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有福之人毛腳杆,無福之人光腳杆」,也有說法是「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不管哪種說法,字不同意思相同,這句俗語也是話糙理不糙,雖不能說有什麼科學依據,但也是古人生活智慧的結晶,還是有一定的道理。
「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這句話是針對男性而言的,畢竟老年間女性不像現在能自由露大腿,腿上有沒有毛外人也不知曉,話說回來,不論古今,大毛腿的女孩子總是在美觀上不那麼討喜。
顧名思義哈,就是說有福氣的男性,腿上會長滿腿毛。
古代的太監,叫做「不是男人的男人」,你別說腿上沒毛了,嘴上都不長毛(鬍鬚)。古人在形容一個人年輕幼稚,也往往說乳臭未乾,或者說嘴上沒毛,辦事不牢。
我們看古典小說,像隋唐、水滸之類的,有許多生活在底層的好漢,書中對這類好漢的形容,往往少不了「一巴掌寬的護心毛」這幾個字。
你看,男性的毛髮茂盛與否,通常是檢驗男性陽剛與否的標準和條件。
對普通的古代百姓來說,種地是他們的日常生活,也是養活家庭的必備技能,腿上有毛,說明這家人的頂樑柱十分陽剛威武,幹活有力氣。就算不種地,從事經商或其他工作,也需要兩腿力氣,才能受得住奔波之苦。
所以,對於普通人家而言,無論你從事什麼工作,都需要能吃苦、有力氣,才能養活父母妻兒了。
勤勞又能幹的人,日子雖然普通,生活甚至有些緊巴巴的,但是一家人和諧平安,當然是有福之人了。
另一種說法是,福通富,說富有的人也會長滿腿毛,為什麼呢?
因為窮苦人下田幹活,往往會滿腿傷痕,而富有人家的男性,躺在家裡就能享福,他們不需要從事體力勞動,更不消說雙腿傷痕累累了,可愛的小腿毛們得到了精心的保護,自然生長,茂盛而濃密,一看就是有福之人。
前面說了,毛髮濃密與否,是檢驗男性氣質的標準。
毛髮稀疏的男性,在古代的審美中,被認為是缺乏陽剛之氣,不具有男性的胸襟和魄力,也表示這個男性身體柔弱,是腎陽不足的表現。女性腿上就沒有毛,因此,光腳杆的男性,也被總是容易被「娘化」。
男性作為家庭甚至家族的頂樑柱,如若太過柔弱,就很難扛起家中的責任,很有可能從此衰敗下去,與「福氣」是沾不上邊的。
說這句話有道理,是因為古人缺乏科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總結出這種「以毛取人」的經驗,畢竟,外表看起來更威武陽剛的男性,至少在心理層面,更能獲取別人的信任,女孩子也更願意嫁給這樣的男性。
但時過境遷,審美標準也會發生變化,現在小鮮肉往往更有市場,獲得更多女性的青睞,而且隨著人們越來越有正確的科學觀,也知道個人的能力,和外表的聯繫是非常薄弱的,美好的外表,也許能帶給你更多的資源,但如果你沒有能力駕馭,給的資源越多,越是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