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當挨餓」養生法,即「輕斷食」,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很多人在輕斷食後都發現身體收穫了不少好處,比如:體重減輕了、對身體健康更有掌控感……不過大家真的都了解「輕斷食」嗎?盲目「挨餓」可不是好事。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揭開「輕斷食」的神秘面紗。
很多人都喜歡從字面上來分析「輕斷食」,覺得「輕斷食」就是簡單的忍飢挨餓,儘管身體餓了也不吃東西,殊不知這是很傷身的。要知道,「輕斷食」指的是「間接性斷食」——有時正常吃,有時少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熱量攝入,這和簡單的忍飢挨餓不一樣,是有方法可循的。
1、降低體內的「壞膽固醇」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越來越容易受到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威脅,很多疾病背後都是它們在作怪。而輕斷食可以幫到大家。有研究表明,人在輕斷食後可以有效降低體內的「壞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同時不破壞「好膽固醇」。
2、防止老年痴呆
中老年人輕斷食,除了能降低「壞膽固醇」,還可以預防老年痴呆,這是有研究證明的。每周堅持兩天輕斷食(有時正常吃,有時少吃),體內熱量的攝入可以得到一個很好的控制,這樣可以對大腦產生積極影響,從而起到預防老年痴呆的作用。
3、促進血液循環
輕斷食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是因為人在輕斷食時,吃的油膩食物(肉)變少了,體內的脂肪和熱量會隨之變少,使身體代謝加快,促進血液的流通和循環。
4、降低患癌風險
癌症,在我國的病發率越來越高,每個人在生活中都需要提高警惕,好好防癌。通過輕斷食,可以降低自身的患癌風險。研究發現,輕斷食能降低身體的氧化應激水平,從而降低癌變幾率,使人不易患癌。
5、利於控制血糖
輕斷食對糖友們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控糖方法。雖然它並不能在短時間內降低血糖水平,但可以提高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這對糖尿病的防治是很有用的。
可能大家看完上述輕斷食的好處後,都迫不及待地想要開始進行輕斷食計劃了,但在此之前,大家需要了解清楚:自己是否適合輕斷食。
一般來說, 孕婦、腫瘤患者、抑鬱症患者、營養不良和未滿18歲及70歲以上的人是不適合貿然嘗試輕斷食的,這樣做對他們的身體並沒有好處。而肌肉強壯、身體過重及飲食量控制差的人更適合輕斷食。
1、日內斷食法
在一天時間裡,選擇16個小時不進食,其他8個小時進食。
2、隔日斷食法
和「日內斷食法」不同,隔日斷食法要求一天正常飲食,隔天的食量要降到30~50%。
3、果蔬汁斷食法
在一個月里,選擇不連續2~5天,通過只喝果蔬汁、蔬菜湯和白開水來斷食。
總之,輕斷食要講求方法,不能盲目「挨餓」,這樣才能「餓」出健康好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