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女性消費為主體形成的「她經濟」崛起,已是不爭的事實。在這片10萬億市場規模的廣闊海域中,新的商業浪潮正席捲而來。
投資圈裡有一句話:「誰抓住了女性,就抓住了消費。」隨著女性經濟實力和自我意識的提升,她們強勁的消費能力,創造了巨大的商業價值。根據埃森哲的調查數據,2022年,國內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較強的女性人群已接近4億,她們的年齡在20-60歲之間,年度消費支出總額高達10萬億元。
如今,女性經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從線上到線下的消費市場,都離不開女性群體的強勁支撐。站在當下的時間節點上,重塑她經濟,挖掘「她們」背後的商機,成為各企業和品牌不可忽視的一課。如何在全新的市場環境下抓住機遇,推動商業創新,進行更精準的品牌營銷,都是業內討論和關注的重點內容。
為了和行業一起尋找答案,《財經天下》和「市界」於10月20日在北京舉辦了「重新看見她經濟的廣闊海域——2023重塑她經濟趨勢大會」。活動中匯聚了來自鞋服、電商、快消、戶外等多個領域的品牌創始人,以及業內專家、投資人等,共同聚焦女性消費的新場景,洞察行業中的新機遇和挑戰。女性勵志成長視頻演講平台遇言不止對此活動也給予了大力支持。
「她力量」已不再是一個抽象的名詞。女性群體在商業領域中的決策力、影響力和自我表達,正被外界越來越多地看見。「未來我們將持續關注女性身上溫柔與堅毅並存的力量、無私與奉獻的力量、耐心與冷靜的力量、勇敢與拼搏的力量。」市界CEO滕天庚在大會上表示。未來,以「她力量」為核心,對「她經濟」背後的本質洞察,也將持續被輸出。
10萬億「她經濟」商機,和背後的「她力量」
「她經濟」究竟是怎樣一種商業力量?
「女性經濟」的概念,早在2007年就由經濟學家提出。圍繞著女性消費,一個獨特的經濟圈也逐漸形成。越來越多的女性實現了經濟獨立或消費自主,她們的消費觀念也在改變。並在深刻影響著商業世界。
女性消費,撐起了高達10萬億元規模的消費市場。她們不僅經濟實力增強、更願意進行「悅己」消費,在家庭消費中也「大權在握」。市界CEO滕天庚提出,女性經濟的發展,呈現出了幾大特點。
(市界CEO滕天庚)
首先,女性消費力不斷提升。女性消費者群體的不斷擴大和收入的增加,持續影響著消費市場;她們在家庭日常各方面的消費上,也都扮演著決策者的角色。
其次,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也推動了女性經濟的發展。據統計,女性的移動網際網路活躍用戶數已達到近6億,占總網民數的比例升至49.4%。
第三,消費升級和個性化消費趨勢明顯。
最後,社交電商和內容電商,更容易受到女性消費者的青睞:它們通過社交媒體和內容分享,為女性消費者提供了一個更具備互動性、個性化和發現新產品的購物環境,這些平台上的女性用戶粘性更高,對購物的決策影響更大。
他總結,女性經濟已經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未來還將繼續保持增長並發揮更大的作用。
與此同時,他也提出,女性創業者和管理者們,在商業中的重要性同樣不容忽視。通過充分發揮女性的潛力和才能,企業可以獲得更多的機會和競爭優勢,同時為社會的多樣性和包容性做出貢獻。
對於獨立女性的商業價值體現,遇言不止創始人兼CEO席越也帶來了自己的觀點:「她經濟」中,也需要更多的人尤其是女性,作出更大的發聲,勇於表達、更勇敢地去創造價值。
(遇言不止創始人兼CEO席越)
席越認為,「獨立女性」的內涵中,既包括了經濟獨立,也有精神獨立。「當你從內心中找自己的價值,當你通過話語能說出來自己獨特的思想,你就擁有了自己的生命。」她說,「從內心中挖掘出自己的力量,講出自己的故事。」在她看來,傳統觀點的影響讓很多女性羞於表達,但溝通、表達能力,是職場中必不可缺的能力;創業者需要更明確地和用戶、和市場講出自己的商業故事,傳達出項目的商業價值。
科銳國際高級副總裁曾誠也同意席越的看法。學會「表達」和講好自己的故事,也是女性認識自己的過程。在變化的時代中,職場女性,更要知道自己內在的價值是什麼,要不斷了解自己、更好地成為自己。
(科銳國際高級副總裁曾誠)
曾誠也分享了一系列數據:中國職場女性約占全球女性就業總人數的26%;41%的中國科創企業擁有女性創始人,都居於全球前列。結合數據來看,女性在職場中得到的工作機會,一直是呈增長趨勢的。近十年來,上市公司中女性高管的比例也不斷提升。這也在打破過往的一些傳統認知:女性不僅適合從事一些文職類的工作,現在的科技類企業中,職場女性也越來越多。
尤其是近兩年,數字經濟助力女性就業多元化,將釋放女性更大的就業潛力。「數位技術的賦能,讓女性工作的靈活性越來越大,能做的事情越來越多。我們的學習成本、工作成本、工作空間越來越靈活了,女性就業、創業湧現了更多的新業態。」曾誠說。
(花點時間創始人兼CEO朱月怡)
花點時間創始人兼CEO朱月怡就是一位女性創業者。鮮花電商的興起,也推動了鮮花消費從「節日儀式感」到「日常悅己」的理念轉化。鮮花電商的用戶中,可想而知,是女性居多。「我們背後有超過一萬位花農和種植戶,在花點時間的體系下,有超過300位女性創業,她們都擁有自己的一家花店。」
