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生物災難片」一直是影迷耳熟能詳的電影類型,通過展現野生動物不受控制的野性,成功地喚起了人們對於未知發展的擔憂感。
儘管近年來這類題材的作品似乎有所減少,但像《巨齒鯊》這樣以鯊魚引發危機,為觀眾帶來令人心跳加速的娛樂體驗,開創了這一類型新的活力。
2018年上映的《巨齒鯊》可說是當年的最大票房黑馬,不僅首周票房超過業界預估數字的一倍之多,最終更在全球拿下超越五億美金的優秀成績,最終收穫全球5.35億美元、內地10.53億票房。
表現可說無比出色。
也因為如此,同樣由傑森·斯坦森主演的《巨齒鯊2:深淵》自然也備受矚目。
首日在內地票房就收穫了1.45億,上映2天票房2.26億。
打著比起前作爽度更加升級的招牌,甚至還將以更瘋狂的場面,讓觀眾如同置身水上樂園,享受一場刺激歡樂的旅程!
但這一次不同的是,《巨齒鯊2》是「中國主控的深海怪獸大片」,傑森與吳京聯手合作,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深淵冒險之旅。
還加入了《第一滴血5》塞爾吉奧·佩里斯-門切塔、《生化危機2》西耶娜·蓋爾利、《阿凡達2》克利夫·柯蒂斯等演員。
第一部的《巨齒鯊》在驚險情節中,同時具有一種搞笑的輕鬆氣氛。
而在《巨齒鯊2》里,這樣的風格不只延續下去,甚至還為觀眾帶來更多驚喜,為巨齒鯊賦予更鮮明的個性,同時還設計了其它遠古掠殺者。
像是靈感來自恐龍的速鯊群,或是傳說海怪放大版的史前章魚,都將使本片顯得更為瘋狂。
相較於第一部,《巨齒鯊2》明顯在劇本品質上下足了功夫。
首先以「爽片」來說劇情很合理,鋪陳也不會太隨便,人們對海底探險的好奇心在其中得以生動呈現,同時也巧妙地引出了上一部如李冰冰飾演張蘇茵的兄弟張九溟、張蘇茵女兒梅英等角色的出場。
那個神秘的主角史前巨齒鯊,在緊張的氛圍中若隱若現,其科學設定賦予了其真實性,為故事創造出了扣人心弦的開端。雙男主吳京和傑森·斯坦森的精彩默契表現,其經歷的過往和當前的探險旅程巧妙交織,營造出緊張感。
另一點不得不夸的是,在動作場面和緊張氛圍的打造方面表現出色,多處巧妙設計的情節彰顯了製作團隊的深謀遠慮,可謂是一部令人在炎炎夏日尋求片刻寧靜和愉悅、消暑休憩釋放壓力的娛樂爽片。
《巨齒鯊2》其實是根據史蒂夫·艾騰的《深海巨鯊:奪命海溝》小說改編而成的。
得益於書中這個宏大的世界觀,馬里亞納海溝的深處並非堅硬的海床,而是構成了一層名為「溫躍層」的硫化氫體系。
這個神秘的層面穿越之後,展現出一個存續已有數百萬年的史前領域。
這個隔離於外界的環境擁有獨特的生態系統,其中寄居著多種未曾為人所知的奇異生物。
其中蘊含著一種巨大的巨齒鯊,它具備捕食陸地上暴龍的驚人本領,這一發現令一組科學家決定勇往直前,深入探索這片神秘領域,才會引出我們的主角喬納斯和張九溟。
他們投入了高科技儀器的研發,構建了能夠承受巨齒鯊襲擊的強固裝置,還專門設計了潛水艇,以適應深海探索的需要。
然而,正如怪物災難電影的定性,即使策劃和準備十分周全,也難免會因為意外情況而出現失誤。特別是在面對充滿未知的深海環境時,更是如此。
因此,《巨齒鯊2》在電影前半段將故事緊緊圍繞在張九溟一行人的行動展開,穿越溫躍層後,卻意外地陷入了一系列超乎預期的事件。
從被馴養的巨齒鯊神秘逃脫,目擊到前所未見的巨大成年鯊魚,接連不斷地遭受三隻巨齒鯊的追逐和獵殺,再到在海底發現神秘基地的存在。
這些高於他們科技水平的技術突破,不僅讓他們感到震驚,也迅速引發了一系列其他如海洋環境保護危機的問題。
在原著小說的基礎上,我能夠感受到劇組為講述一個引人入勝故事而付出的辛勤努力。
無論是主角的背景塑造,環境保護機構的設立,未知海域的探索任務,還是盜採稀有礦石的反派,各個角色都有被精心鋪陳,使得主角們陷入充滿危機的深海環境,為保護自身生命,努力尋找逃脫的方法,成為整個電影情節的核心。
正是如此,恰似生物災難片的經典之作《侏羅紀公園》,《巨齒鯊2》的主角們在片中面臨的挑戰不僅僅是海溝深淵的壓迫環境和幽閉恐懼,還有周圍不受控制的野生巨獸,還必須直面組織內部隱藏的內奸以及那無數暗設的陷阱。
這種情節安排,使得吳京和傑森兩位熱血硬漢可以充分發揮他最擅長的動作英雄角色,為影片注入了更多層次的張力與吸引力。
就總體來看,以「災難片+冒險」這一元素來說,《巨齒鯊2》是一部內涵深遠或引人深思的電影之作;
另外,以娛樂為宗旨,影片發揮難兄難弟兩人組智斗鯊魚驚險的緊張感。
