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VR陀螺 萬里
近日,有著「元宇宙第一股」之稱的《Roblox》正式上線Meta Quest的App Lab。這既是《Roblox》上線的首款純VR版本應用,同時也是Meta Quest平台近期最受關注的應用之一。
上周,《Roblox》 CEO David Baszucki透露,該應用上線五天內下載量超過了100萬次。考慮到Quest系列頭顯的累計銷量為2000萬,《Roblox》能取得這一個成績簡直算得上是一個小小的奇蹟。
陀螺君下載體驗了該應用,雖然VR版《Roblox》仍充斥著不少Bug,但是另外一方面,它也為元宇宙社交注入了一股強心劑。
畫風粗獷,內置遊戲生態數量極為豐富
本次陀螺君體驗的是《Roblox》的2.588.518版本,體驗設備為Quest 2。撰稿時,這款應用收穫了2283次評分,平台評分為4.3(五分制)。
登錄後,可以發現整個VR介面與手機APP基本一致,它的DOCK欄放到了左邊,裡面分別對應的是:主頁、創作中心、Avatar、聊天、設置五大板塊。主頁部分,上面又分為了玩家近期體驗的遊戲以及平台推薦遊戲兩部分,平台推薦遊戲全部為VR適配內容。
圖源:VR陀螺
玩家首次註冊時,會獲得一個默認的虛擬形象,當然你也可以在Avatar窗口進行個性化調整。玩家不僅可以通過模板對人物的表情、軀幹、服裝等進行自定義,也可以在商城購買更多第三方皮膚道具。
畫面粗糙是陀螺君對於《Roblox》Avatar形象的最大印象,即便與《Horizon Worlds》、《Rec Room》等同類型平台對比,《Roblox》的人物形象可能也是最為粗獷的。不過好消息是,該平台的Avatar保留了雙腿。
服裝看起來像石膏模具,圖源:VR陀螺
為了方便用戶上手,平台內置了一款用於教學的VR小遊戲。操作方面,左手手柄用於控制玩家的移動,右手手柄用於切換視角,操作很直觀,但不利於單手操作,希望官方後續能夠推出按鍵自定義調整功能。
與同類型VR社交平台不同之處在於,《Roblox》不僅支持第一人稱視角操作,它還允許用戶隨時切換第三人稱視角。剛上手時,陀螺君其實對於第三人稱視角操作還有點不太適應,但體驗下來發現,多一種視角其實可以為遊戲補充更多截然不同的體驗。
第三人稱視角狀態下的運動,圖源:VR陀螺
比如下圖中,用戶正躺在沙灘上,如果以第一視角錄屏你其實無法得知用戶在幹什麼,但是第三人稱視角可以查看玩家的全部姿態。由於玩家可以隨時審視自己的Avatar形象,其實無形中還有利於促進平台商城皮膚道具的銷售。
不同視角對比,圖源:VR陀螺
此外,在長時間快速奔跑過程中,第三人稱視角相對而言更不容易出現暈VR的情況。不過,第三人稱視角還存在著非常多的問題,比如當用戶在一些複雜場景下活動,視野很容易被遮擋,這時候往往會給人一種找不著北的感覺。
內容方面,早在2016年,《Roblox》就已經新增了對於Oculus Rift等PC VR設備的支持,此外,創作者也可以在平台構建相應的VR內容體驗。經過這些年的發展,《Roblox》其實已經積累了十分豐富的UGC VR遊戲生態。目前暫未清楚平台VR遊戲條數,但以「VR」作為關鍵詞進行簡單搜索,結果已經不下百條。
豐富的UGC遊戲庫,圖源:VR陀螺
陀螺君先後體驗了裡面以下幾款遊戲:
《模仿者》,好評率90%,活躍玩家6.5K
這是一款恐怖冒險類遊戲,兼容PC、iOS、安卓、VR等終端設備。從視聽效果上來看,這款遊戲做得非常不錯,昏暗的閣樓、詭異的壁畫再配上優秀的配樂, 讓人具有很強的代入感。
圖源:VR陀螺
