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PK!廈門叫板漳州泉州,哪個是你心中的美食高地

2019-11-06     廈門吃貨王

· 參賽作品 ·

薑母鴨

薑母鴨滋而不膩,溫而不燥,連很多不喜姜味的食客都愛上這一口。支起的一整排砂鍋,滋滋作響,光聽聲音就犯饞。

不間斷翻炒的鴨肉,逼出多餘的油脂,露出讓人食指大動的焦糖色。鴨肉被煲得軟爛入味,絲毫不柴,不帶一絲腥味兒。

吃過的人都知道,這老薑是這鍋薑母鴨的靈魂。煎得微微蜷縮起的薑片,姜味被麻油香和酒香裹在一起,入口辛香不嗆辣,每一口都挑逗著你的味蕾。

· 參賽作品 ·

冬粉鴨

在廈門吃鴨,必不可少冬粉鴨。鹹水鴨肉配上清澈的湯,無論何時都能溫暖你的心和胃。

加了冬菜的湯頭鮮甜清冽,上面還飄著一層淡淡的浮油。慢火熬煮10小時以上,燉得夠火候,完全喝的出湯的鮮美。

細滑的冬粉晶瑩剔透,剛端上桌就要趕緊嗦上一口,飽含湯汁又有韌勁,下肚就充盈著滿足感~

· 參賽作品 ·

廈門麻辣燙

在廈門芸芸小吃中,廈門麻辣燙是最容易讓人上頭的特別存在,讓你拋開簡陋環境,一口下去,就能感到滿溢的幸福。

干拌、油炸、花生醬,就是屬於廈門獨有的情懷和老廈門的記憶符號。老闆自會根據十幾年的經驗來處理這些肉和菜,有燙有炸,口感自成一派!

剛燙好的面和醬料融合得更完美;炸物炸得外酥里嫩,沒有那麼油膩!要濕要干拌還是要炸,全可憑你喜好定製,再挑剔的味蕾都會被征服!

· 參賽作品 ·

漳州四果湯

要說漳州人的樂趣,必須是在炎熱的夏日傍晚時分,喝上一碗四果湯,釋放積累一整天的暑氣。

雖說是四果湯,料可遠遠不止四樣,但作為漳州的標配,湯圓、阿達子、綠豆、紅豆、薏米、銀耳、仙草、石花、菠蘿、西瓜...一樣也不能少。

覆蓋著尖尖頂的刨冰,澆上一勺蜂蜜水,一碗四果湯就做好了。戳融的冰沙,加上這些普通又常見的配料,這才是古早味的糖水。

· 參賽作品 ·

漳州滷麵

滷麵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是漳州人最愛的街頭小吃之一。不管是紅白喜事,還是一天三餐,一碗打滷面就是漳州人才懂的生活。

鹵湯配料豐富,放有海鮮乾貨乾貝、魷魚、蝦米等提味,使得鹵湯的味道更加鮮美。湯汁微稠,喝起來順滑濃郁、鮮甜,令人回味無窮

最重要的當然少不了滷料。豐富的滷料讓這一餐變得豐盛滿足,那滋味自是妙不可言。

· 參賽作品 ·

豆花粉絲

雖然豆花的咸甜派吵得難捨難分,但漳州人的眼裡豆花和粉絲才是絕配,沒有複雜的調味,簡單的豆花+粉絲+滷料,就能讓你垂涎三尺!

每日新鮮製作的純手工豆花,味道很正,每天3大桶都不夠賣;晶瑩剔透的粉絲也很爽口,二者結合在一起,正是漳州人念念不忘的老味道。

菜脯、香菜、蒜蓉,懂吃的老饕們一定不會落下這些提味步驟!再來上一口熱湯,這滿足感簡直了!

· 參賽作品 ·

泉州面線糊

對泉州人來說,面線糊不僅是小時候的不能抹去的味覺記憶,也是閩南深厚文化底蘊的寄託。「糊而不爛,清而不濁,鮮美可口,香飄四溢」就是泉州面線糊的縮影。

每天採購來新鮮帶肉的豬大骨進行熬湯,然後在大骨湯內加入蝦米、魚肉進行提鮮,這樣的湯頭才能作為面線糊的湯底。

細滑的面線入口即化,滿嘴喝的就是湯頭的鮮甜。再加上醋肉和大腸,一碗熱氣騰騰的美味就上桌了。

· 參賽作品 ·

泉州醋肉

在泉州,不管是五星級酒店,抑或是街邊的面線糊店,或者是在家家戶戶的餐桌上,你都可以見到它的身影。

雖然每家每戶都有自己製作醋肉的秘訣,但是在外路過炸料攤,聞到那陣香味,還是會忍不住買上一斤!

炸醋肉外表金黃,吃起來外酥里嫩,帶著淡淡的醋香,剛起鍋,香味就勾來了許多人。

· 參賽作品 ·

泉州潤餅

潤餅卷髮源於福建泉州,而後流行於台灣、福建地區,又稱潤餅、嫩餅菜,這是一種比春卷更為古老的吃法。

剛包好的潤餅菜,熱騰騰的,拿在手裡甚至有些燙手。用一張薄薄的餅皮,卷進10餘種美味,是無數泉州人難忘的一種味道。

潤餅餡里,至少會有豬肉、豆乾、豆芽幾樣,根據每家的做法不一樣,多多少少還會有一些別的材料。咬上一口,先是Q彈的潤餅皮,再接著是不同口感的食材在口腔碰撞。

今日話題

閩南美食萬萬千

#在你們心裡哪個城市的美食更得你心呢?#

廈漳泉的小夥伴快出來分享下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W66SG4BMH2_cNUgpli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