得以重用。在清軍揮師入關的所有戰役中,阿濟格都是衝鋒在前,異常勇猛,他以56戰全勝的絕對性優勢壓倒性的穩居滿洲第一猛將稱號。但他畢竟是在多爾袞的重用和支持再加上軍事天才多鐸的在幫策應下才得以發揮出自己的軍事天才,取得如此高的軍事成就。順治六年,多鐸身染天花不治身亡;順治七年,多爾袞墜馬摔傷,一命嗚呼,失去了兩位權勢滔天的弟弟支持和幫助,失去了兩個弟弟背後的強大勢力,你想想這個只知道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大老粗能是大清皇帝的對手嗎?

拋開多爾袞不說,阿濟格照著自己的小弟弟多鐸也差的很遠,最關鍵的差距就在於多鐸手中掌握著八旗中的戰鬥力強悍的正白旗軍隊,阿濟格原來擁有的鑲白旗軍隊早在崇德年間就因罪被皇太極轉給了多爾袞率領。所以,順治七年的時候,阿濟格手中並無軍隊掌握,雖然數次帶領軍隊參與戰役,但都是臨時性的統帥。

多鐸和多爾袞的相繼去世以後,朝廷局勢逐漸明朗,天命年間的「八大貝勒」除了阿濟格以外,就只剩下德高望重、同樣為攝政叔王的濟爾哈朗。作為努爾哈赤的侄子,他堅定的支持皇太極一脈的皇位傳承,此時更是堅定的站在年幼的順治皇帝身後。在阿濟格和順治皇帝之間,本來就很好選擇,畢竟把持朝政的多爾袞已經沒了,已經不能左右朝政和大清命運了。濟爾哈朗的選擇則給滿洲貴族們吃了一顆定心丸,他們紛紛站到了順治皇帝一邊,堅定擁護大清正統。有了滿洲諸王和朝中群臣的支持,哪怕順治皇帝只是一個還在吃奶的小寶寶,對付阿濟格也綽綽有餘了。

多爾袞臨終前將阿濟格招到身邊,讓他繼續自己之前的輝煌,牢牢把持朝政大權。而阿濟格之所以敢於在這個時候向朝廷伸手討要權力,想讓順治皇帝將自己封為「叔王」繼續攝政,把持朝政除了他的過於自負和頭腦簡單外,很大程度上因為他對兩個弟弟手中握有的正白、鑲白旗軍隊控制能力的錯誤判斷。阿濟格以為,雖然兩個弟弟已死,但他們手中擁有的兩白旗會堅定地站在自己一邊,擁護自己掌握最高權力。可是,兩白旗對於這個頭腦簡單,政治智慧幾乎為零的野生動物根本不感冒,甚至有些瞧不上,更別提為其賣命處出力來對付大清正統的皇帝了。所以,無論從哪方面看,阿濟格都不是順治皇帝的對手,他的失敗是必然的!

參考文獻:《清史稿》、《清世祖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