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三大島嶼,每年擴大5平方公里,到底是好是壞?

2019-07-25   萌行視界

在我國廣袤的大地上,有著很多的島嶼。國內的許多島嶼中小島嶼占據了大多數,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里的大島只有3個,它們分別是台灣島、海南島和崇明島。台灣島和海南島可能經常會出現在大眾的視線中,其中有這麼一個島嶼,它的面積還在不斷的擴大中,可能只有一小部分小夥伴聽說過這個名字,那就是崇明島。

崇明島是長江三角洲的沖積島嶼,也是中國第三大島嶼,面積1200.68平方公里,人口約82.15萬,被譽為「長江門戶、東海瀛洲」,是中國所有沖積島中面積最大,也是所有沙島中最大的。崇明島大部分屬於上海市崇明區,小部分屬於江蘇省啟東市啟隆鎮和南通海門市海永鎮​,崇明島正式成為陸地並且有人居住已有1300多年歷史,島上沒有起伏的丘陵,幾乎都是平地,土地肥沃;出產各種海產品和農產品,是上海周邊有名的魚米之鄉。但是因為島上的各種地理因素,面積每年增長約5平方公里。

崇明島是中國的第三大島嶼,和其他兩大島最大的區別就是崇明島屬於沖積島嶼,衝擊島嶼是陸地的河流夾帶泥沙搬運到海里,然後不斷沉積,漸漸形成的海上陸地。也就是說只要海里有泥沙沉澱,這種衝擊島嶼就會不斷的擴大。現在崇明島的面積為1200.68平方公里,但因為是衝擊島嶼,崇明島的面積每年都在增加,有專家預計在50年後崇明島將會和北邊陸地接壤。

一直以來,崇明島物產富饒,人民安居樂業,遠離大城市的喧囂,是很多周邊城市居民的度假勝地。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崇明島最不好的地方就是海拔比較低,整個崇明島最高的地方海拔也只有5米,而如今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正在升高,這樣說來崇明島仿佛身處不安的地方,也會變得非常危險。對此網友們也表現出了不同程度的擔憂,如果真的海平面升高的話,那崇明島的居民又將何去何從?

崇明島來往上海市區的碼頭主要在南面的南門港碼頭,分為客運和貨運碼頭,這個碼頭早在光緒年間(1896年)就開始運作,100多年的運輸歷史承載了太多的榮耀和故事。說是南門觀光大堤,其實就是長江入海口和港口的江岸,但把堤岸的牆面刷成了亮眼的淡藍色,和大海融為一體顯得分外妖嬈。閒暇時刻放下手中繁忙的工作,來到這裡走一走,內心就像大海一樣波瀾壯闊。找一個長椅坐下,可以看到對面客運碼頭來來往往的船隻和人流,背後是公園裡鍛鍊的老人們,時間在這裡流動得特別慢。

到崇明島吃農家樂是絕對必要的,當你每天在這座小島行駛的過程中,田野間豐富的物產和隨處可見的農場環繞在你周圍,你就會覺得,這裡就是一個儲存天然食物的寶島。對於農家樂來說,崇明當地像前衛村、虹橋村都是比較出名的,幾乎整個村子都是個體戶形式的農家樂,這樣的農家樂比較適合想體驗純正當地農家生活的家庭,而如果是考慮環境,或者是奢華,那么小夥伴們可能更多的會考慮高檔酒店。

小編認為,在大城市生活久了,會感覺呼吸的空氣中都充滿了各種噪音和汽車尾氣。不如到城市周邊走走看看,那些郊外的風景才更加的貼近自然,呼吸的空氣也變得越來純凈。順帶品嘗一下島上的農家樂,都是時令的蔬果菜肴,非常的接地氣。小編就非常嚮往這樣的生活,不知道小夥伴們喜不喜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