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電影三大IP。
《007》在丹尼爾·克雷格的疲憊征程中,註定要再度重啟;
《諜影重重》在三部曲結束後,續集和衍生作品都反響平平,無力開拓更宏大的世界觀;
唯獨《碟中諜》能夠一路保持著高光的狀態,票房口碑一路高歌猛進,即將年滿60歲的「阿湯哥」湯姆·克魯斯好像不會老一樣,照這個勢頭,像《速度與激情》系列一樣拍到第10部,阿湯哥拍到70歲都不成問題。
然而,打算採取背靠背拍攝的系列第七部和第八部,卻因為疫情而一再受阻。
不僅《碟中諜7》從原定的2021年7月23日上映,經歷了撤檔再撤檔,推後到了2023年7月14日,而且《碟中諜8》的背靠背拍攝計劃也被迫放棄。
背靠背拍攝有利於節省成本。
試想劇組不需要再重新組織,兩部電影當一部電影拍,往往就能達到一加一小於二的效果。
雖然這個系列講求實拍,不需要一提就是高成本的電腦強特效,但不同於諾蘭那種再怎麼大場面都可能比特效還便宜的那種實拍,阿湯哥實拍的精髓在於親自上陣。
總結兩個字就是,玩命。
這就需要劇組投入大量的準備工作,以保證這位巨星的安全。
無論是攀登杜拜高塔,還是扒飛機跳傘,肯定都需要事先演練,再正式開拍,而且開拍也很難一次過。
《碟中諜6》跳傘那段,阿湯哥跳了106次。
這成為了宣傳重點吆喝的部分,畢竟沒用到正片的那105次,工作人員也不是免費陪阿湯哥玩的。
所以阿湯哥玩得越是驚險刺激,這成本就越是水漲船高。
也難怪片方索性是採取背靠背拍攝,以應對接下來還要繼續創新突破的局面。
外媒《綜藝》報道,《碟中諜7》和《碟中諜8》將成為整個系列的高潮。
換一個更好理解的說法就是,這兩部電影就是這個IP的《復聯3》和《復聯4》。
當時漫威就是幾乎就是背靠背拍攝完成的。
還有一個相似之處就是,系列高潮都將伴隨經典角色的告別。
沒錯,說的就是阿湯哥扮演的伊森·亨特。
《007》的詹姆斯·邦德可以不停更換演員,甚至可以把007這個代號給到另外一個角色;
《諜影重重》的傑森·伯恩拍到了第五部,他的故事似乎還可以繼續,這是一個更注重心理描寫的角色,馬特·達蒙再怎麼老也可以演下去;
伊森·亨特卻是一個以動作場面為主的角色,你不可能真的指望阿湯哥到時70歲了還要飛檐走壁上天入地,如果阿湯哥真的把這個系列結束在巔峰時期,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速度與激情》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在這種一部比一部層層加碼的情況下,越往後難度越高,與其強行延續下去,不如見好就收,讓系列完美,而非爛尾或苟延殘喘。
片方派拉蒙和天空之舞都未對《綜藝》透露的這一消息進行回應,可能的原因是派拉蒙的宣發策略仍未確定。
到底要像《金剛狼3》一樣,向觀眾表明這是一部謝幕之作,提前製造巨大的話題度;
還是像《復聯4》那樣,把劇情內容保密,讓最後的懸念和震撼留到影院之中。
別看阿湯哥和《碟中諜》系列是玩得風生水起,一個艱難的事實是,就算第六部再創高峰,打破系列單片票房紀錄,也就是全球7.9億美金而已。
你看《速度與激情9》作為系列撲街之作,還是疫情時代上映的,也能有7.26億,就知道為什麼叫「而已」了。
由於要繼續超越前作,《碟中諜7》的成本已經是標準的2億美金的超A級製作級別。
這就意味著全球票房可不能低於前作,否則就是沒錢賺了。
《綜藝》指出,儘管《碟中諜》是派拉蒙旗下的大IP,但由於阿湯哥有著較高的票房分紅,最終派拉蒙能拿到的其實不多,畢竟高成本之下,本來回報率就不算高。
而因為中間停拍撤檔,背靠背計劃被破壞,有傳《碟中諜7》的成本已經去到了驚人的2.9億之多。
這已經與可能有3億成本的《復聯3》相媲美。
因為預算的增加,製片方之一的天空之舞公司已經被榨乾,無力再支出更多。儘管此前這家公司以2億美金的價格把《明日之戰》賣給了亞馬遜。
去年因為停拍,派拉蒙也已經多給了5000萬預算給《碟中諜7》。總之,這下全球票房務必是要拿個10億回來才穩了。
眼看去年只有《蜘蛛俠:英雄無歸》一部電影能全球破10億,而且好萊塢在中國市場逐漸邊緣化,也難怪派拉蒙在今年1月,選擇了更保險的方式——撤檔。
本來今年9月30日上映,直接推後將近1年的時間。
撤檔的原因還因為要配合《碟中諜8》的檔期。
據悉,阿湯哥希望這兩部重要的作品不能相隔太長時間上映,在《碟中諜8》仍進度緩慢的情況下,就只能把《碟中諜7》壓後,這樣不僅可以等市場更進一步恢復,還能達到捆綁營銷的目的。
2023年7月14日《碟中諜7》上映後,《碟中諜8》緊接著2024年6月28日上映。
兩部都是暑期檔,間隔時間不到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