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壹讀書會05期:關於經濟周期理論、危機與黃金髮展期丨5月14日

2023-05-05     零壹財經

原標題:零壹讀書會05期:關於經濟周期理論、危機與黃金髮展期丨5月14日

零壹讀書會第5期《經濟學理論創新的中國探索:基於理論模型視角》,將於5月14日,在北京召開。本期分享的書籍《經濟學理論創新的中國探索:基於理論模型視角》,作者為 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世界金融論壇高級研究員宗良博士。

本次讀書會活動邀請了 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張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陳道富、中國社科院金融所財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增武、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兼博士後吳丹、零壹智庫CEO柏亮等一起討論和分享書籍精彩內容。更多驚喜即將呈現,期待您的參與!

01

書籍簡介

這是一部將「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結合升華到模型層次的經濟學理論創新專著。針對市場與政府關係問題,中國故事給出了新的答案,「兩隻手」不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而是可以有機統一的關係。

本書以中國故事為主線,通過賦予權重對市場與政府作用理論進行整合,構建了統一的理性綜合經濟學模型,提出了相應的宏觀經濟目標與政策體系,並以此為基礎,對經濟增長理論、政府與市場作用平衡點等進行了統一邏輯的分析。

未來基於中國成功實踐的經濟學理論創新將發揮更大的作用,中國市場經濟模式與理論可望活躍在國際舞台上,助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進而為全球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開拓新的發展之路。

02

作者簡介

宗良,博士,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世界金融論壇高級研究員。國家製造強國戰略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宣部高級智庫專家團成員,多次作為專家團成員,赴歐洲、新加坡等地參加重要公務活動。

先後就讀於武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福特班)、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曾參加中組部和團中央組織的博士服務團,任江西省撫州市市長助理。

近年來,主持或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會、發改委、外管局、世界黃金協會等方面的20餘項重大課題,發表論文200餘篇。著有《經濟學理論創新的中國探索—基於理論模型的視角》、《製造業金融》、《全球化的終結?》、《人民幣國際化理論與前景》《危機後的全球金融變革》《跨國銀行風險管理》等多部著作。

國家自科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評議專家;金融時報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副秘書長;跨境金融50人論壇學術委員會秘書長。中華博士會副會長。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對外經貿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高校兼職教授或指導教師。長期在中國銀行工作,主要負責宏觀經濟研究、金融銀行研究以及資本市場併購等相關工作。

2020年中國銀行業新聞宣傳突出貢獻專家。2022年中國銀行業引領型新聞宣傳專家。

03

專家推薦

經濟學理論大廈因學派林立而有所遺憾。市場與政府關係是幾百年來經濟學流派爭論的焦點問題,但中國故事為開啟這扇經濟學理論創新之門提供了特殊的鑰匙。作者將「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結合的模式升華為數理模型,提出自己的理性綜合經濟學邏輯,既能對經濟學理論進行統一的分析,又能很好地解釋了中國成功實踐的邏輯。

——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教授

作者將西方思維中的「是與否」與東方思維中的「度」結合起來,構建了自成體系的統一的經濟學理論模型,並通過對模型賦予不同的參數推演出特定理論,妥善處理了一般理論與相關學派的關係。本書講述的是中國成功實踐與現代經濟學理論結合的故事,是中國市場經濟模式和理論的新思維,是市場與政府關係從對立走向統一的重要探索。

——南開大學黨委委員、副書記梁琪教授

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不僅貢獻了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也為國際經濟學界帶來了新的思路。宗良博士長期以來,在中國經濟的第一線深入觀察與思考,他的新作對於總結中國經濟發展的經驗,極有啟發性!他打破過去市場與政府「非此即彼」的循環範式,構建了「兩隻手」共同作用的理論模型,並通過權重解決了經濟理論中的一般與特殊的關係,是很有創意的研究思路,是以中國實踐經驗破解經濟學理論難題的重要嘗試。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教授

作者將中國「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有機結合的實踐,上升為普遍邏輯和範式思維,構建了一個理性綜合經濟學模型,建立了相應統一的理論體系,是重大的思路創新。本書既揭示了西方經濟學理論的困境,又很好地借鑑了相關重要理論,得出了很多新的結論,如關於市場與政府關係平衡點和黃金髮展期等,是一本有特色的經濟學理論創新專著。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教授

