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5天收視第一,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眼光」,這次換張一山火了

2023-07-26     皮皮電影

原標題:一連5天收視第一,央視又證明了自己「眼光」,這次換張一山火了

要麼說,央視擁有國劇的「金手指」呢。

發現沒,這兩年,只要是央視看上的劇,無論什麼類型,無論多麼冷門,都能拍出讓人驚呼的爆款。

比如扶貧劇,題材嚴肅,劇本難寫,但央視愣是有《山海情》《大山的女兒》。

兩部劇,豆瓣均為9.2分,說是「神劇」,絲毫不為過。

比如掃黑劇,這兩年掃黑反腐劇如雨後春筍,但真正叫好又叫座的,無非今年央視的《狂飆》。

一部劇,不僅創造了央視八套近九年以來收視第一的紀錄,還成了今年唯一的現象級黑馬。

再比如科幻,當下能真正稱得上科幻作品的,除了兩部《流浪地球》,就是央視的《三體》了。

豆瓣斬獲8.5分的同時,讓書粉狂喜,中國觀眾第一次對國產科幻有了期待。

央視,似乎總能妙手回春,一些看似平庸煩悶的題材,總能被它玩出花兒來。

這不,暑期檔如火如荼,央媽也沒閒著,這次,盯上了青春劇——

《曾少年》

現如今,青春題材已經進入瓶頸期,除了車禍墮胎,校園暴力,似乎拍不出什麼新意。

就連觀眾,這次也為央視捏把汗

但刷完15集,皮哥瞬間滿血:青春題材,又成了!

果然還得是央媽,這部《曾少年》,確實讓已經失去光芒許久的青春劇,煥發出了新的活力。

關於青春的故事,到底還有沒有代入感?張一山關曉彤的組合,到底能不能碰撞出青春色彩?

今天,皮哥就跟大家好好掰扯掰扯。

01、

當北京遇上加拿大,最窮富二代戀上高材生,化學反應就來了!

張一山飾演的秦川,有點身在福中不知福。

秦川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父親為了給他一個優越的環境,從上完高中後,就給他辦了投資移民,目的地,加拿大。

