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的鬱悶了!拿住就是我的應對策略

2020-03-16     南山之路

前言:最近股市又開始了一輪刻骨銘心的慘痛下跌,毫無疑問這又是一次對股票投資者的重大考驗,無論是從投資理念還是操作策略還是心態上,都是一次嚴峻的大考。


在這次股市下跌中,我當然也是非常鬱悶的,對於常年選擇重倉、滿倉股市的我來說,滿倉被錘這麼久,心情當然不會好。


面對這樣的慘烈調整,我的應對策略就只有 2 個字,拿住!


背後的核心邏輯是:我無法預測市場;從長期來說,股市是回報最高的大類資產;當前整體估值不貴。


以下是正文:


01


短期市場無法預測


我完全清楚一個事實:自己壓根就無法預測市場的短期走勢,但我堅信長期來看,市場一定會不斷走高。


單單說本次肺炎疫情導致的股市下跌,情況大概是這樣的:


首先,對於國內新型肺炎的嚴重程度,在疫情初期,大家普遍預測影響程度絕不會大於非典,因為如今我國醫療技術和經濟實力遠超過 2003 年。


對於這個事實,我想絕大多數人是無法反駁的,當初香港一位防疫專家管軼發表對疫情極度悲觀的看法時,受到了從上到下的猛烈批評。至少我當時在網上沒有看到一個支持管軼觀點的評論,最多只是呼籲應該讓管軼能夠暢所欲言罷了。


其次,就算疫情嚴重程度已經得到比較的充分認識的時候,對於股市的影響會有多大,依然難以判斷。


在這個階段,大家都能想到疫情會對經濟造成負面衝擊,但是會導致股市跌多少就難以預期了。更何況,開年第一個交易日,A股直接大跌超過8%,可操作性極低,而且我們會傾向於認為,那次大跌已經釋放了對於疫情的悲觀影響。


再之後,股市很快就開始暴力拉升,於是許多朋友戲稱,大家宅在家裡沒事幹,只好在最大的線上賭場(也就是股市)押大小,炒股的人大大增加,所以股市行情走好了。


至於後來,疫情擴散到國外,歐美西方國家那麼不經打,這確實又令人覺得意外了。之後,美國股市大崩盤,並帶動A股下跌,這種情況誰預料到了嗎?


疫情在國內嚴厲防範,舉國蹲家一個多月後,我國每日新增確診已經從峰值四位數快速下降到兩位數,可以說國內疫情戰役已經快要宣布勝利了。


可是外圍卻突然爆發了,3 月 15 日,海外疫情單日新增確診突破了 1 萬人!

特別是義大利、伊朗、西班牙、德國、瑞士、法國已經呈現了爆發之勢,疫情爆發導致了全球股市大跌,蒸發總市值超過 100 萬億人民幣。


走出了 10 年長牛的美國股市,也在短短 3 個星期下跌超過 20%,更是在上個星期一周之內兩次觸發跌停熔斷,這又有誰能夠預測到?


就算有人預測到了,那也只可能是極少數人,畢竟如果悲觀的人足夠多,那麼這些人的拋售,早就會導致市場提前下跌反應這些悲觀預期了。


直白點說,預測到這種情景的人,絕對是很少見的。預測市場,更不是我等平凡之人能夠做到的。

02


股票是長期回報最高的大類資產


長期來看,股票是投資回報最高的大類資產,這句話絕不是我隨口一說,而是來自於嚴格的數據統計。


據西格爾教授在《股票長線法寶》一書的統計,1802 年花 1 美元購買股票,並將投資所得再投資於股票,那麼 2006 年總資產將累積至 1270 萬美元;


而如果投資債券則只能得到 18235 美元,投資國庫券只能得到 5061 美元,投資黃金只能得到 32.84 美元。



在經過通貨膨脹調整後,1802~2006 年 12 月投資股票實際總體回報率依然高達 75.5 萬倍,遠高於債券、國庫券、黃金和現金資產。


有人可能會覺得 200 年的時間實在是太長了,我們再看看自 1925 年 12 月到 2005 年 12 月的資產收益統計情況。


如下圖所示,在 80 年的時間內,投資大盤股(普通股)的收益高達 2658 倍,遠遠高於公司債券 100 倍收益、美國長短期國債 71 倍、18 倍的收益。



當然了,以上統計僅僅是針對美國股市,像俄羅斯、法國、德國、日本和阿根廷等國家的股市都在 20 世紀初非常亮眼,卻因種種原因一度中斷。


但是美國股市的統計無疑非常具有參考性,因為展望未來,我相信世界越來越和平是大勢所趨。並且毫無疑問的是,我們目前所處的時代,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和平的階段。


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國會更專注於經濟發展,股市因外力因素被迫中斷的機率也會大大降低,有理由相信美國股市的經驗數據在未來具有普適性。


03


股市整體估值不貴


目前上證指數只有 2792 點,處於相對較低的點位。


更直接的證明在於下圖,滬深全A指數PE百分位只有 20.47%,PB百分位只有 9.27%,要注意的是,這個指數估值還是今天大跌前的統計。



當然也可以看到,目前中小板和創業板真的不便宜了,特別是創業板全指,PE百分位高達 97.5%,這是顯而易見的高估。


這裡,我必須要說的是,下跌時不在場,如何保證能夠享受到上漲?


股市在大多數的交易日,其實都是下跌的。如果拿掉股市表現最好的 10 天,平均投資收益率就會減少 1/3,拿掉次佳的10 天后,幾乎會再減少 1/3。


有人說等跌到位了再抄底,但是前面已經說了,市場短期極難預測,只能買到相對底部,絕對底部只有走出來了才知道。並且,每次鐵底,成交量實際上極為稀少,想著抄到最低點的人,最後往往只能追高了。


所以非常遺憾的是,我們都希望能把握股市最火熱的 20 天,但沒有人能準確地知道這 20 個最好的交易日到底是哪些天。


短期的擾動是我們無法掌控的部分,至少對於平凡的我來說,無力掌控。只需要明確當前估值整體不貴,自己持有的公司估值也合理甚至偏低,長期前景看好,值得擔心的東西就不多了。


總之,在近期股市重挫中,我也損失慘重,心情自然會比較鬱悶,但我還是會繼續持有,因為我很難預測現在到底是不是還會繼續跌。所以萬一現在跑了,股市行情很快就好轉了怎麼辦?


所以,在查看檢閱了我持有的個股,發現估值普遍OK,不會因為疫情導致長期價值大幅受損後,我就堅定持有了:只要當下估值不貴,跌去的市值遲早會漲回來。


作者介紹:

南山之路,主要做股票價值分析,對公司價值、股票買點有獨到見解,實時解讀重要的政策及新聞事件。熱衷於分享投資機會,並且詳細記錄和解釋股票的買入、賣出的原因。

南山同時是雪球、今日頭條知名博主,寫公眾號以來,由於文章乾貨很多,不到 1 年已獲得超 3.6 萬粉絲認可。南山入市 8 年收益率 400%,非常值得關注!


歡迎關注公眾號【南山之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xyP43ABgx9BqZZIObO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