用戶成長也推動了鮮花行業的變化,「從2015年開始,行業以年均6%的增速在發展,2020年之後,增速穩定在兩位數。」朱月怡說。
(經濟學者、主持人張春蔚)
在這個全新的時代,女性創業的密碼已經被開啟。「考驗女性企業家精神的時刻來了。」經濟學者、主持人張春蔚說。她觀察,女性的職場生涯,正在不斷延長,更多的女企業家正在湧現。她認為,女性的成長過程是很難的,她們要付出的東西、獲得被認可的機會,比很多人想像得都要複雜。但是,「我們看到的是,她們在商業當中被重新定義」,越來越多的女性企業家和創業者,她們不僅是時代的穩定劑,更是引領商業復甦的強動力。
關注多元的每一個「她」
每一位女性都是獨立的個體,每一個「她」共同構成了一股推動消費復甦的力量。事實上,「她經濟」的意義,絕非僅僅停留在數字層面。透過數據本身,更應該被大眾看到的是,女性通過消費建立話語權,乃至對消費行為的規範。
在搶灘她經濟的過程中,每一家品牌也都致力於抓住女性消費的風口、把握女性用戶的偏好,針對女性用戶進行精細化營銷。但營銷中的「失手」情況也屢見不鮮,從老品牌到新興的網際網路品牌,都有這樣的案例。即使重視女性用戶群體,但在實踐中,一旦對女性價值理解不到位,或者洞察力不足、營銷的創意流於表面,都容易導致「翻車」。
如何把握全新的女性群體需求,把握女性價值的變遷?這也是所有消費企業和品牌值得去思考的問題。在7or9女鞋聯合創始人王歡看來,隨著新的理念、文化和新的市場環境的出現與變遷,品牌面對的用戶需求也在不斷變化。
她舉了個例子。像女性的高跟鞋產品,一直游離在科技之外,現在也需要發生改變了。「誕生在五年前的7or9女鞋,就不再捲款式,而是卷舒適、卷科技。女性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越來越有自己的認知,也越來越關注自己的感受。穿高跟鞋如今更多地是為了悅己。」她說,「是時候了,應該有新語境下的女鞋品牌出現。不僅為女生提供一雙有很好的物理屬性的鞋,也能和她們產生精神的連結。我們是這樣做人群定位的。」為了做這雙鞋,品牌也利用大數據總結用戶屬性,和用戶做深度訪談等。
女性用戶對創新模式和創新產品有著更大的好奇心,她們的興趣點也更廣泛。班夫中國是國內戶外電影行業的先行者。其創始人錢海英提到,公司的用戶群體,是以女性居多的。「我們分析過這背後的原因,也做過一些調查,我們發現,女性的好奇心更強,她們也更關注更新鮮的內容。」但她也關注到,這一行業的用戶無論是從知識儲備、經濟實力還是眼界上,都基本已經不存在性別的差異。
紅布林CFO兼CMO趙婷強調,女性用戶的特點還包括,她們會追求比較時尚的品位、喜歡探索,還有獨立的審美,非常尊重品牌和設計。此外,趙婷和錢海英都發現,很多女性用戶同時在環保方面也是積極踐行者。因此,在打造「循環時尚」的紅布林平台上,女性用戶的占比達到了95%以上。
「我會更多地給客戶去提供一些情緒價值。」CORA CHEN服裝定製品牌主理人陳韻馨說。該品牌主要為職場女性提供定製服務,「我們的賽道看著有些窄,但卻是剛需。我們的客戶平時非常投入地工作、埋頭苦幹,沒有時間去展示自己。我們給客戶做形象諮詢,也舉辦一些心靈或者國學類型的沙龍,讓她們能夠發光發熱,愛上每一個不同的自己。」
在公司的運營中,總有風險的存在。「這不會因為你是女性而避開,但你也要明白,它也不會因為你是女性而加重。」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常務副主任、高級合伙人陳燕紅說,「風險就是風險,也有很多方法可以規避風險。律師並不能消除風險。讓你面對的風險是可控的,我覺得這就是法律最大的一個作用。」
為了給她經濟的品牌、運營商、開發商及投資者的商業決策提供更多支持,「市界」面向快消、日化、美妝、家居、教育、出行和科技等行業,發起「十大她經濟趨勢營銷案例」徵集活動。在經過前期徵集、讀者投票、專家評審等環節篩選後,2023「十大她經濟趨勢營銷案例」成功出爐。
其中包括:
奔馳——「是Women,更是我們」系列廣告片;
蕉下——《簡單愛》廣告片;
薇諾娜——「薇笑陽光計劃」;
珀萊雅——「謝謝參與」主題運動;
7or9女鞋——「請你跳一支舞」品牌短片;
花點時間——與科羅娜一起種青檸;
ubras——「小粉標」衣標;
七度空間——七度空間×趙今麥:把自在還給自己;
美團團購——《我的雙標媽媽》品牌短片;
OLAY——請張曼玉拍攝短片:時光流轉,一直是她。
奔馳——「是Women,更是我們」系列廣告片;
蕉下——《簡單愛》廣告片;
薇諾娜——「薇笑陽光計劃」;
珀萊雅——「謝謝參與」主題運動;
7or9女鞋——「請你跳一支舞」品牌短片;
花點時間——與科羅娜一起種青檸;
ubras——「小粉標」衣標;
七度空間——七度空間×趙今麥:把自在還給自己;
美團團購——《我的雙標媽媽》品牌短片;
OLAY——請張曼玉拍攝短片:時光流轉,一直是她。
這些優秀的營銷案例背後,有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已有超94.3%的女性消費者,靠自己來決定購買品牌和產品。女性消費的市場空間仍然巨大,從中該如何傳遞與時俱進的品牌價值,與消費者建立理念和情感上的深度連結,仍是企業和品牌面臨的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