可秦川愣是在國外,把富人活成了窮光蛋的樣子。

不懂外語的他,在加拿大的中餐館端盤子,本來錢就不好賺,他還一個勁尥蹶子。

工作不順,生活也不好。

沒過幾天安穩日子,秦川就遭遇了生命中的雙重暴擊。

第一重,是跟他「同居」的寶島女孩陳寶嘉。

陳寶嘉是秦川的頭號「粉絲」,也一直以一片熱忱,死命追著秦川跟她談戀愛。

秦川不在的時候,她會把自己的被褥,悄悄挪到秦川床上,並一聲聲「川川」地叫著,聽得人骨頭髮酥。

但秦川對她,就是不感冒。

為了讓已經回國的秦川返回加拿大,陳寶嘉不惜「假割腕」騙他回來。

當秦川不顧姐姐的婚禮,風風火火趕回加拿大的時候,發現陳寶嘉的自殺,是假的。

正當秦川大發雷霆的時候,陳寶嘉卻爬上了窗台,聲稱要跳樓。

好不容易拽下來,又去廚房拿安眠藥……

一哭二鬧三上吊,單戀的陳寶嘉,已經把秦川折騰得夠嗆。

但加國,還有更狠的。

第二重,是無處不在的安全問題,比如搶劫。

秦川下班回家,發現自己租住的房子裡,有個黑影。

原來一個小黑哥,摸黑進來,想入室盜竊,被兩人發現。

秦川二話沒說,上去就是一拳。

但扭打中,他摸到小黑哥腰間,有一個硬硬的東西,沒錯,是把自由之鑰——手槍。

面對生命危險,秦川沒了脾氣,也只能看著自己的錢包被搶走。

可這次搶劫,卻壞了他的大事,他雖然人在加拿大,心卻早就飛到了北京,只因為一個名叫謝喬(關曉彤 飾)的女孩。

秦川對謝喬的迷戀,比陳寶嘉對他的迷戀,更加瘋狂。

秦川和謝喬從小在一個四合院長大,兩人兩小無猜。

小時候,他們約定,等謝喬上大學的時候,秦川就告訴他一個秘密。

這個關於愛的秘密,在秦川心裡藏了很久,但對謝喬來說,卻不自知。

友達以上,戀人未滿。

秦川苦苦暗戀著謝喬,只要謝喬一通電話,秦川就是不要命,也要飛回北京。

這個機會終於來了,謝喬如願上了北清大學,秦川承諾參加她的入學典禮。

雖然剛開學,謝喬一宿舍的四個姑娘,就因為吃菌子中毒進了醫院,還差點一把火點了宿舍。

但這,澆不滅秦川奔赴愛情的決心。

可面對面的時候,秦川這句「我愛你」,卻怎麼也說不出口。

那邊,是宿管阿姨一個勁兒地催促,

這邊,是秦川的有話說不出。

結果剛要說出口,秦川姐姐卻突然來電話,讓他飛回加拿大。

原來,世貿中心被撞了。

秦川老爸擔心兒子安全,要飛加拿大去看他,一次驚心動魄的表白,就讓這麼件國際大事,攪黃了。

至於秦川這句表白,什麼時候說出口,異國暗戀,又會不會開花結果?

皮哥不劇透,留給大家自己看。

從《曾少年》開始的幾集,能明顯感受到,它與其他青春劇的不同。

無論是寶島妹子陳寶嘉的幼稚,還是秦川和謝喬隔著一層窗戶紙的情感互動,都能讓觀眾體會到青春時期的小美好。

雖然沒有激烈的衝突,沒有戲劇化的劇情,更沒有發生多驚險的故事。

但就僅僅那種青春懵懂的感覺,就能瞬間讓觀眾入戲。

誰沒暗戀過一個女孩?誰沒跟幾個舍友干過傻事?

這些大家的共同回憶,是《曾少年》製造沉浸感的籌碼,也是它能真正走進觀眾內心世界,勾起大家回憶的原因。

02、

三對戀人說透三種情感,青春不僅是愛情,更是人性,人心!

