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子胃鏡及病理檢查的普及
越來越多慢性胃炎患者
被檢查出患有
胃癌前病變
天啦嚕!
一看到「癌」,可把人嚇壞了!
這胃癌前病變,真有那麼可怕嗎?
癌前病變(PLGC)
是很多年前提出的一個病理性概念包括腸上皮化生(IM)和異型增生(Dys)主要伴存於慢性萎縮性胃炎(CAG)是從正常胃粘膜向胃癌轉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
「癌前病變」並非真正的癌症
只是它有可能向癌轉變
而且往往要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
一般在10年以上,不是說變就變
而且,腸上皮化生和中、輕度異型增生
基本上經治療都是可逆的
對於有胃癌前病變的患者,日常生活中應注意~
1、飲食方面
- 飲食宜軟而易消化,儘量避免進食粗糙的食物;
- 餐次和餐量應合理,避免暴飲暴食;
- 食宜清淡,少吃辛辣重味及煎烤煙燻食品,忌沸湯,避冷飲;
- 戒除酗酒、吸煙;
- 忌食濃茶、濃咖啡;
- 食物性味要與患者體質相結合,如陰虛體質者,少吃熱性食品、水果,陽虛體質者避免多吃寒性食品、水果;
2、心理方面
- 充分了解精神因素對胃的影響,避免過度憂思;
- 注意心理調節,正確對待疾病,避免因病而致精神情志的失調;
3、生活方面
- 規律生活,注意勞逸結合;
- 注意季節變化對疾病的影響;
4、其他方面
- 可適當進補,但要注意進補前的調理,不要讓易生痰濁、易致積食之類的食物妨礙了進補;
- 進補食品應該注重「不礙脾胃」的原則。
- 注意進補後的鞏固,培補元氣,解決進補時未能徹底解決的遺留問題,以恢復體質。
「
除了胃癌前病變,很多胃病患者也很懼怕
幽門螺桿菌(Hp)
因為臨床認為,慢性胃炎、MALT淋巴瘤、胃癌
都可能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
所以一查出感染,很多患者也是憂心忡忡
」
染上幽門螺桿菌,要不要治?
目前我國學者的共識是:
若已證實患有胃病,並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者,需要對症治療,以下幾種情況必須積極根除Hp,且要「除菌務盡」:
胃癌癌前病變,如萎縮性胃炎、胃息肉、腸上皮化生或異型增生、痘狀胃炎等;早期胃癌術後;有明顯胃癌家族史者;
消化性潰瘍,尤其是常復發者;
慢性胃炎久治不愈、反覆發作者;
久治無效的功能性消化不良;
不明原因缺鐵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瘢、慢性蕁麻疹、口臭而Hp陽性者;
Hp強陽性者。
如果只是查出有感染,但沒有胃病,那就不用治。
如何預防幽門螺桿菌的感染?
免疫接種是預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最經濟而有效的方法。
幽門螺桿菌疫苗不但可以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而且能夠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和抑制胃內細菌數量。
覺得有用,記得點【關注】哦~
版權聲明:本文為健康之路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