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肝護肝,科學預防肝炎要做到這幾點|世界肝炎日

2023-07-28     保健時報

原標題:愛肝護肝,科學預防肝炎要做到這幾點|世界肝炎日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今年的主題是「堅持早預防,加強檢測發現,規範抗病毒治療」。

肝臟作為成年人體內最大的實體器官,擔負著多種重要的功能,也面臨著病毒、酒精、藥物等多種潛在損傷肝臟的威脅。只有了解肝臟健康狀況,科學規範治療,才能降低肝炎對健康造成的危害。

肝炎有病毒性及非病毒性之分。病毒性肝炎是由於感染嗜肝病毒,如A型肝炎病毒、B型肝炎病毒等引起的肝臟傳染性疾病。我國最主要的病毒性肝炎是B型肝炎和C型肝炎。非病毒性肝炎主要包括酒精性肝病、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和藥物性肝損害等。

愛護肝臟從日常做起

我們常說肝臟是「沉默器官」,因為它沒有痛感神經,只要還有30%的肝組織在起作用,就可以維持日常生活,而這時人體通常不會出現什麼異常症狀。這個不善表達的器官是我們身體非常重要的解毒器官,它擔負著「分泌膽汁、新陳代謝、產生凝血因子」的重任。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愛護它呢?

第一,規範行為 A肝和戊肝主要是通過糞-口途徑感染,一般多由於糞便污染水源、食物造成傳染。

預防感染主要依靠良好的衛生習慣。

1.剃鬚刀、牙刷等私人物品避免與他人混用。

2.飯前便後洗手,預防病從口入。

3.勤洗澡、勤換衣、勤曬被褥。

4.不吃生食、不喝生水。

5.注意外購的肉類熟食,充分加熱後才可以食用。

B肝和C肝主要是通過血液傳播、性傳播、母嬰傳播、日常生活密切接觸(比如共用剃鬚刀、牙刷等)傳染。

預防感染應避免到不正規的私人診所拔牙、補牙;避免到不正規的機構文眉、文身;私人物品避免混用;已經感染B肝的孕齡期婦女,及時到醫院檢查,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應用抗病毒藥物進行母嬰阻斷;有男男性行為者或有多個性伴侶者,均需使用安全套並定期檢測。

第二,及時接種疫苗全面接種B肝疫苗,能夠有效降低B肝病毒感染風險。B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種共3針,按照0、1、6個月程序,即接種第1針疫苗後,間隔1、6個月分別注射第2、第3針疫苗。

B肝疫苗接種後產生的抗體水平隨時間會逐漸下降。一般注射3針疫苗後1個月97%的人都可測到表面抗體;第2年仍保持在這一水平;第3年降到74%左右,抗體滴度也下降。

是否需要再次接種B肝疫苗,主要取決於B肝表面抗體滴度水平。

如果B肝表面抗體滴度≤10mIU/ml,應該再次接種3針B肝疫苗,按照0、1、6個月程序接種;

若B肝抗體滴度為10~100mIU/ml,建議注射B肝疫苗加強針,提高B肝抗體滴度;

如果B肝抗體滴度在101~1000mIU/ml,暫時不需要接種B肝疫苗,在首次接種後1~2年複測B肝抗體滴度,根據抗體滴度水平決定是否接種B肝疫苗。

此外,我國目前還有A型肝炎疫苗及戊型肝炎疫苗可供接種。建議有基礎肝臟疾病的患者到肝病科諮詢疫苗接種的相關事宜。

第三,嚴格戒酒酒精是引起酒精性肝病的唯一原因,也是其他慢性肝病的主要誘因。

長期飲酒史是診斷酒精性肝病的基礎。判斷標準:飲酒超過5年,男性每天乙醇攝入量≥40克、女性≥20克,或近兩周內大量飲酒,每天乙醇攝取量≥80克,乙醇計算量=飲酒量(毫升)×酒精度數×0.8。對於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來說,無論哪種類型的酒都應禁止飲用。研究表明,戒酒4~6周後,肝內沉積的脂肪肝就會有很大程度緩解。

第四,合理膳食脂肪肝是危害肝臟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合理的膳食結構以及積極體育鍛鍊是改善脂肪肝的關鍵。我們要注意少吃動物內臟、油炸食品、碳酸飲料、高糖食物。烹飪方式推薦清蒸、煮、燉、拌等。增加纖維和優質蛋白質攝入量。

第五,避免應用肝損害藥物藥物性肝損害也是常見引起肝病的原因之一。由於其早期臨床症狀較輕微,常常被忽視,建議大家要避免長期應用有肝毒性的藥物,在用藥過程中注意定期監測肝功能。

健康人群每年做一次全面體檢了解身體狀況。有慢性肝病的人群,建議每3~6個月到專科醫院完善相關檢查。已有肝硬化或者肝癌患者,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藥物,監測病情變化。

科學規範治療肝病

1

一般治療

患者應當減少體力勞動,臥床休息,調整飲食結構,食用高蛋白低脂肪食物,戒油膩。

2

針對性治療

B肝及C肝患者及時進行抗病毒治療。酒精性肝病患者應嚴格戒酒,並遵醫囑治療。脂肪性肝病患者要注意合理膳食,控制體重。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根據病情輕重,在醫生指導下接受治療。藥物性肝炎患者儘量減少應用可疑藥物。

作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中西醫結合二科副主任醫師 侯藝鑫

審核: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主任醫師 謝雯

策劃:譚嘉

編輯:劉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2d18006bdae2e2270d0e1304df9a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