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衝出湖北公路下3000具屍骸,73歲老人老淚縱橫:他們都是英雄

2024-10-29   張桃子

古往今來,戰爭都是殘酷的,戰場更是慘不忍睹,哪一場戰爭都有回不去的人,哪一個戰場都有無法描述的悲壯。

幾千年來,世界上發生了多少場戰爭已經無法統計,各種戰爭散落在形形色色的史書裡面,強者靠戰爭征服弱者,弱者靠戰爭反抗強者,有些戰爭是無理的欺辱,有些戰爭是正義的反抗。然而,無論是什麼戰爭,都有將士們埋骨沙場,為了他們心中的道義。

犧牲的將士們太多了,他們的名字並沒有全都被刻到紀念碑上,甚至有很多,根本不知道埋骨何處,他們的親人再也找不到他們,這不能不令人唏噓。

2010年,在湖北宜昌黃花鄉南邊村,宜巴高速正在根據進度積極施工,這是一條打通宜昌和巴東之間的運輸通道,早日通車就可以早日將宜巴之間來往的時間縮短,這對兩地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但是有一天,突降暴雨,施工不得不中途停止,施工人員焦急萬分卻又無計可施。就在暴雨停後,工人們終於得以繼續施工,但是工地上卻突然挖出了一具具白骨,所有的人都驚呆了。

他們趕緊上報,警察和一批文物保護專家迅速趕到現場馬上拉起了保護線展開勘測,繼續開展挖掘工作,並前前後後居然挖出了3000具骸骨!一時間,猜測紛紛。這顯然不是一般兇案現場,難道是古代的墓葬,這些是殉葬的屍骸?難道是古時的戰場,這些是戰死的將士?難道是封建奴隸制的悲劇,這些是被活生生埋掉的百姓?

「不是的,他們都是英雄。」就在眾人紛紛猜測的時候,一位老人老淚縱橫道出了真相「他們都是抗日戰場上犧牲的英雄。」

老人名叫秦德標,今年已經七十三歲了,他說抗戰期間,湖北宜昌黃花鄉南邊村附近有一所野戰醫院,當時環境非常艱苦,野戰醫院的物資也非常匱乏,缺人手缺醫藥都是很平常的事情,這樣的情況必然導致傷員們得不到很好的救治,很多傷員就因為得不到及時的治療或者藥物的救治而失去了生命。

後來經過考古學家們證實,這裡確實是75軍預備第四師將士們的埋骨之處。1941年的春天,75軍預備第四師師長傅正模率軍駐紮在小溪塔地區,在這裡對日軍實施防禦。1940年,日軍對宜昌展開攻擊,雖然遇到了強烈的抵抗,然而日軍裝備軍械畢竟遠勝於我,宜昌很快就失守了。

日軍占據宜昌後,日軍從兩河口東邊開始修建軍事工程,妄想以宜昌為根據地進一步攻擊並占領四川。為了阻擋日軍侵略的腳步,75軍預備第四師付出了慘烈的犧牲。

當時戰爭中倖存下來的通訊兵易行錫回憶說,當時野戰醫院已經完全超負荷運轉,而且從戰場到醫院的路途非常遠,路況又很差,很多重傷員撐不到醫院就去世了,即使能撐到醫院的,也有些根本得不到救治,所以犧牲的將士特別多。由於戰況緊急,對於犧牲的將士也無法一一悉心安葬,只能就地埋葬,久而久之,這裡就埋葬了三千餘名犧牲的將士。

原來如此,沒有這些為國家拚命的將士們,哪裡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呢?當地馬上保護和悉心安葬了將士們的遺骨,並立碑紀念。

他們是英雄,他們應該得到人們的敬仰和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