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的《四海》是一部很另類的春節檔電影,整部電影可以劃分為三個小故事,內在有相連的關係,但是在最後卻分道揚鑣。
由沈騰和劉昊然演出的父與子重歸於好的親情片:這部分是整個電影當中分量最重的篇章,特別是沈騰也貢獻出了較多的笑點,從這裡的沈騰來看,就算他不搞笑,也非常是個父親這個角色。
劉昊然和尹正和其他兩個小兄弟的兄弟之情:這部分的細節非常多,有兄弟的謊言、背叛和所謂的義氣權衡利弊,更有嫉妒和為了女孩吃醋的暗黑轉變,所以何為兄弟何為朋友也有了新的思考。
劉昊然和劉浩存的青春「疼痛文學」:兩個人表現得很青澀也很懵懂,在大城市各自闖蕩的過程中逐漸認清現實,他們有目標、有理想,可還是被命運和現實打敗,彼此互相送了最珍貴的禮物也沒有挽回蹉跎的人生。
或許這個《四海》就是由失去的家人、失去的兄弟以及失去的愛情組成,一路兜兜轉轉,四海漂泊還是要落葉歸根。
因為劉昊然的一段戲,很想去二刷《四海》
電影的前面鋪墊了很多,似乎就是為了豐滿男主角的人物性格,《麥琪的禮物》、」Only Fools Rush In」(只有傻子才會陷進去)、始終沒有打開的旅館房門,奶奶去看雪忘記過去一切煩惱、父親郵寄來的頭盔、以及他自己說的「做好了就跟沒做一樣」,男主角對生活的熱情和信仰似乎註定徒勞,但這也許才更像是人生本來的樣子,沒有那麼多「努力了一定會成功」的劇情,人的際遇就如同浪花,你永遠不知道自己將歸於何處。
所有的這些最後都是為了男主角在珠江上的一跳,這是整部電影最高光的時刻,有人看到的是「飛馳的人生」,而最終男主角的目的就是「自由」,嚮往的財富自由、人生自由、愛情自由。
男主角給「明星」當替身,走在透明的長廊當中,兩邊的焰火隨著他的腳步不斷噴發,男主角把女主角的禮物帶到了頭上,一切看起來尤其令人感動,這一幕就是整個影片的最佳鏡頭。
然而,男主角在飛躍珠江即將成功的時候,風向突然改變,導致摩托車失去了平衡,讓他重重地摔在了地上,紙殼箱也隨著起了火。
電影用較大的篇幅去鋪墊男主角的人生境遇,最後的一跳則是對人生的總結。
無論過程如何,這種青春的「疼痛文學」其實最看重的是男女主最後的結局,《四海》則給出了兩個「悲傷」的結局,果然把疼痛感進行了撕裂升華。
《四海》的兩個結局,一個是生死離別,另一個是看清現實
結局一:女主角出了車禍死亡,男主角面對現實傷心的回到了故鄉。
結局二:女主角出了車禍失蹤,偷偷地告訴了送給男主角摩托車這件事,男主角飛躍珠江出事身體受傷,自己也不再願意再見女主角,看清現實後,兩個人各自追尋自由的夢想。
兩個結局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就是因為電影的最後,沒有看見女主角的屍體,哪怕是撞車的過程都沒有,更沒有男主角的祭奠,所以給女主角的結局進行了很大的留白,她的生與死都在觀眾的想像當中。
男主角飛躍珠江出意外,畫外音說著他沒有事,但是卻讓所有人不要摘他的頭盔,就算是有急救的預案,出了這麼大的意外,男主角怎麼能不受傷呢,就是受傷的程度讓人無法想像。
不是所有人認為男主角會活著,當然,也不是所有人認為男主角會死去。
這部電影的含騰量不到三分之一,但是含疼量卻占據四分之三以上。
《四海》里的疼痛並不是單單指主角,男主角的父親和雜技團的老闆才是最疼的兩個人,他們沒有了退縮的空間,哪怕是男主角帶著遺憾回到故鄉也都是有了一條退路,這兩個人哪怕被現實蹂躪得遍體鱗傷,卻還需要微笑面對,沒有任何退路可講。
雖然結局不完美,但是電影的鏡頭和演員的情緒已經很到位了,並且最後的結局似乎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你覺得它是悲劇,那就是分離,你覺得是回歸現實找到自我重新開始,那就是勵志劇。
最後想說,配角裡面馮紹峰和王彥霖較勁的戲最耐人尋味,非常精彩,兩個人完全可能配合演下去!
電影中的尹正是演的是悲劇還是喜劇呢?
如何評價劉昊然和劉浩存這個「二劉」組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