不過,在社交層面,它顯然是殘缺的。一方面,玩家無法開麥交流,只能用系統內置的輸入框進行文本輸入,體驗很差。此外,Avatar始終處於一種僵死狀態,就連通過手柄揮手打招呼等常見動作都無法實現。陀螺君登陸該遊戲時在線人數超過了40+,但是很多時候只能在其他玩家旁邊跳來跳去以引起他們的注意,卻無法進行後續的交流。
在線人數很多,但是交流不便,圖源:VR陀螺
當然,這跟《Roblox》的安全策略有直接關係。考慮到該平台以青少年用戶群體居多,最初的時候《Roblox》僅支持文本聊天,在隨後的發展中,平台一直在謹慎測試語音聊天功能。今年年初,Roblox對外宣布,語音交流功能已面向美國地區超過13歲的特定用戶逐步開放。
只支持虛擬鍵盤輸入,圖源:VR陀螺
《漿果大道》,好評率86%,活躍玩家5.8萬
這是一款角色扮演類遊戲,你可以在這個VR世界中體驗各種職業以及生活場景。該遊戲的沙盒風格很明顯,無論是樓宇街道,又或者是海上的遊艇,都給人一種用積木搭建出來的感覺。
圖源:VR陀螺
遊戲裡面存在著不少小Bug,比如下雨時室內也會跟著下雨、快速跑動時畫面偶爾會呈現撕裂狀態等。
屋頂在下雨,圖源:VR陀螺
即便如此,裡面「硬核」的風景仍然給陀螺君留下了很深的印象:VR平台的樂趣在於儘管你知道它還很原始,很粗糙,但是更高維度的體驗以及與人親近的感覺會讓你在很多時候忘記這些缺點本身的存在。
仿佛真的在度假,圖源:VR陀螺
年齡分級混亂,暫未支持虛擬貨幣
《Roblox》上線的是App Lab,該平台用於發布一些仍處於開發階段或者屬於實驗性質的APP,因此可以預見VR版《Roblox》仍然有許多需要調整以及改進的地方。
比如在登錄時,國內需要藉助網絡代理才能進行。此外,VR版《Roblox》把登錄用戶年齡限制在了13歲以上,這應該是響應Meta Quest平台的用戶政策而制定的,後者對於其VR設備的建議使用年齡正是13+。
然而,《Roblox》又是一個以青少年居多的平台,有數據指出,2022年該平台大約有62%的用戶年齡都在17歲以下,這一限制無形中過濾掉了很多《Roblox》核心用戶群體。而登錄問題最終也為這款應用帶來不少差評。
圖源:Meta
關於年齡等級分類混亂不止這一處,比如平台庫裡面的一款VR遊戲《動感星期五》,遊戲聲明中指出它適用年齡為所有人,這與前面的規定很顯然是自相矛盾的。
圖源:VR陀螺
《Roblox》的主介面看起來就像是直接從2D平台移植過來的,並沒有做出過多額外的適配。這就導致介面有部分字體很小並且發虛,整體觀感不佳。當然很多第三方遊戲在做VR適配的時候也沒有考慮到這些問題,如下圖的遊戲中,所有內容只是簡單平鋪在空間之上,按鍵間距很小,在選擇時容易誤操作。
圖源:VR陀螺
其他VR社交平台常見的功能如個性化房間定製、3D世界建造,目前該應用也暫未支持。
當玩家進入遊戲後,視線下方會出現一個無法隱藏的菜單欄,菜單欄提供了文本聊天、安全空間等功能,可能考慮到易用性問題,這個菜單欄是無法隱藏的,它的存在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VR遊戲的沉浸感。
圖源:VR陀螺
其他方面,陀螺君體驗時還遇到了下面這些痛點:
- 平台的虛擬代幣Robux無法使用,這意味著用戶無法通過VR頭顯購買服裝或者解鎖付費遊戲;
- 手機端支持玩家創建遊戲伺服器,但是VR版本暫未支持,玩家只能通過邀請朋友的方式一起體驗遊戲;
- 平台對於VR遊戲並沒有提供明確的標籤提示,導致很難分清上面的遊戲是否支持在頭顯上運行。
不過相信隨著後續軟體的更新疊代,前面提到的這些問題會有所改善。
發力VR補齊生態最後一環,用戶與創作者生態是殺手鐧
近年來,一眾VR社交平台都在朝著2D、3D全覆蓋而努力。如《Rec Room》最早只支持VR版本,後續進一步實現了對iOS、安卓、PS5、Quest等平台的支持。而《Horizon Worlds》目前也在開發APP以及網頁版本,以擴大用戶數量。
