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挑食,可能是「食物恐新症」?家長用對方法,挑食不再是問題

2020-04-15     小C育兒家

兩歲的天天又和媽媽玩起了奔跑大戰,每到吃飯的時候,就是天天最開心的時候,因為這時媽媽會端著碗跟在自己後面追,如果追得上他,那麼他就要吃一勺飯,如果追不上,那麼他就能得到一朵小紅花,這讓天天覺得非常有意思,每天都樂此不疲。

可是媽媽卻覺得很心累,天天不僅不願意自己吃飯,而且還非常挑食,雖然知道追著喂飯不好,但是媽媽又擔心天天總是不好好吃飯,會影響身體發育,所以還是會明知故犯,以至於她和天天都養成了習慣,只是顯然這是惡性循環。

中國紅基會等機構資助的《城市學齡前兒童飲食行為與營養健康干預研究》調查結果顯示,44.4%的3—5歲城市兒童存在偏食現象,50%的兒童挑食。

由此可見挑食並不是個別存在的現象,而是現在很多孩子的共性。

為什麼孩子會挑食呢?

1、家長本身就有挑食的習慣

孩子挑食與遺傳有關,可能是「食物恐新症」

英國倫敦大學理學碩士Lucy J. Cooke等在《美國臨床營養雜誌》中報告,他們的研究發現,子女對從未吃過的食物產生抗拒,與他們的遺傳有關。研究人員將這種行為稱為「食物恐新症」。

該研究小組根據結果表示,對新食物的恐懼程度將會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他們還指出,在現代環境中,這種厭新傾向對兒童健康有潛在的不利影響,這有可能導致兒童因偏食而不能食用足夠的蔬菜和其它有益的食物。

而這種嘗新恐懼症可以通過不斷重複地給孩子提供新食物,使他們對新食物的熟悉程度逐漸上升,這樣不喜歡吃的食物也會慢慢變成喜歡吃。

所以研究人員建議父母多讓子女看到不同種類的食物,以降低「食物恐新症」對子女的影響。

但研究人員警告,用處罰的方式逼孩子嘗試新食物,並不是達到預期效果的方法。

2、家長在飲食上驕縱孩子

孩子對食物的偏好本來用言語去表述,遇到喜歡吃的東西時他們會吃個不停,但是對於不喜歡吃的東西卻碰都不願意碰。

當父母看到孩子迷戀某樣食物時,往往不忍心去限制他們,但是如果孩子吃得過多很容易引起疳積,造成脾胃不和,影響他們日後對這種食物的排斥。

3、錯過孩子味覺的最佳發育期

孩子在添輔食之後,他們的味覺便開始進入了快速的發育期,一般在一歲之前,父母一定要注重對孩子輔食的製作和搭配,因為這是孩子味覺發育的黃金時期。

如果父母對此有所忽視,那麼孩子也很難順利形成從流食到固體食物的過度,為之後的挑食埋下了隱患。

4、父母喂養不當

父母對孩子都看得非常重,想方設法想要給他們最好的一切,特別在食物上會格外注意,力求孩子每一口進嘴的食物都做到儘量精細,同時不避諱零食和冷飲。

其實孩子也要適當攝入一些粗糧,這樣才能讓他們營養均衡,而且零食要儘量少吃,冷飲最好不吃,否則很容易引起脾胃不和。

如何讓寶寶好好吃飯,不挑食?

  • 教會孩子獨立吃飯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在一定的年齡段之後,必須要學著自己吃飯,而且要和大人一樣坐在飯桌上,這是他們成長的必經過程,也是他們成長的一種表現。

如果孩子選擇拒絕,那麼父母也不要因為擔心孩子吃不飽而總是喂飯,完全可以讓孩子嘗試一下飢餓的味道,這樣他們才會知道吃飯的重要性,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都會學著自己吃飯,也不會再挑食。

  • 營造良好的用餐環境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自己平時外出吃飯最看重的是什麼,相信除了食物的味道之外,應該會對用餐的環境也有一定的要求。其實孩子也是一樣,父母儘量要為他們營造一個最適宜吃飯的環境,這樣孩子才能形成一種條件反射,知道這個時候就應該好好吃飯。

父母在吃飯的時候不要互相之間大聲講話,也不要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當然更不能允許孩子邊吃飯邊看電視。父母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任何事都有規矩,吃飯也是如此,不能隨意走動,儘量保持安靜。

  • 做到獎懲分明

對於剛剛嘗試獨自吃飯的孩子們而言,父母可以適當的採取一些手段,在孩子能夠好好吃飯,不需要喂不亂跑也不挑食的情況下,給予孩子一個小小的獎勵,比如一張貼紙或者小紅花,獎勵雖小但卻是對孩子的肯定,會讓他們主動的做得更好。

當然,如果孩子吃飯的過程中有一些不恰當的行為,那麼父母也必須及時指出來,並且嚴厲的禁止孩子這麼做。這時父母可以給予孩子適當的批評,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引導孩子,讓他們知道好好吃飯的重要性。

  • 不要強迫孩子

雖然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不挑食,好好吃飯,並且想方設法的用孩子不喜歡吃的食材嘗試各種烹飪手法,希望以此來引起孩子的注意。但是依然會有孩子選擇無視,這時父母千萬不要操之過急,強迫孩子吃他們不想吃的食物,這樣只會讓孩子更牴觸。

給孩子一點時間,如果他們真的不願意吃,那麼就選擇尊重孩子,可以找一些營養相似的食物代替。因為也許在過段時間之後,孩子會突然又對這種食物感興趣,讓孩子自己主動的接受,會比強迫他們好很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Op9fXEBiuFnsJQVwqo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