04

主要觀點與評論

1、中國故事是經濟學理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中國成功的關鍵在於:一方面讓「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共同發揮作用,將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看作統一體,從而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模式,這是中國實踐的偉大創舉。另一方面,摸索出一套比較合理的改革原則和方法,比如確立了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原則,堅持實踐是檢驗標準、堅持問題導向,以及「摸著石頭過河」、「黑貓白貓論」等,同時認真研究各種理論和實踐中的方法,結合中國實際,形成不同組合方案,積極開展試點,在取得成效的基礎上進行推廣,這些方法不僅在實踐中有效,而且包含了很深的經濟學邏輯。

2、經濟學理論面臨的困境與創新突圍路徑。一是市場與政府究竟是對立的還是統一的。要將兩者之間的替代關係轉向更高級階段的統一關係,即對立與統一的辯證關係。二是關於均衡與非均衡問題。人類歷史上幾乎從未出現過絕對均衡的狀態,但經濟學主要理論卻以此為研究對象,這決定了經濟學理論普遍是研究某個特定狀態。三是經濟增長理論的研究對象是潛在經濟增長還是實際經濟增長。四是宏觀經濟政策的目標應該包括哪些。可將宏觀調控目標可調整為:經濟增長、結構優化、金融穩定、國際收支平衡。

3、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理論模型探索。本書運用宏觀經濟學理論的核心成果,將「有效的市場和有為的政府」有機結合,建立了理性綜合模型。該模型改變了以往經濟理論僅基於純市場經濟的前提,綜合考慮市場獨立的重要作用,是重大的思路創新。同時,推動了宏觀調控理論的創新,在升級中國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構建了供給側與需求側有機結合的調控體系。

4、國際經貿理論創新與全球化的未來。中國實踐證明,市場經濟必然是開放經濟。依據我們構建的相關模型可得出結論,兩國交易產品不是簡單由其要素秉賦決定的,而是由其綜合動態競爭優勢決定的。國際貿易應是基於國際規則下的自由貿易發揮主導作用與有限的保護結合。

05

學術創新與價值

1、用中國實踐推動經濟學理論的創新。中國經濟的成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的成功,包含深刻的經濟學理論基礎和創新契機,對宏觀經濟理論創新發揮重要作用。從本書構建的理性綜合模型中可以進一步得出結論,如果某個時期,一國或全球部分主要經濟體,經濟發展具有較好的基礎和環境,隨著供給和需求端的轉型升級,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又沒有出現供給與需求的巨大失衡或危機,則可實現較長時間的快速發展,即可望迎來黃金髮展期。

2、從市場經濟、政府干預以及兩者結合視角建立了較為系統的理論,提出理性綜合經濟學理論模型。西方經濟學既從市場經濟角度建立了一套理論,也從國家干預角度也建立了一套理論,二者在相應的範圍內都較好地對經濟模式進行了分析。但基於現實經濟是混合經濟的觀點,需要將市場經濟與政府作用進行綜合考慮。我們運用宏觀經濟學理論的核心成果,探索運用「最簡單的公式」來構建經濟發展模型。

3、將經濟學研究從單維思維轉向多維思維。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人類社會在各個發展階段上的各種經濟活動和各種相應的經濟關係及其運行、發展的規律。長期以來,宏觀經濟學不同流派間一直圍繞「市場與政府關係」這一焦點問題爭論不休。究其原因,就是因為總體堅持單維思維的方法。從單維研究方法出發所得的宏觀經濟學理論,對現實的解釋力往往有限,只有轉向多維思維的方法,才可迎刃而解。並通過東西方文化差異的比較分析了方法變革的邏輯與合理性。

4、將「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結合的中國故事,上升到數理模型角度進行深入分析,系統地提出「理性綜合經濟學理論」。既可對經濟學理論進行統一的理論分析,又能很好地解釋了中國成功實踐的邏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e3e45b23bf14eac052172f464898f02.html

新基建下的蛋

202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