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綜合司司長袁達、財政部稅政司副司長魏岩、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國家稅務總局總會計師羅天舒
上面的意思很明確,這個樓市是一定要救的,而且都說了房地產是支柱產業,是拉動消費的重要力量,所以是一定要救成的
必然會有很多人說跌掉算了倒掉算了,但不用想也知道,支柱產業,國家能讓它倒掉嗎
我們不是歐美那麼純度高的市場經濟,而是政府主導的有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所以這種機率真是太小太小了
而且情緒發泄對你現狀的改變毫無意義
房價漲的時候,很多人就覺著它會一直漲下去——就像六年前一樣
房價跌的時候,很多人就覺著它會一直跌下去——就像今天一樣
老說割韭菜
只要不是連根刨了,割了一茬,還能再長啊
這輩子誰還不遇個渣男,長個教訓再戰就是了
怕的是只沉浸在情緒發泄里,鑒渣能力一點兒沒長
這麼多年見識的客戶里最具備全國性的樓市視野和投資格局的
——是那些沒有房子的人
在帶看二手房的過程中,一邊出租一邊出售的情況很常見
這個時候遇到的租客尤其有趣
一部分很配合,約好時間開門
一部分堅決不給開門
還有一部分,會給我和看房者上課:現在賣房的都賠慘了吧……買房哪有租房方便,還省錢,願意住哪就住哪……學校那個東西、租房也一樣上……咱小時候村裡上學也一樣、麼學校不是上呢……
「始我來京師,止攜一束書.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廬」
這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寫給兒子的
韓愈,不但在文人圈裡聲名赫赫,在官場也是有頭有臉的,還是個京官
就這樣的人,買套房子還要攢三十年
我們耳熟能詳的那些牛哄哄的人物,還有很多比他更慘的
像是大詩人白居易:「遊宦京都二十春,貧中無處可安貧.長羨蝸牛猶有舍,不如碩鼠解藏身」
從古至今,買房子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很殘酷,卻是事實
很多客戶總喜歡「高屋建瓴」——一個三四線城市,房價太高了
然後各種對比,各種泡沫論
恕我直言
這種宏大敘事對我們實際買房基本毫無意義
如果你拿自己的收入水平去看房價,覺得現在的房價還沒有降到位,那你完全可以繼續安安心心租房住
政策傳到市場是需要時間的
必須說,現在的樓市問題,它不是房子的質量問題,也不是房子價格的問題,它是老百姓手裡沒幾個錢
首付差點的,不願意借錢
首付夠了,又擔心貸款,每月還多少,還多少年,我這以後的收入能穩定嗎
首付、月供都不用擔心的,又會想未來的房價會不會還降啊,我買了會不會砸手裡啊
其實,就是一點
大家對未來的經濟、對自己未來的收入,心裡沒底
你看今年被旅遊帶起來的民宿
現在地段好的、品質好的小區,有幾個沒有民宿的,還有把自己住的好房子拿出來,自己去偏點的地方租個房湊合幾個月的,都是想著能掙一點是一點
整天說刺激消費刺激消費
消費哪裡需要刺激,人最喜歡的就是消費了
不同的錢,不同的消費方式,會所嫩模還是九塊九包郵,總之都要有個出口
住一晚上雖然貴,但跟買房子的錢,真的就不算什麼了
所以呢
救樓市用降首付就不大好用
首付降了,但是後面的貸款多了啊,月供大了
這不是朝三暮四的遊戲嗎
都是在實打實的供房子
同樣的,給個稅費優惠、降個利率什麼的,也是一樣的
如果對樓市的預期沒那麼好,如果對自己的未來收入沒有把握,再怎麼刺激也沒有用
相反的,如果對樓市的預期好,不用刺激大家就頂著大太陽行動了
從五一以來,小戶型的房子、公寓諮詢量一直上漲
一個客戶在中考前就跟我聯繫,說等伺候完孩子考試想去看看金地觀海瀾灣的公寓
我在日曆上標了一筆,考試結束後,我跟她聯繫,她說帶孩子出去旅遊放鬆了