眾所周知,《曾少年》,是爆款劇《曾少年之小時候》的續篇,導演和作者,都是原班人馬。

後者在今年年初掀起過不小的波瀾,豆瓣更是斬獲8.4的高分。

本劇的主演張一山和關曉彤,也曾客串過前作,算是完成了夢幻聯動。

如果說第一部《小時候》主要聚焦在幾個人的友情上,那麼這部《曾少年》,則把青春期的愛情和人性,講了個通透。

表面上,它是一出離奇到閉環的「七角戀」。

它有CP亂燉的快樂,也有人性幽微的深邃,更有愛情本質的探討。

皮哥對劇中的三對戀人印象深刻,他們的出現,不僅在講關於青春期的愛情,更在說關於成人愛情的那些潛規則。

第一對:秦川和謝喬,青梅竹馬戀愛模板。

這對男女主,是《曾少年》的官方CP,自然代表著最理想,最完美的那種愛情。

兩人從0歲開始認識,一直到長大,因為關係太好,所以在謝喬的心裡,秦川就像是親人一樣。

有時候,我們最容易忽視的,就是親人的情感,這對謝喬來說,也是一樣。

但在秦川的心裡卻不同。

他苦苦暗戀謝喬已久,想要表白,卻怎麼也張不開嘴,只能默默陪在謝喬身邊。

秦川像個「小透明」,自始至終,都被謝喬忽視。

雖然謝喬無論大事小情,他都可以無所顧忌地一通電話,就飛越大洋來到她身邊。

為了謝喬,他與父親抗爭,拒不移民加拿大,跑回國內,在謝喬的學校報了個檔口攤煎餅。

當謝喬跟何筱舟表白,他心裡充滿了矛盾,一邊是暗戀女友,一邊是髮小。

當謝喬突然跟楊澄(范丞丞 飾)在一起,他更是想不通,但依舊錶達了祝福。

他倆的關係,其實是陳寶嘉點破的。

為了秦川,陳寶嘉追到北京,見到了謝喬。

當謝喬不斷強調,她和秦川只是好朋友的時候,

陳寶嘉說:「你有聽說過,好朋友一通電話,就從外國飛到中國的嗎?」

這句話,或許真正點醒了謝喬,也為他們以後修成正果,埋下了伏筆。

而這種像親人一樣的單純情感,或許才是我們每個人,嚮往的愛情吧。

第二對:何筱舟和肖千喜,同類人的惺惺相惜,還不夠。

秦川、謝喬和何筱舟,三人是一起長大的。

謝喬一直苦苦暗戀何筱舟,沒想到就在自己下決心表白前夕,卻被舍友肖千喜截胡了。

何筱舟的選擇並沒有錯,在我們看來,他甚至做出了大學時期最合理的愛情抉擇。

這是兩個「沒有手機」的人的戀情。

兩人家境都一般,買不起手機,雖然到了2001年,但依舊只拿著傳呼機。

當兩人的傳呼機碰撞到一起,他們似乎看到了「門當戶對」這四個字。

並且從各方面來說,兩人都是極其合適的。

物質水平上,他們大體相當,身高長相上,他們郎才女貌,學業上他們一樣優秀,興趣愛好上,兩人都喜好英文和戲劇。

重要的是,兩人都有為未來奮鬥的上進心,簡直是天作之合。

兩人也真正愛過,肖千喜甚至為了照顧何筱舟的面子,為他省錢,提出只送自己動手製作的禮物。

他們的交往,是雙向奔赴的兩情相悅。

但這些,就夠了嗎?