《Roblox》也不例外,它最早支持的是2D版本,2016年實現了對PC VR的支持,如今進一步上線Quest平台,有望收穫更多VR群體並為原有的玩家引入更多維度的體驗。
圖源:《Roblox》
從VR應用的推出時間來看,《Roblox》顯然在這一眾VR社交平台中慢了半拍,但陀螺君非常看好《Roblox》,無論是從用戶數量,又或者是生態體系建設角度,《Roblox》都有可能是未來元宇宙社交的更優解。
近日,Roblox公布了其2023年第二季度財報,數據指出,該平台用戶日活玩家數量達到了6550萬(全平台數據)。這裡做個推算,曾有外媒透露《Horizon Worlds》月活在20萬以內,即便《Roblox》VR用戶占比僅有0.1%,其月活都很有可能超過《Horizon Worlds》。
對於其他兩家主流的VR社交平台,有數據指出目前《Rec Room》用戶月活超過300萬(全平台,預計VR會偏少)、《VRChat》用戶日活約7萬。綜合下來可以看到,VR社交平台其實仍處於相當早期的階段,尚未有具有碾壓性優勢的平台出現。
除了擁有龐大的用戶基數外,《Roblox》的一大優勢在於構建了一套良性的創作者生態體系。
遊戲中,普通玩家可以使用Robux購買皮膚、遊戲道具、解鎖付費遊戲等,也可以通過體驗特定的遊戲來賺取Robux。而對於內容創作者而言,他們則可以通過上傳遊戲、Avatar裝飾等內容得到真正的報酬。《Roblox》作為平台方,則積極為內容創作者提供低門檻的遊戲開發工具,以及相應的創作激勵,以加速內容生態的繁榮。目前《Roblox》的創作者數量已經超過1200萬,David Baszucki透露今年分配給開發者的資金有望超過8億美元。
圖源:網絡
相比之下,《Horizon Worlds》等平台內容開發主要依賴於第一方,如Meta近期專門成立了一個為《Horizon Worlds》開發內容的遊戲工作室Ouro Interactive,即便如此,其內容生產速度仍遠趕不上內容的消費速度,導致用戶活躍度低迷。
在《Roblox》平台,遊戲以UGC內容為主導,無可否認裡面的內容質量參差不齊,但平台的遊戲豐富度以及種類可能也是最高的:合作越獄、災難模擬、股票交易、城市跑酷.....玩家可以在平台上面獲得各種天馬行空的遊戲體驗。
對於很多人關心的遊戲畫質問題,《Roblox》、《Horizon Worlds》、《Rec Room》、《VRChat》這幾款應用中,《Roblox》顯然是相對「糟糕」的那一個。但這其實也算不上致命的缺點,由於主流的VR一體機性能偏弱,在VR社交平台構建製作精美的遊戲其實也不現實。
反倒用戶群體過於年輕對於《Roblox》而言是相對不利的一點,其財報指出,目前平台仍有高達44%的用戶年齡低於13歲,Quest平台與《Roblox》的用戶年齡畫像之間可能會有較大差距。
《Roblox》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平台正在試圖通過引入更嚴格的內容分級體系以及開放內容創建限制,如允許創作者創建面向17+用戶的包含流血等元素的內容以吸引更多不同年齡段群體。相信這部分也會在其VR平台有所體現。
首頁出現的17+內容板塊,圖源:《Roblox》
隨著《Roblox》VR版本的上線,VR社交平台無疑迎來了最大的一條鲶魚。它憑藉龐大的用戶基數以及完善的UGC生態體系,有望成為該市場的後起之秀。
此外,憑藉玩家的熱愛以及VR市場的發展,陀螺君並不懷疑《Roblox》會刷新更多VR社交的紀錄。對於不少潛在消費群體而言,對於今年即將發布的Meta Quest 3,則又多了一個購買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