前兩天終於給我電話,說想去看看房子
我回她:金地觀海瀾灣的公寓已經賣完了
她給我發了一串表情包,我可以想像她的心情
但是她低估了市場
現在很多原本在賣的房子也都改成民宿,一邊做民宿一邊往外賣
從賣房的角度講,這樣的賣法是不合適的
只能在前一個客戶退房,後一個客戶未來,這短暫的短暫的兩個小時打掃時間看房
這種事情我經歷過多次,真是很難把握時間,讓客戶剛好就這個時間點看到這一套
單從房東的角度來看,一晚上最少三四百,萬科翡翠公園那種好房更是一晚上千,這生意真的是很難不做呀
說是疫情解封后的報復消費也好,說是經濟冷淡時的口紅效應也好
總之,旅遊市場的火熱是真實的
而且,不管哪一種情況,旅遊市場的熱度還會繼續
大家就是看到了,所以才對這一塊市場產生熱情
現在要買房,跟十年前比,確實是更難了一些
因為不但房價漲了,想買總價低一點的房子還不容易
市區的新房項目往改善方向走,這是一個越來越明顯的趨勢
單價雖然相對不高,但面積大,總價高,首付和貸款都跟著上去了
存量房越來越多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開發商也知道大家不缺房,缺的是好房子,它為了掙錢,肯定也是要順著大方向走
所以現在想在市區買房,又要品質又要總價低,根本找不到
總價低一點的房子沒有嗎
有
要麼偏,要麼品質不夠
這樣的房子能買嗎?
不能
掉面子呀
很多住在市裡老房子的人,尤其是菊花頂、金線頂這些鼎鼎有名的地方,都是一邊揉著酸痛的膝蓋爬樓梯,一邊跟親戚朋友炫耀自己住在核心區
這些客戶對市場上的好房子都如數家珍,因為其看房歷程能綿延兩三年
既然是換房,地段肯定不能比現在差吧
要不然菊花頂換到臨港,那算怎麼回事
既然是換房,好歹也是改善啊,總要從步梯房換到電梯房,要不然換的意義在哪兒呢
最終,此題無解
每每這時,我都特想勸一句,您就是從四樓換到一樓,這也是個解決方案,起碼自己腿腳不遭罪了啊,怎麼面子就比里子還重要呢
唉,還真是人活一張臉啊
為買學區房而奔波的中年群體更難
很多人一上來就說要最好的學區
只知學校,並不知道離學校近的那些房子長什麼樣
看過之後真心覺得下不去手
難道就為了學區,從電梯房搬到步梯房,怎麼越活越回去了?
有的客戶甚至問出這樣的問題:上學非得買房子嗎,有沒有那種獨立產權的儲藏室或者車庫,小孩上學能不能算
真的是有點兒委屈
這個世界,冰冷如斯,
明明已經有車有房有妻有娃
一個不留神,還會被按在地上摩擦
這個問題以前的文章已經聊過,這裡就只說我的看法——只有學區的步梯老房子,現在的價都太高了
對於很多糾結的年輕人,我倒覺得是最好解決的
威海的新房雖然說是偏,但還並沒有偏到哪裡去
而且新房和老房子在品質上又存在斷崖式落差
你完全沒有必要全盤繼承父母輩對地段的看法
畢竟稍微有年齡的人都會感嘆經區這十幾年的發展巨變
只要清楚五年規劃十年規劃這種大趨勢,在這個大方向上買房子,總也不會偏到哪裡去
市場上房子的種類多,價格的分化也越拉越大,對購房者來說,不是壞事,這讓不同需求的人都能找到合適的房子
而我所給的建議,則是從專業的角度,告訴大家哪些房子更保值甚至增值,哪些只會一直縮水
這兩方面是不衝突的,畢竟大家的需求是不同的,有的是要解決有地方住,有的是要住得更好更舒服,而有的是讓自己的財富保持增長
救市政策不斷,放水新高到來,人民幣又眼見著貶值,我們知道自己身處變局,但不知道自己能抓住什麼
假如你有一輛瑪莎拉蒂,停在你家車庫,那是你的財產
如果你不會開,卻還要開著它上路,它還是不是你的財產就難說了
買房子也是一樣,手裡的錢能不能買到值得的房子,這是個技術活
通常情況下,越是資金充裕的購房者,越能做出不會後悔的決定
因為這樣的購房者更能冷靜地坐下來和我討論每個板塊的預期、小區的類型,他們也更懂得周期、分化
而不是只盯著朋友圈看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