《曾少年》用更深層次的故事,告訴我們,還不夠。

愛情之和,初在門當戶對,次在三觀相合,最終,還是落在人品上。

大學時期的肖千喜雖然溫暖純良,但骨子裡,她和何筱舟有本質的差別。

當謝喬問她,送暗戀對象什麼禮物的時候,她的回答是:人生可以錯,但是不能後悔。

富二代楊澄看肖千喜看得透徹:喜歡上你就是你漂亮,喜歡謝喬就是欺騙。

一句話,揭露了肖千喜性格的本質,那就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利己。

肖千喜高中黑料不少,網傳是鎮長的兒子喜歡她,於是她毅然與故鄉切割,沒給自己留退路。

何筱舟母親病重,肖千喜反而責怪他放棄了出國交流的機會。

何筱舟母親看得透徹,肖千喜的狠,能成大事,但也容易將事情做絕,走向極端。

這句話,揭露了肖千喜的野心和不擇手段。

她和何筱舟的愛情,註定不會有好結果。因為她為了爬到社會頂端的迷失,是註定的。

上大學後,她春節不回家,選秀的時候,她以家鄉為恥毅然退賽。

何筱舟學習是為了讓家裡人更好,肖千喜努力是為了徹底擺脫自己的故鄉。

這也是為什麼,後面的她會委身陳天河,成為慾望奴隸的原因。

所以好的愛情,始終是建立在人品之上的,沒有人品,一切都是零。

第三對:楊澄和任思雨,一味索取不如平等對待。

很難說楊澄對謝喬是不是真感情,但對任思雨,絕對不是真愛。

楊澄是個富二代,他身上有花花公子的特點,但因為見多識廣,他也能一眼看穿一個人。

楊澄跟謝喬談了五年,沒有動過她一根手指頭。

這對楊澄來說,已經很不容易了。

任思雨知三當三,一心想著嫁入豪門,卻最終等來了楊澄對謝喬的求婚。

於是她祭出了「懷孕」殺手鐧,拆散了這一對。

謝喬提出分手,並不是因為任思羽的假懷孕,而是她發現,自己對楊澄或許沒有愛。

而面對任思雨,楊澄也明確表示,五年以來,他們都沒有「做過會懷孕的事」。

在皮哥看來,楊澄見過了太多的女生,反而對謝喬身上的特質十分著迷,那是一種天生的乾淨和單純,純潔到他都不忍心去玷污。

而且,比起任思雨不斷的索取,貪圖他的錢財,身份,地位,以及不斷給他壓力,謝喬反而從不「占便宜」。

吃頓六百多的飯,她就是沒錢也要AA,逢年過節送禮,她收到禮物必會回禮,這種平等,是楊澄在其他女孩身上感受不到的。

相比於任思雨,對身體、情感和親密關係的隨便,謝喬似乎更為珍貴。

所以,在楊澄心裡,任思雨永遠是那個只能玩玩的女人,而謝喬才是白月光。

即便對富二代來說,愛情中兩人地位和尊嚴的平等,也至關重要。

只有經濟、思想和行為獨立的女性,才能受到對方的尊重,而以懷孕為由逼退楊澄的任思雨,註定也不會得到她想要的這份愛情。

發現沒,三對不同的戀人,落腳點,始終在愛情的本質屬性上。

無論是青梅竹馬的兩小無猜還是成人世界的利益交換,你怎麼對愛情,愛情就會怎麼對你。

而《曾少年》正是通過這幾對情侶,告訴我們,面對愛情應該如何選擇,如何自處。

03、

張一山的鬆弛,關曉彤的清純,讓清純題材有了新花樣

青春劇,並不好拍。

一來,已有的嘗試太多,故事容易落入窠臼。

二來,類型本身缺少戲劇性,一旦處理不當,容易變得平庸。

不過,《曾少年》用三板斧,Hold住了青春題材的三個特點,並讓這個早已式微的題材,散發出了新的光芒。

第一板斧,就是對青春氣的把控。

選角上,97年的關曉彤,96年的毛曉慧,00年的范丞丞,97年的葉筱瑋,從主角到配角,年齡都在20齣頭。

這幫人只要聚在一起,就有青春氣息。

年齡,是演員最大的底氣,只要年齡相符,演技不要太過拉胯,青春氣就能把控住。

這裡,要夸一下關曉彤。

片中謝喬的人物設定,與關曉彤本身的氣質很像,她自帶的那種稚嫩感和青春感,給這部營造了很好的青春氛圍和學生氣息。

第二板斧,是對青春愛情的唯美呈現。

雖然片中,有范丞丞動不動就噘嘴強吻的「霸道總裁」鏡頭,

但對年輕人愛情的整體呈現上,《曾少年》則是以唯美風為主。

在這方面,張一山就發揮得很好。

三年不見的張一山,這次回歸小熒幕,終於摒棄了自己那套齜牙咧嘴的誇張演法,開始變得深情,克制。

給姐姐當伴郎,早晨起來與關曉彤在床上,陽光灑下來的那場戲,青春愛情的甜蜜感,真的溢出螢幕。

那眼神里是不舍,是關懷,是愛而不得,甚至還有淚光閃動。

不知道是感懷身世,還是看姐姐結婚,因景生情,但這段表演,或許是近三年來,張一山的演技巔峰。

整部劇的大多數青春愛情氛圍,全靠張一山的眼神體現。

隨便截幾張圖,這純天然CP,可比古偶霸總的工業糖精,受用多了。

第三板斧,是對青春的懷舊。

本劇的主要觀影群體,應該是90後和80後,畢竟小靈通和BB機那個年代,00後們是無法理解的。

針對這部分觀影群體,在服化道上,《曾少年》也做了精緻細膩的展現。

從黑白屏手機到公用電話亭,從大腦袋顯示器到傳呼機……這些被時代淘汰的東西重新回歸熒幕的時候,總能牽出觀眾的思緒。

當然,這還不算。

《曾少年》還有很多聯動的小驚喜,比如與《家有兒女》。

關曉彤就曾出演過《家有兒女》,與劉星的合體,夢回15年前。

出演《曾少年》中大龍的張藝文,是《家有兒女》中劉星的鐵磁滑鼠。

更讓人DNA動起來的,是《曾少年》中飾演秦川姥姥的,也是《家有兒女》中劉星的姥姥。

仔細找,《曾少年》中,關於《家有兒女》的彩蛋,還有很多。

這也是導演幫助我們找回青春記憶的小細節。

青春是多姿多彩的,沒有青春有固定的範式。

但青春的體驗,卻大體相同,那些朋友,那段愛情,那個夏天,那聲蟬鳴。

青春呼嘯而過,留下的只有抹不去的回憶和回不去的時光。

不過,偶爾能從《曾少年》這樣的劇中,感受曾經的點滴,也是極好的。

畢竟,我們看劇的最大感觸,就是從劇中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借著青春這陣勁風,《曾少年》開播後,一連5天拿下熱播收視第一。

從巨大的成年壓力中抽離,再回憶起那些無憂無慮的日子。

或許我們才能懂,青春真正的意義。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蜉蝣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5dfe5672b3e535007dbba0d0d1b03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