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痛苦的根源:過分解讀

2023-10-18     富書

原標題:一個人痛苦的根源:過分解讀

作者:白衣(富書作者)

莎士比亞在《威尼斯商人》中寫道:「一個人思慮太多,就會失去做人的樂趣。」

有些人猜不透,就不要去猜,有些事情想不明白,就不要去想。

很多事情本就不複雜,可我們腦補了眾多細節,加入很多猜測,直到真相面目全非,除了增加內耗,毫無用處。

過度解讀人心

有一則寓言:

狐狸看見獅子,討好地上前打招呼,這時獅子正想著心事,就沒搭理它。

狐狸想:「獅子為什麼沒理我,肯定是我哪裡得罪了它。」

於是,它從相識場景,回憶到最近,不停思考到底哪時候得罪了獅子。一晚上失眠的狐狸,第二天捕食也不專注,就害怕獅子會報復它。

結果,狐狸不小心掉進陷阱,這時候它又想:「你看,我說什麼來著,這肯定是獅子挖的陷阱。」

一想到自己和獅子根本無法抗衡,它就徹底絕望,坐著等死。

而它不知道的是,這個陷阱就不深,旁邊還有樹枝,它完全可以爬上去。

在生活中,我們有時候不自覺就陷入過分解讀:

好友突然不聯繫了,是不是我哪裡做得不好;

男友不秒回我信息,是不是不愛我了;

上司今天黑著臉,是不是我工作有失誤;

別人的一個舉動,想出八百種可能,不僅會給關係蒙上陰影,還會傷害自己。

心理學家李雪提出一個概念:走出劇情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劇本,習慣用自己認知設想別人,如果陷入其中,就會看不到真實的世界

別用一成不變的劇本,寫現在的故事,別用過時的地圖,尋找要走的路。

網上有一句話:「過度的信息,對一個有充實生活的人來說,是一種沒必要的負擔。」

過度解讀人心,就是用直覺看待問題,根據想像得出結論,再找些細節佐證,進而相信結論的正確。

然而大部分時候,一個人所想並非他人所思,所謂的心證,不過是心魔。

不要去猜人心,揣摩得越多,越透支心力;思考得越深,越容易精神萎靡。最累的事情,莫過於無意義的消耗。

過度解讀人情

在電視劇《假日暖洋洋》中,許可依希望把助理,培養為成功的經紀人,所以對女助理的工作要求嚴苛。

不過她也知道,對於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突然承受這麼多可能有難度。

所以在平時也會照顧助理的情緒,會講自己沒成名之前的辛酸史,會給助理送高級酒店的代金券,讓她帶朋友去玩。

看到助理的口紅色號不適合,還會把自己只用了一次的昂貴口紅,送給她。

可是當許可依旗下的明星出走,助理也跟著背叛。

許可依崩潰了,她質問助理,自己對她不差,也費心費力地教她,為什麼還要捅刀,讓自己腹背受敵。

助理反而斥責,說許可依送的東西,並非她喜歡,而且有些用過的給她,明顯就是施捨。

許可依無法理解,漫無目的在大街上走,還找到閨蜜,想知道自己錯在哪。

《人性的弱點》中有一句話:「在與人相處時,要切記:與我們交往的不是純粹按道理或邏輯生活的人,而是充滿了感情的,帶有偏見、傲慢和虛榮的人。

人的複雜性,不能一言蔽之。不是付出,別人就要領情,也不是你給的,就是別人想要的。

不要高估在別人心中的位置,放不下看不穿,留下的只有失望

即使前路不知奔向何方,遇過就是幸運,雖不知能否攜手共赴,至少曾經擁有。

不去過度解讀,就是自我救贖

卡耐基說:「合理思考涉及的原因和結果,會形成富有邏輯性和建設性的思維,胡思亂想經常會導致緊張和神經崩潰。」

簡單的事情過度解讀,只會越來越複雜,傷心的事情過度解讀,只會越來越傷心。

一個人要是管不好思想,就會陷入無限的內耗中,失去掌控生命的力量。

遇人隨緣,遇事隨心,才能活得淡定從容,得失坦然。

1、多元角度看問題

著名投資人查理·芒格有一句話:「手裡拿著錘子,看什麼都是釘子。」

一個人怎樣對你,反映著他的內心,你怎樣對人對事,反映著你的內心,在心理學中,叫做內心投射。

我們的反應,和發生的事並非正相關,而是受看待事物的角度影響,換一個角度,就換了一個新世界。

站在旁觀者的視角:不是每件事都與我們相關,站在旁觀者的位置審視,會發現別人的情緒與感受,大多是別人的因果。

站在對方的視角:換位共情後,也就不再執著於自己的感受,而是能感同身受。

一個人懂得多元角度看問題,內在會更客觀,更包容、更溫和,會有一種靈活性,容易理解他人和世界。

2、劃清心理邊界

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了解他的人,都說他情緒穩定倒像個機器人。

大學時期去給老鄉修電腦,看上了老鄉宿舍中一個姑娘,之後他又去修了幾次電腦,要來了姑娘的聯繫方式。

經過一段時間聊天,張一鳴約姑娘出來表白,沒想到對方直接拒絕了,甚至連好人卡都沒發。

舍友知道後,覺得張一鳴會頹廢一陣,沒想到他幾乎沒什麼波瀾,既沒像很多失戀的人那樣,覺得自己不夠優秀,也沒去糾結對方,為什麼沒看上自己。

知道哪部分是自己負責,哪部分屬於他人,叫做心理邊界。不越界,不要對別人的人生輕易擔責,就沒有痛苦幹擾。

心理邊界的分明,可以免除很多傷害,同時也能悅納別人的不同。

有這樣一句話:「你不能改變過去,也不能預測未來,但你可能因為過度解讀,而毀了現在。」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不要過度解讀,做題是,做人也是。

過度窺探人心,只會疑神疑鬼,過度高估人情,只會增加痛苦。

人生下半場,願你有一顆看得開的心。

作者簡介:白衣,富書作者,圖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中,本文:富書,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b8b3f5e775f40d60b0d5f626c748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