以及深海救援中危機四伏的氛圍,進而製造出驚心動魄的效果,這一點還是很不錯的。
電影的前半部分表現出色。
不管是吳京還是傑森·斯坦森的角色塑造,還是其他配角的表現,都清晰地勾勒出了友情、親情之間的關係,呈現出他們獨特的性格特點,為整個故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而那些控制潛艇和駕駛機甲深入未知水域的橋段也展示出了劇組出色的拍攝技巧。
5年時間,巨齒鯊和章魚、兩棲獵龍的特效相比第一部而言,精細多了。
片中包括人名和道具等一個個中國元素的巧妙融入,每一個富有中國特色的情節設計,都明確地傳遞出一個信息:這是一部由中國電影公司主導的電影系列。
這種中國化的創作手法不僅令觀眾感受到獨特的文化氛圍,更突顯了製片方對於傳承中國文化的堅定決心。
而這次吳京參演,實際上標誌著中國電影再次勇敢嘗試和超越的里程碑。
早在幾年前他就與《流浪地球》系列的導演郭帆形成了一次令人矚目的跨界合作,正如他當時:「天上去過了,下海玩玩。」
這幾年,吳京一直在探索電影新類型。
今年的上海電影節上,吳京透露他在拍攝《巨齒鯊2》期間,會常常從郭帆執導的《流浪地球》中汲取靈感。
可以說,吳京在拍攝《巨齒鯊2》的過程中進行了一場跨界的思想交流和相互借鑑。他將自己的目光聚焦在深海怪獸題材上,意在在國內相對稀缺的類型影片領域實現質的突破。
他的最終目標無疑是呈現給觀眾一部完全屬於自己國家的怪獸題材視覺盛宴。
這種合作不僅促進了中國電影的創新,也將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覺和文化體驗。
電影中出現的「四海游龍」和「萬溟鯨靈」等中國元素,以及對中國文化的精妙展現,豐富了影片的內涵,觀眾們可以在這些視覺和文化符號中,看到中國影視工作者對自身文化傳承的尊重和致敬。
也為中國怪獸電影開創了嶄新的篇章,為觀眾帶來了全新的視覺和情感體驗。
所以自然不難理解,為何吳京會選擇參與這部電影的創作。他以行動詮釋著對中國電影事業的熱愛和擔當。這一點必須給大拇指。
整部電影除了看吳京和傑森·斯坦森默契配合的動作場面外,我最推的就是巨齒鯊大戰史前巨型章魚這段,這一段真有被「爽」到,不得不說,特效做的越來越好了。
而傑森·斯坦森最後力戰巨齒鯊的畫面,從騎著水上摩托艇,手上拿著裝有炸彈的魚叉,到在大海中間跟巨齒鯊展開追逐戰,各種炫酷的畫面依然維持他的硬漢本色。
《巨齒鯊2》的另一大亮點在於它有一個「人類為何與巨齒鯊搏鬥」的前因後果,充分展現了人類面臨內部衝突和困擾的情感,使得「人禍」成為了影片發展的一部分,還包括梅英和舅舅張九溟關係上的緩和等。
作為一部「爽片」來說,這種人性的呈現實際上相當引人深思。最後大戰海洋巨獸30分鐘的高潮部分著實令人難以忘懷。
影片的結局無疑是很有警示意義的。
蔚藍的海洋,是地球恩賜的色彩,是生命的搖籃,孕育著萬千生靈。這片廣袤無垠的藍色領域,既是生存之源,又是靈感的源泉。
人類應當以守護者的姿態呵護海洋,抵制一切為私利而採取的破壞和污染。
唯有如此,才能讓蔚藍的海洋永遠流淌著生命的活力,否則,海洋終將被徹底掏空,變成一片無盡的深淵,將曾經的寶藏吞噬一空。
那時,我們將不得不面對深淵的真正開啟,以及失去的一切。
最後最後喬納斯和張九溟之間的對話著實引人深思。
當海奇在即將撞上張九溟時卻側身遊走,張九溟興奮地表示:「看,我就知道她聽懂了。」
然而,喬納斯卻輕輕搖了搖頭:「她只是去追海豚了。」
這兩句簡短的對白,交織出東西方文化的差異。
喬納斯持客觀態度,認為鯊魚不可能被馴服。與此相反,張九溟堅信自然萬物有靈,即便是兇猛的鯊魚,也未必是無情之物。這一場景深刻地展現了兩種文化觀念的碰撞。喬納斯代表著現代西方科學理性的思維,強調客觀規律與科學事實。而張九溟則傳達著東方的生態智慧,認為人與自然應當和諧共處,萬物相通。同時這一舉措也呼應了「張九溟」這一角色名的來歷——「上凌霄漢,下燭九溟」,寓意中國人自古以來的探索精神。
這樣的情節讓人深思,引發了對於人類與自然關係的反思,以及文化在理解和解釋自然現象時的差異。對此,結局也是十分解氣的,把那群非法傾倒廢棄物,破壞海洋生態的壞人繩之以法,讓人直呼過癮。
《巨齒鯊2》不愧是暑期解壓必看電影,觀影過程中帶來了極大的視覺衝擊和滿足,最後想說一句,看完電影之後,推薦大家找個路邊攤,喝點小酒,吃點撈汁小海鮮,放鬆又解壓,一天的疲憊都釋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